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全是皇帝嬪妃,太醫卻可以隨意出入,為什麼皇帝不提防!

自從階級社會建立開始,古代的皇帝身旁就擁有大量專業伺候他的人,這其中有婢女也有宦官。

婢女的崗位職責是給皇帝端茶遞水,服侍生活起居,有時被君王看上了誰,還將會把他提拔為妃子。

但是婢女也不是啥事都會幹的,例如一些重力氣活,或是替皇帝與重臣帶話的工作,就不宜婢女去做,這個時候宦官就出場了。

後宮全是皇帝嬪妃,太醫卻可以隨意出入,為什麼皇帝不提防!

宦官也是一種官銜,簡言之便是皇宮中的男服務員。可是有一個很現實的難題,宦官的工作場所是在內宮,也就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地方,這就難免常常會觸碰到后妃,因此從漢朝開始,宦官就全部改成閹人了(之後宦官徹底相當於太監),那樣做也是防止出現穢亂後宮的事。

有一種說法便是:皇帝后宮,除開皇上以外,沒有第二個男人。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因為除開皇上外,後宮中還會有別的男人,這種人便是太醫。而且太醫肯定不是太監。

後宮全是皇帝嬪妃,太醫卻可以隨意出入,為什麼皇帝不提防!

皇上為了避免後宮發生齷齪事,避免除自己以外的第二個男人出入,那為何太醫們出入後宮,皇上卻從來不擔憂呢?原因只不過是3點。

1、太醫們普遍年紀很大,並且全是全國各地引薦而成。

太醫是立即為皇上、后妃及其王爺重臣服務,因此她們全是由全國各地保舉的具備濃厚的基礎理論和社會經驗的人。

正因為這般,進到太醫院的太醫們普遍年紀偏大,並且經歷了逐層政審,如果出現一點錯漏,保舉的官吏可就擔負法律責任了。

這兒就順便表述下了,太醫歸屬於受人尊重的專業技術人員,鬮割對她們而言是一種侮辱,一旦實施,就沒有人想要進到太醫院了,更何況太醫們年紀稍大已不宜鬮割。

後宮全是皇帝嬪妃,太醫卻可以隨意出入,為什麼皇帝不提防!

2、太醫們看病時二十四小時有太監隨同。

太醫院裡專業承擔給後宮看病的稱為給事內廷,每天晚上都是在各宮內的外班房值勤。

碰到后妃必須醫治,會最先口頭傳喚御藥店太監,由她們領著太醫進到后妃寢殿,醫治全過程都是由太監隨同監控。

就算是做好藥了,也得一分為二,主治、院判(校長)、太監都嚐到沒事兒,才可以給后妃服食。

並且太醫把脈也是不可以直接接觸后妃的,許多情況下還得小心翼翼地跪請,一旦有不禮貌個人行為,周圍的婢女太監可都看見了。

後宮全是皇帝嬪妃,太醫卻可以隨意出入,為什麼皇帝不提防!

3、太醫看病壓力好大,壓根無暇考慮到別的。

《甄嬛傳》中有一位姓溫的太醫給雍正皇帝戴了綠帽,但在真正的歷史之中是絕對沒有機會的,除開所述2個緣故外,也有個緣故便是太醫看病時的工作壓力十分大。

怎麼回事?古時候皇宮太醫看病,以取消主導,也就是務必短期內看到功效。

並且皇上還繼續等待看方子,例如乾隆皇帝就曾下旨督促“趕快得治”。

中醫學服藥,功效原本便是個由淺入深的全過程,可是太醫們卻得追求完美成效,短期內不奏效,輕則受苛求,重則就需要懲辦了。

許多太醫在醫治時全是膽戰心驚的,哪裡有時間想其他事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