西遊記中的四聖試禪心,你能得幾分?看看你的團隊是怎麼考察的吧!

文:幽谷(作者原創授權)

《西遊記》原著第二十三回,取經團隊形成後,按慣例組織要進行團隊考察,考察的重點是團隊的事業心,特別是團隊領導的政治信仰是否單純,政治立場是否堅定,於是有了“四聖試禪心”。本次測試,行政職業能力倒在其次,因為團隊成員分別錄用的時候,基本已經測試過。觀音菩薩是這次測試的總策劃,但擔任本次情境測試主考官、測試組組長則是黎山老母。

觀音等擬定的情境測試題看上去非常簡單,守寡的美婦,帶著三個如花似玉女兒(分別由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客串),守著天文數字的產業,要招唐僧師徒“做個家長”。當然,我們都知道,豬八戒中計,沒有透過測試,被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唐僧雖跌跌撞撞地通過了組織測試,但過程也是相當艱難。唐僧聽到了中年美婦所說,表現是“好便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只是呆呆掙掙,翻白眼打仰。”

那麼,黎山老母化身所描述的產業,背後有何玄機呢?

西遊記中的四聖試禪心,你能得幾分?看看你的團隊是怎麼考察的吧!

原著這樣描寫:那婦人道:“舍下有水田三百餘頃,旱田三百餘頃,山場果木三百餘頃;黃水牛有一千餘隻,況騾馬成群,豬羊無數。東南西北,莊堡草場,共有六七十處。家下有八九年用不著的米穀,十來年穿不著的綾羅;一生有使不著的金銀……”

古代的一頃相當於50畝,不難看出,黎山老母所描述的家業,耕地規模完全可以跟現代化大農場相提並論,難怪即便政治立場堅定的唐僧,也疑似動心。

黎山老母產業描述頗有意思,“水田三百餘頃,旱田三百餘頃”,為什麼不是“水田六百餘頃”或“旱田六百餘頃”,一定要兩樣都有?為什麼牲畜是“黃水牛有一千餘隻”呢?這與我國耕地分佈有密切關係。

西遊記中的四聖試禪心,你能得幾分?看看你的團隊是怎麼考察的吧!

在我國東部,主要的土地利用型別是耕地,耕地分為水田和旱地兩種型別。水田經常蓄水,用於種植水稻等需水量大的農作物的。按水源情況,水田可分為灌溉水田和望天田兩類。灌溉水田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於種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輪作地。望天田指無灌溉工程設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種植水稻、蓮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無灌溉設施的水旱輪作地。旱地通常是指種植旱地作物、一般不需要季節性灌溉的耕地。可分為平地旱地和坡地旱地。包括有灌溉條件的水澆地和無灌溉條件的一般旱地。我國的旱地集中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北的廣大北方地區,在不具備灌溉條件的南方丘陵山地也廣泛分佈。

西遊記中的四聖試禪心,你能得幾分?看看你的團隊是怎麼考察的吧!

影響水田和旱地分佈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地形對耕地型別也有影響。我國水田集中分佈區和旱地集中分佈區的界線大致相當於秦嶺——淮河一線,也就是溼潤區與半溼潤區的界線。不過,這裡的界線其實只是一個過渡地帶,在過渡地帶內,水田和旱地都很常見。

再看那句“黃水牛一千餘隻”,一般來說,我國北方多黃牛,在旱地裡耕作;南方多水牛,在水田裡耕作。而這家黃牛、水牛都有,顯示了南、北過渡帶內,農業生產有明顯的過渡性。

可見,黎山老母所描述的家業,與作者吳承恩的生活環境有密切關係。黎山老母雖說“此間乃西牛賀洲之地”,但他所描述的農業物產,無疑參考著家鄉的情況。

西遊記中的四聖試禪心,你能得幾分?看看你的團隊是怎麼考察的吧!

吳承恩是江蘇淮安人,淮安地處淮河流域,正處於南北過渡帶。這裡多年平均氣溫11-16℃,屬於暖溫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約920毫米,由半溼潤區向溼潤區過渡。氣候的過渡性特點,決定了農業具有明顯的過渡性,即既有水田也有旱地,既有黃牛也有水牛。

西遊記中的四聖試禪心,你能得幾分?看看你的團隊是怎麼考察的吧!

除了耕地,黎山老母還吹噓有“山場果木三百餘頃”。?一般來說,今天的林地多分佈在山區,淮安地處平原,僅西部有丘陵崗地,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山場果林”?其實,今天的林地主要分佈在山地、丘陵,並不是說平原不適合種樹,只是平原地帶種莊稼效益更高,特別是糧食短缺的年代。古代人地矛盾沒有現在這麼緊張,地勢稍高的地方種植果林,倒也是完全可能。

可見,黎山老母吹噓的家業絕非空穴來風,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影子。這也難怪豬八戒會中計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