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考到40多歲都沒能進士及第,為何最終當到兩江總督!

于成龍算得上是官場上的一個奇蹟。他從明朝考到清朝,又去讀了清朝的國子監,但是一直沒有進士及第。直到44歲的時候,由於遙遠的邊荒之地廣西羅城一直沒有人願意去那裡當縣令,因此,于成龍自願申請去那裡。雖說他沒有進士及第,不過畢竟是沒人去的地方,因此,朝廷也就安排他去那裡當縣令了。

哪知道于成龍考試不行,當官卻是一把好手。他從廣西羅城縣令,幹到四川合州知州,一路下來,他獲得了三次“卓異”的舉薦,康熙皇帝也多次表揚他,評價他為“清官第一”。最後,當康熙二十三年,他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的時候,康熙給他諡號“清端”,贈太子少保,雍正時更是讓他進入了賢良祠。這樣,于成龍的級別最終定格為從一品官員。

于成龍考到40多歲都沒能進士及第,為何最終當到兩江總督!

(于成龍劇照)

于成龍一直沒能進士及第,從44歲時才開始在邊荒之地當縣令,可為什麼他最終卻能當到兩江總督這樣的從一品高官,並獲得那麼高的評價呢?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愛民如子。

我們今天把官員稱為“公僕”。不過古代不是這樣稱呼的,古代把官員稱為“父母官”。而作為一個“父母官”,最重要的就是“愛民如子”。于成龍在當官的過程中,一直堅守這一點。

于成龍無論在廣西羅城,還是在四川合州,以及擔任黃州知府期間,都遇到了當時非常多的盜賊橫行。于成龍當然要堅決打擊盜賊,不過,可貴的是,他明白這些盜賊本身都是窮困老百姓,是活不下去了才鋌而走險。所以,于成龍始終堅持“剿撫”結合,目的是要讓更多的盜賊能夠安分守己,能夠迴歸從事農業生產。

于成龍的這種做法,也使得他能夠很快地解決盜賊問題,保持地方安定。

于成龍考到40多歲都沒能進士及第,為何最終當到兩江總督!

(愛民如子,圖取其意)

二、發展農耕。

只有農耕上去了,有了吃的穿的,老百姓才會安居樂業。于成龍從當官第一天起,就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于成龍去羅城的時候,整個羅城城中只有5戶人家。縣衙也只有3間破房。于成龍在打擊盜賊的同時,極力勸說老百姓回到城中,積極從事農業生產。三年過後,于成龍離開羅城的時候,羅城已經是一副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景。

後來,于成龍調到合州擔任知州。合州也是人口大量逃走,到處都是一片荒地。于成龍積極鼓勵老百姓墾荒,但是老百姓不敢這樣做。因為很多老百姓擔心,這樣做的話,如果自己墾荒了,這片地原來的主人一回來,自己也就白乾了。

針對這一種情況,于成龍規定,先發出通告,限期迴歸。如果到時候老百姓不迴歸,便允許其他老百姓隨便墾荒。誰墾出了土地,就是誰的。因此,第二年,整個合州就人口暴漲,農耕經濟搞得熱火朝天。

此後于成龍在各地當官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不斷推廣這條經驗,因此,效果都顯得很不錯。

于成龍考到40多歲都沒能進士及第,為何最終當到兩江總督!

(勸課農桑,圖取其意)

三、吃苦肯幹。

于成龍願意去邊荒的羅城,就是他吃苦肯幹的表現。

羅城這樣的地方,不僅僅是蠻荒之地,而且瘴癘橫行。但是于成龍不懼瘴癘之毒,四處奔走呼號,整日去田間地頭,勸課農桑,和老百姓一起耕作,體現了一種極大的擔當精神。

在黃州緝盜的時候,他作為一個文官,還常常身先士卒,衝在戰鬥的第一線,讓士卒們深受感動,因此更加勤奮努力,很快就讓地方得到安定。

四、清正廉潔。

于成龍不管到哪裡,都能做到清正廉潔,不貪不刮,不置地產。雖然他到各地都把經濟搞活了,老百姓有地有糧有錢了,但他自身並沒有得到什麼實惠。到于成龍去世的時候,他那口破舊的木箱子裡,除了一套官服,別無餘財餘物。

當地老百姓聽說他去世了,無論男女老幼,還是商販僧侶,都痛哭流涕,爭相來送。可見,他已經在老百姓心中樹立了一座豐碑。

于成龍正是有這樣的作風,因此,他被史書稱為“循吏”,而這也是史書對古代大臣的最高評價之一。

(參考資料:《清史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