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改編,何以引起輿論熱潮?

改編歌曲,向來存在風險。但在原則上要尊重原創,創新之外,豐富內涵才具意義。

不知何時起,為了流量而博眼球,很多博主選擇改編經典歌曲來賺取看點。但低廉的網風感,不僅與傳承文化背道而馳,更是將“毀經典”狠狠打在了公屏上。

近日,一名網紅音樂博主“小潘潘”因為魔改了黃梅戲中的《女駙馬》片段,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或許你對這個名字較為陌生,但提起網路神曲《學貓叫》,曾經掀起全網高潮的神作,原唱就是小潘潘。

改編本身沒有錯,而刻意曲解原創以此賺取流量,才是原罪。

01

輕佻的調式,過於花哨的唱腔,小潘潘這首改編版“黃梅戲”,一經發出,便引起了巨大爭議。一邊有很多網友表示難以接受,但這則影片一邊卻又爆紅。

這首改編,何以引起輿論熱潮?

其實小潘潘的改編,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算戲曲,而是翻唱。她翻唱的是另外一位網路歌手慕容曉曉的歌曲《黃梅戲》。

原版《女駙馬》黃梅戲選段來自同名戲曲電影,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老師領銜主演。闡述了馮素貞為救丈夫女扮男裝,中考狀元被招駙馬的故事。

而黃梅戲本身,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且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並且它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

這樣的經典名篇,加之用豐富的黃梅戲演繹,宣揚女性力量,原版堪稱是藝術品。

並且,該唱段多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儘管名字大家相對陌生,但卻是大眾腦海中較為熟悉的一段旋律。

2010年,慕容曉曉在其專輯《愛情買賣》中收錄了歌曲《黃梅戲》,融入了部分《女駙馬》的唱段。

慕容曉曉版《黃梅戲》這首歌不僅加入的流行音樂的潮流,也尊重了傳統戲曲的基本唱法,可以說是一次比較完美的創新。

這首改編,何以引起輿論熱潮?

小潘潘則正是翻唱了慕容曉曉版。但內容上既沒有保留戲曲原味,也沒有在內容上進行創新,反而

聽眾們的直觀感受卻是“變了味”。

這首改編,何以引起輿論熱潮?

央視電影頻道透過抖音平臺不僅發出原版黃梅戲《女駙馬》影片,還配文:“百聽不厭”。疑似內涵小潘潘的翻唱版。

事件持續發酵,

目前引發爭議的影片已經無法觀看。但先前引發的熱度和輿論卻難以平息,而藉由此次事件,也引發了聽眾們對於流量與魔改的深度思考。

02

何為成功改編?

原曲過於經典的作品,實際上是很難改編的。

第一要尊重原作,第二要有所突破。但很明顯的是,小潘潘這一版,兩者都不符合。故此,也才會出現如此激烈的反對聲。

甚至出現了#這是正宗的黃梅戲嗎#這樣的話題。而這一帶有質疑意味的詞條也隨即登上抖音熱榜,對傳統文化的改編到底應該在何尺度也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

有不少網友喊話“改編不是亂編”、“這樣是對傳統曲藝文化的不尊重”;

同時也有持反對意見的網友認為,“小潘潘的翻唱使更多年輕人對黃梅戲有了瞭解”。

可多數人依然持反對觀點,畢竟這種演繹方式本質上的確有些不宜。

對於不能接受這種演繹方式的聽眾,甚至有不少具有戲曲專業背景的音樂人,在短頻頻平臺上以傳統戲腔的演唱方式力圖為黃梅戲正名。

在這些曲藝音樂人的影片評論區,留下了不少“洗耳朵”的留言、由此可見,網友們並不是完全不接受傳統戲曲的改編,而是在於改編的內容是否高質。

像是改編磨滅了原曲的氣節和韻味的作品,並不能符合廣大聽眾的民意。

改編是一門技術活,好作品更是傾注了創作者與改編者的心血。

經典也可以改編,其實舞臺上也不乏改編佳作。

曾經在《樂隊的夏天》舞臺上,野孩子面對國風改編的題碼,堅持沒有選用節目給出的歌單,而是選了一首他們心中的國風《竹枝詞》,由此還讓人們看到國風概念的廣闊。

再者如這首《我和我的祖國》,歌詞成功地將宏大的家國敘事和中國文化中深厚的鄉土情結聯絡在了一起,是無數華夏兒女心中的聖歌。

但王菲曾改編翻唱過這首歌,與眾多中氣十足的版本相悖,空靈柔性的嗓音唱出了另一番韻味,並以一種隱喻的擬人的方式,將祖國化為了溫情脈脈的“母親”。

再者如譚維維曾改編西遊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拋開當時的版權問題,但在旋律上,也讓人眼前一亮。

經典並非不可重塑,甚至在原則上包容、鼓勵對各種經典藝術作品的改編,畢竟經典作品可以經由新的演繹而不斷獲得生命力,能拉近人們與當代生活遙遠的藝術作品的距離。

但是,一些像是打著“改編經典”、“傳承經典”口號,卻做著賺取眼球的行為,最後收到的,只剩唾棄而非讚美。

這首改編,何以引起輿論熱潮?

03

流量沒有底線

經典被魔改,並非一日之事。那些記憶中深刻的旋律,被毫無靈魂地改革之後,只剩魔性洗腦的音符後,儘管博得了關注,可對經典的褻瀆,卻很難被大眾原諒。

近些年來,一直有不少

魔改

歌曲。

例如很多網紅把《世上只有媽媽好》、《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些我們兒時的經典,耳熟能詳的旋律篡改,以成人化的音色、向“社會搖”的曲風貼近。

再者如曾在網路上掀起輿論戰的《一塊紅布》。平均15歲年齡的某少年團改編崔健這首感動幾代人的作品,近乎受到了全網的批判。

《一塊紅布》誕生於90年代初期,經濟飛速發展,人們也開始逐漸內省,對於精神的探索愈發緊要。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作品,崔健唱出了無數人對自由精神的吶喊。

這首改編,何以引起輿論熱潮?

電子舞曲的改編,本身失去了時代的韻味。再經由沒有太多生活閱歷的少年們的演繹,很難表達出歌曲背後的深意,最終只剩下了“聽不到任何感情”的批評。

這些魔改,除了損害原版的創作魅力,似乎沒有任何益處。

但是這些不合時宜的改編,卻偏偏因符合人們“獵奇”心理,而迅速走紅。甚至有人看好了這一機制,刻意去向

流量靠攏,從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效應。

流量本身不是原罪,

它可以讓真正的好作品傳播到更多觀眾的視線中。甚至藝術的發展和進步也將變得更高效。

可如果用到了對立面,則完全變成另一局面。

就像是此次事件的小潘潘,她在抖音短影片平臺坐擁六百萬粉絲,影響力不言而喻。不管網友的評價是好是壞,但這首改編卻真實地為其帶來了一波流量。

曾經的《學貓叫》,就掌握了“流量密碼”,

音樂有審美,那麼也存在審醜。網路歌曲橫行、口水歌氾濫,沒有下限的流量,也讓真正的藝術與大眾漸行漸遠。

但如今的人們之所以因為流量而憤怒,也是因為流量屬於那些音樂生產“流水線”的

商業化歌曲。

推崇傳統文化是好事,但與此同時更要尊重藝術,如果只將其當成獲利的來源,那麼最終,熱度消散,也只剩無盡的嘲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