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鐵帽子王拉洋車, 見過敗家的, 沒見過這麼敗家的

大清鐵帽子王拉洋車, 見過敗家的, 沒見過這麼敗家的

“王爺拉洋車”成了新鮮事兒,可這則報道一出現,這位晏森王爺的買賣倒給砸了。要說一個王爺怎麼落到了這種地步,最算清帝退位,可這些王爺府上祖上留下的東西怎麼也夠吃一輩子的,但這位末代鐵帽子王竟淪落到拉洋車“臭膠皮”的地步,令人有些疑惑。其實啊,這都是晏森自己造的。

1910年初,14歲的晏森在老子死了之後,成為第十七位克勤郡王。可沒想到剛領了兩年俸祿,清帝遜位,大清國就這麼沒了!鐵桿莊稼倒了,晏森沒了俸祿銀子,自己平日大手大腳花錢花慣了,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八旗子弟那些玩意兒自己全活。什麼架籠遛鳥,什麼傍戲子,什麼打茶圍,什麼喝花酒…。。 晏森全佔了。不過好在沒學會抽大煙,後來晏森也對外界說過,多虧了自己沒學會抽大煙,要不這身子骨垮了,洋車都拉不了。

大清鐵帽子王拉洋車, 見過敗家的, 沒見過這麼敗家的

溥儀退位前倒是給了他不少錢和寶物,可這位鐵帽子王爺,轉手就賣給了大柵欄的古董販子。換了錢,照樣該玩兒玩兒。過了沒兩年,這些錢早就用光了,便開始變賣祖業,晏森賣祖業和其他王府的公子哥兒不一樣,其他王府都是先典當族下傳下來的古玩字畫,而後是御賜寶物,最後沒轍了才打王府的主意。

但克勤郡王晏森不同凡響,賣那些字畫古玩多麻煩,能換幾個錢,要賣就賣大的。一出手便是賣王府,屋子那些玩意兒一塊兒包圓全賣,最終這座鐵帽子王爺府被是當時的民國國務總理熊希齡買了。報紙把這事還登了出來,當時也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不過具體賣了多少錢,沒人知道,後來有個老管家透露了點訊息,說是差不多賣了10萬大洋。

大清鐵帽子王拉洋車, 見過敗家的, 沒見過這麼敗家的

這個數在當年那可不得了,可這些錢才用了兩年不到,克勤郡王晏森又缺錢了,如今房子賣了,再賣就只能賣祖墳了

就這樣晏森又把祖墳賣了,先把祖墳上百棵參天大樹盡數砍伐,倒賣給木廠子,而把這塊風水寶地則賣給了內務府的鐘揚家。墓地之中有個乾隆御賜馱龍碑,這是乾隆賜給晏森先人福彭的,做工極為考究,曾被歷代王爺羨慕。可這麼一個祖上御賜的東西,晏森也給賣了,買主是少帥張學良。少帥將馱龍碑運往關外,豎立於老爹張作霖墓前。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報紙把這事也登了,一時間少帥成了孝心的典範,晏森則成了敗家子的典範。

大清鐵帽子王拉洋車, 見過敗家的, 沒見過這麼敗家的

可這些錢,沒過一年半載,又沒了。令人納悶的是,這麼多錢怎麼比流水沒的還快,連晏森自己都說不清楚。如今什麼都沒了,再賣什麼呢?只有賣苦力了。

等米下鍋的晏森到車行領了件號坎兒(工作服),租了輛車,從此入行當了拉洋車的“板兒爺”。您還別說,晏森的生意還真不錯,別看早先愛花錢,但是做事挺規矩,人斯文、車乾淨,又快又穩當,而且體格好,嘴皮子好,一邊拉車一邊跟人講故事,而且還能拽幾句洋文,僱他車的還有不少外國人,這跟那些“駱駝祥子”們明顯不一樣。

大清鐵帽子王拉洋車, 見過敗家的, 沒見過這麼敗家的

可等1931年有人把他給登了報,晏森的買賣反倒不行了,人們得知他是前朝郡王,自然就退避三舍了,做過他車的人都後悔:“王爺拉車,咱也敢坐,這是折壽啊!”

如今拉車不行了,倒是得了個稱號“車王”,只要他一上街,坐他車沒有,追著看的人倒是不少:“瞧,車王來了;嘿,瞅瞅人家,龍行虎步;王爺就是王爺,倒驢不倒架,透著不一般。。。。”

大清鐵帽子王拉洋車, 見過敗家的, 沒見過這麼敗家的

這下可好,末代克勤郡王晏森拉洋車這事不但成了京津兩地百姓們的談論話題,還傳到了遠在長春當“偽滿洲國”皇帝的溥儀耳朵裡。溥儀也不知道是動了惻隱之心,還是認為晏森丟了祖宗的臉面,讓人找到他,把他帶到長春。

沒過一個月,晏森回來了,去的時候穿的是百姓衣服,空著手;回來的時候穿的十分光鮮,大包小包沒少帶,還有倆人跟著。這一定是溥儀“御賜”的東西,不是錢就是寶貝。

大清鐵帽子王拉洋車, 見過敗家的, 沒見過這麼敗家的

再後來,就沒人再看見“車王”拉車,這買賣也不能幹了。據說晏森在京城買了個小四合院兒,平時也不怎麼出門,好像沒過多久,那些溥儀“御賜”的東西,又讓他給花沒了。

後來“怡親王”毓麒在西四牌樓見到了宴森,一身布衣的他正蜷著身子坐在地上,一望便知,景況有多潦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