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了崇禎江山後,李自成不罵崇禎卻誇他君非甚暗,原因很現實!

明朝末期,百姓的生活可謂是備受煎熬,天災不斷,人禍紛起,讓原本就已經搖搖欲墜的朝政再難支撐。百姓們面對繁重的賦役再難承受,最終選擇了起義。而在明末的農民起義當中,有一人我們不得不提,他就是李自成。

此人本是一位農民,奈何朝廷昏庸的統治讓他走投無路,最後在陝北地區發動了起義。最開始李自成只是起義軍當中闖王部下的一員,但是因為李自成本身既有謀略又有膽識。因此在起義軍中如魚得水官越做越大,後來起義軍首領闖王高迎祥犧牲後。李自成便成為新一任的闖王,帶領弟兄們繼續反抗明朝統治。

奪了崇禎江山後,李自成不罵崇禎卻誇他君非甚暗,原因很現實!

李自成此人也確實有些本事,自繼稱闖王之後,他便帶著自己的部下征戰四方。他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也讓越來越多走投無路的人投奔了他。很快他的隊伍就擴充套件到了數萬數十萬,乃至後來將近一百萬兵力。之後李自成的隊伍更是一路高歌猛進,勢頭強大。

在1644年,李自成稱帝了,他將國號改為“大順”,不久後又順利攻入北京。崇禎顯然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用自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李自成進京後便宣佈手底下的人不得掠人財產傷害婦孺,但是即便他自認為足夠聰明,可是他身上也依舊帶著農民特有的意識,目光也短淺了些。沒過幾日,李自成開始縱容部下胡來,使得北京城內一片狼藉,而他最終也落了個敗亡的下場。

奪了崇禎江山後,李自成不罵崇禎卻誇他君非甚暗,原因很現實!

雖然李自成這個人有些謀略,但是他身上依舊有著農民的階級性,他的為人也實在難當一國之主。李自成本是為了百姓而戰,但是稱了帝便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更是將百姓拋擲腦後,這未免有些假仁義。而他惺惺作態不僅體現在對待百姓時,也體現在他對崇禎的態度上。

崇禎在起義軍攻打京城之時就預料到了結局,他便將自己的兒子安頓好。勸說自己的皇后貴妃上吊,又砍死了數位嬪妃與自己的女兒,悲嘆自己為何生在到皇家。之後崇禎皇帝就在煤山自縊了,這無疑是一種悲哀,頗讓人無奈。

但是對於崇禎這樣一位亡國之君,李自成在提到他時竟然沒有咬牙切齒地辱罵他,反而很恭敬地誇了一下崇禎:君非甚暗。意思就是在說崇禎其實並不昏庸,那麼既然他認為崇禎不昏庸,又為什麼要搶了崇禎的江山呢?這本來就是自相矛盾的一段話,由此我們也能夠看出李自成假惺惺的姿態。

奪了崇禎江山後,李自成不罵崇禎卻誇他君非甚暗,原因很現實!

身為奪取崇禎江山之人,李自成為何要在提到崇禎之時不罵反誇呢?原因很現實。從政治方面來講,對於剛剛奪取了他人江山的人來說,最先要做的便是籠絡人才。而李自成又是一位好面子之人,誇讚崇禎則會讓他順利贏得了一些官員與百姓的信任,從而更好的抓住人心。

另外,李自成當時在“君非甚暗”之後還有一句“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意思就是,崇禎並非昏庸之人,奈何他孤身立世,身邊只有吃飯的人;大臣們也在朝中私下勾結,忠於他的人幾乎沒有。這雖然像是在感嘆崇禎,但是實際上也表達自己身邊能人很少。

奪了崇禎江山後,李自成不罵崇禎卻誇他君非甚暗,原因很現實!

而當時明朝也有一些大臣尚在,他誇讚崇禎顯得自己更加高尚偉大,恐怕也是想要拉攏一下這些昔日的明朝官員們。從他自身來講,他既奪了崇禎的江山,又誇讚了他一番,無疑是將自己放在了更高一層。恐怕當時他的內心是一陣歡喜,甚至還有些膨脹。能夠將一個不昏庸的君主的江山奪走,這才顯得他更加的偉岸。

當然也有人對此有不同的觀點,李自成起義是因為生活不堪重負,而這恰恰是當時封建社會末期的腐朽所在。他恨的或許並不是統治者,而是那時腐朽的明王朝,因此對於崇禎他並沒有多少恨。

奪了崇禎江山後,李自成不罵崇禎卻誇他君非甚暗,原因很現實!

更何況,崇禎在位時也一度獲得了一些百姓的信賴。在他剛剛登基之時,他便大力革除了朝中的閹黨。崇禎雖貴為君主,但是生活上很是節儉,對待政事也認真勤勉。因此李自成誇讚崇禎也可能是因為他早期工作確實做的不錯。

雖然李自成此人常惺惺作態,身上也有著農民具有的侷限性,但是他依舊算得上是我國農民起義歷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聰慧加快了明朝滅亡的時間,也享受了一短時間的富貴,最終的敗亡也是他不可避免的結局了吧。那麼,李自成要是不造反,明朝還會滅亡嗎?請說說你的看法。

更多精彩歷史故事,歡迎關注【歷史回憶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