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役後,明朝為什麼再也沒有御駕親征的皇帝?

明朝自建立以後,歷代皇帝無不以建功立業於沙場為榮。朱元璋曾七次北征蒙古,朱棣也曾五次北征蒙古,僅當八個月的朱高熾也曾在北平以萬餘軍隊力抗建文帝大將李景隆六十萬大軍,朱瞻基也曾率軍在喜峰口擊敗兀良哈。唯有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役戰敗,而正是這場土木堡之役成了明朝皇帝征戰沙場的分水嶺,從此以後明朝再沒有哪個皇帝可以在光明正大地御駕親征。偷偷摸摸地去戰場的皇帝倒是有一個,他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悄悄溜出京城,跑到應天,率軍擊敗蒙古,取得應天大捷。可惜的是,他的功勞似乎被後人掩蓋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在土木堡戰敗之後,明朝的軍權發生了變化。

土木堡之役後,明朝為什麼再也沒有御駕親征的皇帝?

明朝建立時,朱元璋設立五軍都督府,統管全國的軍隊,掌天下兵馬大權,府中的重要職位均由皇帝親信武將擔任,同時由皇帝親信宦官監軍。朝廷中的兵部只是負責軍隊的後勤保障及行政事務等事宜,無法管轄軍隊,更無軍權。五軍都督府分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下轄全國200多個衛所,兵力上百萬,同時掌管拱衛京城的禁軍和京城衛隊,即禁軍三軍和26親衛,兵力一般在30萬到50萬之間。可見,明朝京營三大軍和親軍26衛實際上皇帝的私人衛隊,皇帝可以任意調動。皇帝要親征時,一般不會出動衛所軍隊,而是透過五軍都督府,率京城的禁軍和衛隊出征,朱元璋和朱棣數次北征都是如此。由於兵部沒有統兵之權,朝廷上的文臣無法插手軍事,軍事一般由皇帝一個人說了算,所以朱元璋和朱棣北征無需徵求他人意見。例如朱棣在永樂十九年時打算北伐,兵部尚書方賓和戶部尚書夏原吉均以輜重籌備不足為由反對朱棣北征。朱棣惱怒之下直接將這兩人治罪,改由禮部尚書呂震主持北征籌備事宜。次年,朱棣如期率軍發動第三次北征。

土木堡之役後,明朝為什麼再也沒有御駕親征的皇帝?

這種情況在土木堡之役後就發生了變法。朱祁鎮率20多萬京城禁軍和衛隊出征,結果戰敗,五軍都督府中大量武勳將軍陣亡,使得五軍都督府實力大減,再也沒辦法承擔北京保衛戰的指揮重任。此時兵部侍郎于謙挺身而出,扶持朱祁鈺為帝,並對京城未出戰的禁軍和衛隊進行整編,打亂禁軍和衛隊原先的編制,組建團營,並增設都御使提督各營事務。此舉使得朝中文臣得以插手軍事,而明朝的軍事大權也從五軍都督府轉移到朝廷兵部手中。

土木堡之役後,明朝為什麼再也沒有御駕親征的皇帝?

于謙指揮得當,明朝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朝中文臣正式接管了明朝的軍權。朱祁鈺本就是朝中文臣扶起來的皇帝,對文臣手中的兵權也置之不理,朝廷中的文臣則開始光明正大的管理軍事。兵部掌握軍權,皇帝想要調到軍隊,必須在朝堂之上徵得群臣的同意,並透過兵部調動軍隊。如果朝中群臣不同意,皇帝也沒有辦法調動一兵一卒。試想,皇帝如果想御駕親征,朝中群臣又怎麼會同意呢?

土木堡之役後,明朝為什麼再也沒有御駕親征的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就是個例子,他想出徵卻不得其法,也只能偷偷溜出宮,改名朱壽,自封鎮國公,到邊軍中過把將軍癮。正巧碰上蒙古入侵,朱厚照挺身而出,率軍擊敗蒙古,取得應州大捷。朱厚照得勝歸來時,以楊廷和為首的群中群臣卻抹殺朱厚照的功績,聲稱朱厚照率上萬軍隊只殺了幾十個蒙古人而洋洋得意,以為多大成就。歷史上的應州大捷,明朝和蒙古出去超過10萬大軍,又怎麼可能死幾十個人就草草收場呢?這就是軍權發生變化的結果。除了朱厚照,土木堡之役後的其他皇帝,都是一輩子呆在京城,甚至連皇宮都沒有出去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