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中書省、行中書省、腹裡、路、府、州、縣的區別和聯絡

對於元朝的行政區劃和官制我們通常比較陌生,中書省其實是元朝的最高行政部門,負責總理全國政務;行中書省、腹裡、路、府、州、縣則屬於行政區劃,其中行中書省、腹裡為最高一級行政區,只不過將都城周邊地區稱作腹裡,而將其他地區稱作行中書省,至於路、府、州、縣則是行中書省和腹裡之下的四級地方行政區劃。簡單介紹一下吧。

元朝的中書省、行中書省、腹裡、路、府、州、縣的區別和聯絡

中書省:全國最高行政機構

忽必烈以前,蒙古實行的還是蒙古式的統治,各級行政機構大多也以蒙語為主。直到忽必烈於中統元年(1260年)即位後,才開始沿用中原官制,對管理機構進行全面漢化。

元朝的中書省、行中書省、腹裡、路、府、州、縣的區別和聯絡

在這種漢化的趨勢下,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的中書省便成立了,主要負責總理全國政務。中書省的官員設定,則沿用了金國尚書省的制度,以中書令為最高長官,一般由皇太子兼任,如果還沒有冊立皇太子,則予以空缺。

中書省的實際長官則是左右丞相(元朝尚右,右在左上)各一人,負責中書省的日常政務。設平章政事四人,作為丞相的副手;另設左右丞各一人、參知政事兩人,為執政官,這些被統稱為宰執。此外,設參議中書省事4人,分別執掌左司、右司文牘,且有參與議定軍國重事的權力。左司、右司則分別設郎中、員外郎、都事等官員。

元朝的中書省、行中書省、腹裡、路、府、州、縣的區別和聯絡

中書省直接統領六部,乃是全國政務運轉的中樞。

行中書省、腹裡:一級行政區

元朝在逐漸統一全國的過程中,開始在各地區相繼成立中書省、腹裡,作為直接由中央朝廷管轄的一級行政區。

1、腹裡,由中書省直轄。

根據《元史·地理志》所載,“中書省統山東西、河北之地,謂之腹裡”,也就是指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和以西的地區,即今天的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和內蒙的一部分。腹裡其實有心腹之地的意思,因為這些地區都在京師周邊,故而極為重要,這便類似於之後明清時期的直隸地區。

元朝的中書省、行中書省、腹裡、路、府、州、縣的區別和聯絡

2、行中書省,由中央政府管轄。

行中書省意為各地的中書省(也曾稱行尚書省),乃是中央政府為維護其統治,在各地設立的最高行政機構,簡稱“行省”或“省”,是除腹裡之外的一級行政區。各行省一般設平章政事兩人(從一品),為最高行政長官,但也曾短暫設定丞相之位。元朝先後在全國設立嶺北行省、遼陽行省、陝西行省、河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廣行省、雲南行省、四川行省、甘肅行省、徵東行省等十一個行省,不過徵東行省(高麗國)與其他行省不同,擁有更高自治權,故而又通常認為只有十個行省。

元朝的中書省、行中書省、腹裡、路、府、州、縣的區別和聯絡

腹裡和行中書省的區別在於,腹裡由中書省直轄,而行中書省則擁有一定的自治權。

路、府、州、縣:四級行政區劃

在元朝之前,歷朝歷代普遍採取二級或三級行政區劃來實行對全國的統治,例如西漢的“郡-縣”二級制和東漢的“州-郡-縣”三級制,又如隋唐時期的“州-縣”二級制和“道-州-縣”三級制,以及宋朝的“路-州-縣”三級制。但到了元朝,除了一級行政區之外,在其下還設定了四級行政區劃,從而形成了“省-路-府、州-縣”四級制,層級管理更為明晰。

元朝的中書省、行中書省、腹裡、路、府、州、縣的區別和聯絡

其中,腹裡和行省下轄路,路則領府、州,府、州則轄縣。其中諸路設總管府,最高長官稱總管。散府則設知府或府尹,諸州則設州尹(上州)和知州(中州、下州),縣則設縣令。

例如腹裡下轄大都路、上都路、興和路、永平路等路,而大都路又下轄霸州、通州、薊州、順州、檀州等州,而通州又下轄潞縣、三河縣。

又如四川行省下轄成都路、嘉定路、廣元路、順慶路等九路、五府,其中廣元路又下轄保寧府和劍州、龍州、巴州、沔州,保寧府則下轄閬中、南部、蒼溪、西水、奉國、新井、新政七縣。

元朝的中書省、行中書省、腹裡、路、府、州、縣的區別和聯絡

需要注意的是,元朝的府分為直隸府和屬府,直隸府直屬於行省管轄,屬府才屬於各路管轄。此外,元朝的路、府、州、縣分別分為上、中、下三等,分別決定了其最高長官的品級,例如雖然同為知州,但中州的知州乃是正五品、下州的知州則只有從五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