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鬧饑荒時,河裡魚蝦氾濫,為什麼災民寧啃樹皮,也不去捕魚!

史料記載,晉惠帝時天下大鬧饑荒,許多百姓餓死,橫屍街頭。晉惠帝不解,問道,:“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滑天下之大稽,這位皇帝根本不知道,當老百姓手無縛雞之力時,又去哪裡尋找、食用肉糜呢。

古代鬧饑荒時,河裡魚蝦氾濫,為什麼災民寧啃樹皮,也不去捕魚!

事實上,在對歷史長河面面俱到的研究中,眾學者對此早有疑問:河裡魚蝦氾濫,為什麼災民寧可啃樹皮、吃草根,也不去捕魚蝦?事實上,若在飢餓無力的情況下,老百姓身邊有簡單易得的魚蝦,老百姓肯定會去吃的。這就如同古代蝗災的時候,老百姓吃蝗蟲嗎?答案是肯定的。

“(唐)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

古代鬧饑荒時,河裡魚蝦氾濫,為什麼災民寧啃樹皮,也不去捕魚!

由此可看出,老百姓不是傻子,當面臨生死挑戰的時候,本能會控制他們的意識。那為什麼到魚蝦身上,結果卻產生了偏頗?事實上,這兩者有著很大的不同。讓災民去捕魚蝦吃,至少需要滿足一下三個條件:首先,鬧饑荒的地方河網密佈;其次,旱澇必須分清楚,受災地區並非旱災;再者,魚蝦產量巨大,供大於需。

再加上其他,比如官府的救濟,大規模的饑荒發生率便會大大降低。但是,倘若以上條件不能滿足呢?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山川各異,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認知和掌控能力都很低,生產力自然是極低。在這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狀態下,遇到饑荒,結果往往是難以預料的。

古代鬧饑荒時,河裡魚蝦氾濫,為什麼災民寧啃樹皮,也不去捕魚!

在堪稱人間地獄的丁戊奇荒中,“往來二三千里,目之所見,皆系鵠面鳩形;耳之所聞,無非男女啼哭;枯骸塞途,繞車而過,殘喘呼救,望地而僵。”這便是華北地區旱災下整個的概況。當旱災來臨之時,降水量持續減少,長時間乾旱,作物不生長,江河湖泊水都蒸發幹,魚蝦乾涸而死,老百姓又去哪裡尋找魚蝦來吃呢。

那就會有人問,澇災呢?澇災聽起來是不是好一點,發大水之後河湖裡的魚也多了,人們為什麼還是不會大量食魚蝦呢?因為澇災只是表面上聽起來比旱災好,可實際上並非像我們想的一樣簡單。倘若發洪水,首當其衝的便是老百姓的居所,別說吃飯,連吃飯的家當全都沖走了。

古代鬧饑荒時,河裡魚蝦氾濫,為什麼災民寧啃樹皮,也不去捕魚!

同理,別說吃魚,連捕魚的工具都沒有了,想要到波濤洶湧的洪水裡去捕魚,難度係數極高。再者,受洪災的影響,河湖裡的水極易被感染,這就是為什麼古代的地震、饑荒等災害與瘟疫緊密關聯。

在古代,自然生態非人工養殖的情況下,即使河流湖泊數量再多,魚蝦的自然產量也是極低的,很難達到供過於求的狀態。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困難時期,人們進入青海湖日夜不停瘋狂捕湟魚,使該物種數量迅速減少,由最多時的30多萬噸降至2600噸,二零零四年,該物種被列為《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名單。

古代鬧饑荒時,河裡魚蝦氾濫,為什麼災民寧啃樹皮,也不去捕魚!

魚捕完了就沒了,近現代都如此,更何況是在生產機器以及各方面條件都低下的古代。人的生理特徵決定了主糧,如米、面,是提供人體正常活動能量的主要來源。水產品並不能很好地起到一個代替的作用,也就是說,在那個魚蝦產量又不多的情況下,一個正常人,每天只靠幾口魚蝦度日,是絕對無法緩解飢餓的。

抓魚是一個技術活,不是所有人都能抓到,也是既需要體力,也需要耐力地活。試想,當身體面臨極限的挑戰,別說捕魚,就是站起來也費力,這種情況下仍然還要堅持捕魚的,絕大部分都會得不償失。古代人家經常會流傳一句諺語,“抓魚摸蝦,餓死全家。”便是因為它對勞動力的損害過高產生的。

古代鬧饑荒時,河裡魚蝦氾濫,為什麼災民寧啃樹皮,也不去捕魚!

綜上幾點,即使是古代人民,在面臨饑荒的情況下,凡有餘力,都會吃魚蝦,但同時,僅靠魚蝦也絕對不可能解決飢飽的問題。再者,古代大部分饑荒,往往是乾旱導致,天旱缺水,以何水養魚?另外,水源往往易被汙染,又有魚蝦產量供不應求。所以,在鬧饑荒的時候,古代災民還是會啃草根、吃樹皮。

參考資料:

《清史》

《中國災荒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