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世界人口最多的內陸國

作者: 雄鷹 編輯:Thomas

海岸線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尤其是在海洋經濟蓬勃發展的現代,海港就是一個國家對外交往的視窗。

位於非洲大陸東北角的衣索比亞(以下稱“埃國”),曾擁有超過1000公里的海岸線,然而由於境內的厄利垂亞省(厄省)正式獨立,埃國所有的海岸線在1993年5月24日這一天全部清零。

厄省的獨立,把擁有1億人口的埃國從一個沿海國家,活生生變成了一個內陸國。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厄利垂亞位於地圖上方

一、兩國本一家

早在上古時期,人類的祖先就在非洲大陸生息繁衍。公元初,衣索比亞境內建立起了非洲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帝國—阿克蘇姆王國,在當時也是與漢朝,羅馬、波斯齊名的大帝國。

然而,有關古衣索比亞的文字記載卻不多。公元1世紀,古希臘商人在《紅海回航記》中,第一次用文字記錄了阿克蘇姆王國的存在。日誌記載,王國橫跨紅海兩岸,權力中心在紅海沿岸地區。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阿克蘇姆王國統治區域包括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

在最強盛時期,阿克蘇姆王國佔據了整個非洲東北角和阿拉伯半島南部。

阿克蘇姆王國是重要的貿易中心,憑藉著扼守紅海、印度洋的區位優勢發展起來,透過印度洋、紅海、地中海之間沿岸貿易實現了國家的富強。

6世紀,波斯人將阿克蘇姆趕出了阿拉伯半島。7世紀,阿拉伯帝國逐漸崛起,將半島牢牢控制在手裡。至此,阿拉伯帝國取代了阿克蘇姆,壟斷了從印度—地中海的商路,阿克蘇姆王國衰落。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壟斷了商路,搶了阿克蘇姆的生意

8世紀,當初阿克蘇姆王國的沿海港口被黃沙吞噬,權力中心逐漸從沿海南移到了衣索比亞高原。10世紀,阿克蘇姆帝國覆滅。

二、抗意不徹底,埋下隱患

儘管後期衣索比亞的政權經歷了多次變更,但歷代君主都未放棄對紅海地區的統治權。

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進一步溝通了亞非歐三大洲,而介於紅海—印度洋之間,西北同蘇伊士運河遙相呼應的衣索比亞,戰略地位就顯得更加重要,這也是義大利覬覦此地的原因之所在。

隨著歐洲殖民者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衣索比亞也危在旦夕。1889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在這裡分得了最後一杯羹。

義大利強迫衣索比亞簽署《烏西阿爾條約》,條約規定割讓所有沿海地區給義大利,並承認埃國是義大利的保護國。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蘇伊士運河開通後,紅海沿岸的戰略地位就更重要了

1890年,義大利將佔領的沿海地區合併為統一的殖民地,命名為“厄利垂亞”,意為紅海沿岸。此時,埃國所有的沿海地區已淪為了義大利殖民地,而內地依舊保持了名義的獨立狀態。

然而,義大利人並不滿足只在沿海建立殖民地,他們的目的是控制整個衣索比亞。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意屬東非的全盛時期

1894年,不甘心受義大利擺佈的埃皇—孟尼利克二世,宣佈不承認不平等條約。此舉正好給義大利人正當藉口去侵略內陸地區。

1895年,義大利再次發動侵埃戰爭。意志頑強的衣索比亞人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打敗來勢洶洶的意軍,給了義大利殖民者當頭一棍。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1896年5月的阿杜瓦戰役,孟尼利克領導的埃軍最終戰勝了義大利侵略者

取得抗意戰爭的勝利後,1896年10月,埃意簽訂了《亞的斯亞貝巴和約》(簡稱“和約”),戰敗的義大利承認埃國“獨立”。

表面上看,《和約》維護了埃內陸地區的獨立,但卻沒有帶來真正的和平與安寧。

首先,埃國勝利並不意味著能收回厄利垂亞,《和約》規定埃國和意屬厄利垂亞邊境恢復1889年的現狀,意味著埃方承認了意對厄利垂亞的殖民統治。

其二,《和約》為埃厄後來的分裂埋下隱患。長久的分離造成了沿海與內陸之間的關係愈加疏遠。這種疏遠主要表現在沿海對內陸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各個方面的不認同。

此時的內陸,儘管歷經了多次改革,但是農村的農奴制依然保留了下來,生產方式落後。

沿海地區憑藉著義大利帶來較為先進的制度和技術,加上繁忙的航運,經濟較為發達。

墨索里尼上臺後,法西斯主義附身的義大利一直憧憬重建“新羅馬帝國”,並希望復仇1896年義大利在衣索比亞的慘敗,一雪前恥。

1935年,義大利再次發動了侵埃戰爭。不過,這次意軍的主力不是來自本土,而是來自厄利垂亞。這一次,埃國沒能抵擋住意軍入侵。1936年,意軍佔領首都,衣索比亞全境淪陷。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義大利第二次入侵衣索比亞線路圖

三、說好的自治權被剝奪,矛盾激化

1941年,衣索比亞在盟軍的幫助下,將義大利趕出了國土,1936年流亡到英國的埃皇海爾-塞拉西歸國復位。

義大利作為失敗方,埃國理應可以不承認之前簽訂的條約,並趁機收回厄利垂亞。然而,弱國無外交,英國在東非戰場擊敗了義大利,因此由英國負責義大利殖民地的後續工作,厄利垂亞交由英國託管。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非洲戰場上,意軍遭遇英軍,意軍卻無心作戰,剛開戰就投降

這時候,埃厄關係就顯得很微妙了。埃國希望重新佔據厄利垂亞,擁有自己的出海口,以彌補自己在二戰的損失,改變自己內陸國的困境,又可以提高自己在非洲的地位。

厄利垂亞長期受義大利影響,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上對衣索比亞不認同。又因為厄位於紅海沿岸,憑藉著優越的港口條件,經濟發展條約比內地更為優越。因此,這些差異導致厄利垂亞自治的願望越來越強。

由於埃皇是在盟軍的幫助下實現歸國復位的,因此復國後的衣索比亞在政治上倒向英美。美國開始大力扶持埃國,建立軍事基地,提供經濟援助,希望把埃國扶持為美國在非洲的代理人。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美埃關係好,埃軍到朝鮮半島,幫助美國參與朝鮮戰爭

對於美國來說,內陸和沿海組成一個統一的國家,才能發揮最大的戰略價值。

為解決埃厄問題,戰勝國交由聯合國討論。由於埃國在二戰中的突出表現,而且加上美國強烈的意願,1950年,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尊重了埃方意願,將沿海和內陸組成一個國家,但考慮到厄利垂亞的特殊歷史背景,聯合國將厄利垂亞作為一個自治體,組成衣索比亞—厄利垂亞聯邦國家。

在聯邦體制下,厄擁有獨立的議會和憲法。1952年,衣索比亞聯邦成立,厄利垂亞擁有了自己的自治機構。

作為二戰期間非洲唯一的戰勝國,民族自豪感強烈的衣索比亞是不會接受聯合國“如此細心”的安排的。

1962年,埃皇海爾-塞拉西操控議會,乾脆就強制取消了自治權,把厄利垂亞改成了埃國的一個省。

說好的自治被取消,厄利垂亞人被海爾-塞拉西的“背信棄義”舉動激怒了,開始展開了獨立鬥爭。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厄利垂亞變成埃國的第14個省

針對“分裂”行徑,埃政府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無論是此前的皇帝海爾-塞拉西,還是後來推翻皇帝的門格斯圖(1974年,門格斯圖推翻皇帝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都選擇了雷霆行動鎮壓厄境內的分離行為。

在埃軍強大的攻勢面前,厄利垂亞在自知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選擇了游擊戰戰略。厄游擊隊放棄城鎮,在農村與埃軍進行遊擊戰。埃軍儘管裝備精良,卻始終無法消滅游擊隊。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埃皇海爾-塞拉西

對於埃統治者門格斯圖來說,20世紀80年代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期,埃政府軍不僅在鎮壓厄“分裂勢力”上陷入了困境,國內又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饑荒。

1988年3月,衣索比亞爆發了大規模內戰,門格斯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

四、埃厄分家,雙輸的結局

在分裂勢力和叛軍(反政府軍)的雙重壓力下,門格斯圖政府於1991年倒臺。內戰中,反政府軍和分裂勢力曾結為同盟,對抗共同的敵人—門格斯圖政府。

當共同的敵人垮臺後,厄游擊隊以曾經幫助反對派推翻門格斯圖為條件,換取了埃同意進行獨立公投。1993年4月23日,在國際機構的監督下,參與公投的厄利垂亞人有99。83%支援獨立。

1993年5月24日,厄省脫離埃國,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就這樣,厄省的獨立帶走了埃國全部海岸線,衣索比亞從一個沿海國家變成了內陸國家。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埃國人口超過1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失去出海口對國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這次公投可謂是雙方均未撈到好。厄利垂亞沒有因獨立而變得更加富裕,那裡生產結構落後,即便是豐年糧食都不能完成自給,更不用說災年。

由於長期和埃國交惡,厄失去了1億人口的經濟腹地和市場。今天,厄利垂亞的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甚至比埃國還要低,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厄省獨立對衣索比亞的打擊也是致命的。雖然近些年埃國經濟實現了飛躍式發展,但失去出海口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的掣肘還是顯而易見的。

衣索比亞與海洋經濟完美錯過,商業運輸能力低下,經濟發展困難重重,也被認為是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亞吉鐵路完全由中國標準和中國裝備建造

埃國為了擺脫經濟困境和內陸劣勢,在中國的協助下,修建了直通吉布提出海口的亞吉鐵路。

亞吉鐵路的修建,使厄利垂亞的戰略地位進一步下降。此時的厄利垂亞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吉布提取而代之,成為紅海沿岸的重要中轉站。

儘管亞吉鐵路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埃的經濟困境,但依然沒有改變經濟發展依然受制於人這一事實。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人口1億卻無海岸線,衣索比亞是如何從沿海國家變成內陸國的?

▲衣索比亞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但2016年人均GDP僅為700美元,不到中國的十分之一

作者:雄鷹 編輯:Thomas (唐)

—(End 全文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