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雲南省,位於我國西南邊陲,與越南、寮國、緬甸三國接壤,是我國與東南亞、南亞交流的重要通道。雲南地處雲貴高原,省內多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民族多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省份,省會為我國著名的“春城”昆明市。

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雲南歷史悠久,先秦時期就有古“滇國”,秦漢時開始納入華夏版圖,漢武帝時設立郡縣,當時就有云南縣,元朝時設雲南行省,現簡稱“雲”或“滇”。雲南元朝設省後與今省境還有較大差異,現在八地級市、八自治州的行政區劃也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經過複雜演變形成。其中,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雲南新設了五個地級市,均為撤銷地區後所設。

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2000年12月,雲南省保山地區和縣級保山市撤銷設地級保山市、保山市隆陽區。保山為古哀牢國所在,西漢時納入華夏版圖,南詔時設永昌節度,大理改為永昌府,元朝時為永昌州、永昌府,明朝設永昌軍民府,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正式置保山縣,建制史長達兩千多年,正式建縣也近五百年。

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1950年設保山專區,專署駐保山縣,1956年保山專區撤銷,保山縣劃歸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1963年保山專區恢復,專署仍駐保山縣,後改稱保山地區,1984年保山縣改為縣級保山市。

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2001年1月,雲南省昭通地區和縣級昭通市撤銷設地級昭通市、昭通市昭陽區。昭通是雲南北部突出部,自古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其西漢時就已建縣,稱朱提縣,兩晉南北朝時期還曾設朱提郡,元朝設四川行省烏蒙路,明朝改為烏蒙軍民府,清雍正時改屬雲南後改為昭通府並設府治恩安縣。

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民國初廢府改縣為昭通縣。1949年底雲南和平解放後設昭通專區,專署駐昭通縣,後改稱昭通地區。1981年以昭通縣城郊設縣級昭通市,1983年市縣合併,昭通縣併入昭通市,縣級昭通市為昭通地區專署駐地。

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2002年12月,雲南省麗江地區和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撤銷設地級麗江市、麗江市古城區及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麗江是我國著名旅遊城市,麗江之名始自元朝,但其西漢時境內就曾置縣,元朝時設麗江路,今麗江城區為通安州,明初改為麗江軍民府移治通安州,清初省通安州,雍正時改土歸流,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設麗江縣,為麗江府府治。

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民國初廢府存縣,新中國成立後於麗江縣設麗江專區。1961年,麗江縣改為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仍為麗江專區專署駐地,1980年麗江專區改為麗江地區直至撤銷設地級麗江市。

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2003年10月,思茅地區、縣級思茅市撤銷設地級思茅市、思茅市翠雲區。思茅古為哀牢國地,漢朝時開始納入華夏版圖屬永昌郡,大理國時為“思摩部”,元朝稱“思麼”,明朝為車裡宣慰司思茅寨,清初設思茅版納,雍正時改為思茅廳,隸屬於普洱府。

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民國初改思茅廳為思茅縣,1950年正式建立思茅縣人民政府,隸屬於普洱專區。1955年,普洱專區遷駐思茅縣並改稱思茅專區,1957年思茅專區撤銷,思茅縣改屬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1958年省思茅縣入普洱縣,1964年恢復思茅專區,專署仍駐原思茅縣城,1981年恢復思茅縣建制,1993年改思茅縣為縣級思茅市,直至2003年思茅市、翠雲區設立。2007年,思茅市改稱普洱市,翠雲區、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分別更名為思茅區、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至今。

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2003年12月,臨滄地區、臨滄縣撤銷設雲南省地級臨滄市、臨滄市臨翔區。臨滄緊靠瀾滄江,古為哀牢國地,漢朝時開始納入華夏版圖為永昌郡地,大理國時為永昌府地,明朝初為麓川國地,後屬勐緬長官司,清雍正時改土歸流設緬寧廳。

新世紀,雲南新設五個地級市,其一還改了名

民國初改廳為縣,設緬寧縣,建國初緬寧縣隸屬於大理專區,1952年於緬寧縣設緬寧專區。1954年,緬寧專區、緬寧縣分別改稱臨滄專區、臨滄縣,後臨滄專區改稱臨滄地區,2003年撤地設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