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憂國憂民的表現有哪些?對社會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導語:張居正憂國憂民的表現有哪些?對社會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是時為嘉靖之丁末、戊申間(按:即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之間)。諸進士多談詩為古文,以西京、開元相砥礪,而居正獨夷然不屑也。與人多默默潛求國家典故與政務之要切者。”這是與張居正同時代的文人王世貞的記述,由此可知,明朝中後期,國家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然而年輕官員們大都毫無察覺,嚴重缺乏憂患意識,往往醉心於和國事民生無關的詩文之中,唯獨張居正潛心研究國家典章制度,熟悉各方面的政務。它有力地證明了張居正憂國憂民,以拯救天下為己任。“其大者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瘝曠,曰吏治因循,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虧,其他為聖明之累者,不可以悉舉,而五者乃其猶大較著者也。

張居正憂國憂民的表現有哪些?對社會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此語句來至於張居正所撰寫的奏疏——《論時政疏》。在 1547 年,也就是明世宗二十六年,他剛剛入朝為官,尚未授予實權。可是面對大明王朝憂患重重,他憂心忡忡,無所顧忌,敢於直言向嘉靖皇帝陳述時弊,真可謂是勇氣可嘉!在讚歎之餘,我們依然能夠深深地感受到張居正所擁有的那顆火熱的憂國憂民之心。隆慶皇帝元年(1567)八月,面對大明王朝內憂外患的加劇,張居正憂心如焚,向隆慶皇帝上《陳六事疏》。具體內容指“(一)省議論,(二)振綱紀,(三)重詔令,(四)核名實,(五)固邦本,(六)飭武備。

張居正憂國憂民的表現有哪些?對社會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這是醫治重病纏身的大明王朝之良方,由此可以很容易地想到張居正默默地付出多少汗水與歲月。他不辭辛苦義無反顧地這樣做,其直接原因是他憂國憂民,根本原因是他對國家與人民那火熱而深厚的摯愛。正如現代詩人艾青在自己的詩歌《我愛這土地》中所表達的那種對祖國與人民的摯愛一樣,活著的時候,為國家和人民工作、奮鬥和戰鬥,死後讓自己的身體化為養分肥沃國家和人民賴以生存的土地,因為我對祖國和人民愛得深沉!

張居正憂國憂民的表現有哪些?對社會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張居正憂國憂民所產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明朝末年,薊遼總督袁崇煥正是因為憂國憂民,在山海關力挫努爾哈赤所率領的八旗鐵騎;抗清名將史可法正是因為憂國憂民,在揚州與八旗鐵騎進行生死之戰;民族英雄鄭成功正是因為憂國憂民,在臺灣一隅依然誓死抗擊清軍。

張居正憂國憂民的表現有哪些?對社會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進入清代以後,胸懷憂國憂民的志士仁人依然前赴後繼。特別是在?1840 年—1949 年之間,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中華民族飽受屈辱,還一度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無數華夏英雄兒女極度憂國憂民。他們毀家紓難,紛紛奔向各個戰場,拋頭顱灑熱血,為自己深愛的國家與人民無私的獻出自己的一切。正是因為有成千上萬的中華好兒女不懈地努力與戰鬥,才匯聚成了強大而綿綿不斷的力量,推動巨大的歷史車輪衝出泥潭與沼澤,爬過高山與丘陵,賓士在平坦而光明的康莊大道上。同時那滾滾的歷史車輪將一切阻礙中國歷史進步的牛鬼蛇神及追隨其後的各種邪惡勢力輾成灰沫,進而開創了新中國美好的未來,為今天中國的卓越與輝煌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張居正憂國憂民的表現有哪些?對社會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華夏五千年文明能延續到今天,其主要原因:有數以萬計的志士仁人憂國憂民,為國家興旺人民安樂而拋頭顱灑熱血。“憂國憂民”一詞從表面意思來理解,就是為國家擔憂為人民擔憂。然而“如何做”才能稱得上“為國家與人民擔憂”呢?這就需要從更深層次去詮釋“憂國憂民”一詞了,具體說來就是:在戰爭或動亂年代,無數仁人志士看到國家有滅亡之危,人民有被奴役之險時,心中異常憂慮,決心為國為民挺身而出視死如歸;在和平年代,無數仁人志士為國家發展中存在的各種隱患和如何才能讓人民獲得真正的幸福與自由而產生的深深憂患,因此歷史上才出現很多仁人志士不惜付出任何代價,毅然決然地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與變法。古人云“生於安樂,死於憂患

張居正憂國憂民的表現有哪些?對社會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因此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應該有憂患意識,牢記“憂國憂民”。歷史上數以千計的仁人志士生於併成長在自己的國家,是偉大的祖國教育培養了他們。他們來至於人民,人民是他們的父母,是人民用自己的乳汁與小米飯將其撫養長大。人民給予他們生命,祖國塑造了他們。因此他們對祖國與人民那熾熱的愛,足以讓他們為之付出一切,包括那僅有一次的生命。因此,對於“憂國憂民”一詞,從本質上理解是中華兒女對國家和人民那無私無畏的摯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