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逢時”又“生不逢時”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為何晚年遭遇不幸

說實話,想在大明朝當官任將,就要有“晚年不幸”的心理準備。畢竟自明初開始,朝廷中各方勢力的鬥法就已經開始,往後更是不絕於先,且愈演愈烈。各勢力之間的此消彼長,都是一場場有鮮血的戰爭。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中孑然一身,並實現理想,創自己的豐功偉績,著實不易,而最終還要全身而退,更是難上加難。

相比較而言,戚繼光的晚年並不算太悽慘(上司胡宗憲晚年入獄自殺,張居正死後張家被滅門,甚至被掘墳碎棺)。在張居正去世之前,他已升任薊州左都督,薊州總兵,位居太子太保,日子還算不錯。萬曆十年(1852年)張居正病逝後不久,戚繼光受“倒張勢力”排擠,在被清算波及後,從薊州總兵下調回廣東做操練士兵的工作。

“生而逢時”又“生不逢時”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為何晚年遭遇不幸

身居高位突然落得地方團教,身為武將的戚繼光自然鬱悶難當,為保聲譽上書朝廷引退,結果被駁回。鬱郁不得志中,加之常年征戰累下病疾,終於在萬曆十三年(1855年)舊病突發,朝廷念其戰功不予深究,將戚繼光革職下野。

當然,晚年的戚繼光還不至於潦倒到“看病無藥錢”的地步,他的晚年生活還是挺閒宜的,百無聊賴之際,做些修廟、教子、捐款修繕這些工作來排遣自己的寂寞。(說戚繼光晚年拮据又悽慘的,主要是為突出他被“停俸革職下野”和“妻子王氏分家”,現實遠不至此。)

接下來,縱橫主要針對戚繼光遭此晚年生活的“原因”做些解答。

總結下來就兩點:“生而逢時”但又“生不逢時”。

“生而逢時”的抗倭名將

倭寇一患,不能不說是沿海地區的一個頑疾。自大明洪武年間便受其襲擾,太祖朱元璋就曾下令要加強海防,到了朱棣掌權時更是派兵攻打來犯的倭寇,大明的軍隊一度將倭寇打的不敢登岸,東南沿海局勢保持了相對的安寧。

“生而逢時”又“生不逢時”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為何晚年遭遇不幸

到了嘉靖年間,朝局內部動盪,恰值以嚴嵩為代表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團專權的時期,政治腐敗黑暗,土地兼併嚴重,人民不堪重負,階級矛盾日益激化。這種情形,正好為倭寇的大舉侵擾,提供了有利的機會。

有人作亂就得有人平息,正好,戚繼光生逢此時。

戚繼光17歲時,便承襲了父親戚景通,登州衛指揮僉事的職位開始辦理公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繼光被提拔為署都指揮僉事,負責山東地區的抗倭工作。那一年,倭寇最為猖獗,此時的戚繼光剛滿26歲。

戚繼光打起倭寇來可是狠的一批!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便蕩平了山東境內的倭寇,升任參將,之後被調往倭患嚴重的浙江。從嘉靖三十二年到嘉靖四十四年十二年時間內,輾轉浙江和福建全省,逢倭必剿,遇寇則殲,打的倭人一聽到是戚繼光和戚家軍的部隊,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逃,為此十分恐懼,稱戚繼光為“戚虎”。後來戚繼光轉變戰略,專攻倭寇據點巢穴,失去根據的倭寇被戚繼光一步步趕回海邊。最終,戚繼光蕩平浙江、福建全部倭患,於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入粵,解除廣東境內的所有倭寇,至此,東南沿海的倭寇被徹底平息。這一年,戚繼光歲38歲。

“生而逢時”又“生不逢時”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為何晚年遭遇不幸

救火將軍戚繼光剛熄滅東南危機,北邊的蒙古韃靼就坐不住了。

隆慶元年(1567年),升任神機營副將的戚繼光被調到薊州負責防守韃靼,在譚綸的舉薦下升任薊州總兵。戚繼光只做了兩件事就讓韃靼再不敢進犯,一是練兵,二是修築長城。這兩項在戚繼光的手裡發揮到了極致,薊州軍容極盛,邊塞出現從未有過的太平景象。朝廷為獎其守邊有功,加封少保。戚繼光達到了當時武將最高的權利頂峰,這一年,戚繼光47歲。

人近半百,卻已達武將職務權利的頂峰,不能不說是生逢此時!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如此高位的衛國功臣,僅憑一紙彈劾就被摔到谷底,且再無翻身之機。

“生不逢時”的戚繼光

很不幸,戚繼光的時代,是文官統治朝局的時代,更是文官決策戰爭的時代。武將的悲哀,是成為了權利鬥爭的犧牲品。

打天下需武官,治天下需文官。而隨著天下的安定,武官的作用會越來越小,文官的權利則越來越大,甚至戰爭決策的權利也到了文官的手裡。再加上文官集團內部的爭鬥,以及鳥驚弓藏的武將宿命,縱使戚繼光這樣的功勳之臣也難逃此法。

“生而逢時”又“生不逢時”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為何晚年遭遇不幸

其實大明武將的沒落有兩個“觸發點”,一是土木之變後於謙的出現,二是王陽明的平叛表現。這兩者有個共同點:就是文官也可以領兵打仗。

大明的“土木之變”可以說是武官沒落的節點。此一戰幾乎“打包帶走”了當時的名將,致使北京防衛工作落到了以文官于謙為指揮的核心,而且還打的相當成功。自此,文官也能領兵打仗的概念在朝中形成,文官集團的影響和聲望更加高漲,而發生“斷層”的武官集團更是沒落低谷。

戚繼光出生時,王陽明剛剛離世。王陽明的事蹟更甚,一個被朝廷冷眼相對的地方小官,愣是不靠朝廷的力量,“單挑”地方民變和寧王叛亂,結果都被鎮壓下來!可想而知戚繼光的時代,朝廷文官的地位達到了多高。

總結:

客觀來說,戚繼光能一步步升任高位,除了他超乎常人的軍事才能和英勇殺敵的精神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背後推手,那就是各級上司的賞識推薦。

戚繼光抗倭期間,有胡宗憲的鼎力支援;調任薊州任總兵,防衛京師,是有譚綸的保舉和當朝紅人張居正的力挺,尤其是當時正值張居正掌權,戚繼光更是可以平步青雲,放開了施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

但是,權利的鬥爭就是一把雙刃劍,能幫助自己披荊斬棘,也能在力氣不足時傷到自己——在張居正去世後半年,戚繼光被劃分到“張勢力”內,被清算波及,從武將的頂峰掉落到了谷底。

“生而逢時”又“生不逢時”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為何晚年遭遇不幸

有人會想,戚繼光能否在權利的鬥爭中站在“中立”的一方?

但現實是,如果一開始選擇不攀附任何權貴勢力,那戚繼光的一腔熱血和理想抱負到哪裡施展?

區不是應了“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句話。

戚繼光的一生,在縱橫開來,就是“理想向現實低頭”的真切案例。

參考文獻

林巖夫 《封侯非我意 但願海波平——明代著名軍事家戚繼光事蹟述略》 孫子研究 2018-1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