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北京最美文物守護人(大運河)——高春利

尋找北京最美文物守護人(大運河)——高春利

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

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聯合中國文物報社開展2021年度“尋找北京最美文物守護人”宣傳推介活動,圍繞長城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三個主題,徵集三條文化帶上文物守護人的優秀事蹟,旨在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保護傳承利用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助力推進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近期,北京文博將陸續為您帶來大運河文化帶上文物守護人的優秀事蹟。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高春利吧!看看他與大運河之間都有怎樣的故事!

尋找北京最美文物守護人(大運河)——高春利

為運河文化貢獻朝陽力量

高春利現任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在朝陽區飛速發展的多年來,致力於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弘揚。他積極謀劃、研究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發展利用工作,是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者,也是大運河的守護者。

尋找北京最美文物守護人(大運河)——高春利

致力復興時代價值

推動大運河文化帶保護成果落地

近年來,高春利積極投身於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工作當中,引領朝陽區建設、恢復多個運河文化亮點、地標、歷史遺存。在通惠河畔,他率先提出恢復神木廠歷史景觀,透過建設御碑亭、神木廊、神木博物館,傳播講好運河故事,厚植通惠河兩岸歷史文化底蘊;在蕭太后河流經的馬家灣溼地公園內,他積極推動朝陽南部精品文化走廊建設,建設蕭太后河展覽館,打造了一個讓百姓從不同角度瞭解遼南京文化、北京建都史,探尋遼南京時期繁榮景象,瞭解古老運河歷史背景的文化平臺;在溫榆河與溫榆河溼地公園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中,他親自指導雷家橋關帝廟保護修繕工程,堅持高點佔位,統籌謀劃文物活化利用工作,努力打造成為首都生態文明建設“金名片”。在他的努力下,朝陽區昔日的“龍鬚溝”變成京城靚麗的國際風情水岸,朝陽區亮馬河燕莎橋至朝陽公園段正式通航,兩岸燈光帶絢麗璀璨,美麗多變,實現了對亮馬河“亮化、美化、文化”的華麗轉型。

堅持強化頂層設計

運河遺產建設成效明顯

多年來,高春利多次參與規劃部門的運河規劃與管理工作,利用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為朝陽區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提供方向和指引。他創新構建全面文物保護利用、博物館扶持、傳統文化傳承製度體系,推進朝陽區《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工作意見》等檔案制定,最佳化《歷史文脈研究與歷史文化風貌保護規劃》,形成《疏解騰退文化空間資源再利用指導意見》等一系列規劃指導政策檔案。

專注歷史文脈挖掘

形成多角度運河研究成果

高春利在文化領域工作多年,堅持古為今用,高度重視歷史文化資源挖掘,持續推進歷史文脈研究。多年來,他無論在任何崗位、任何時間,都不忘這一根本。他在北京民俗博物館工作時,曾用一年時間帶領團隊總結梳理釋出6本重要民俗歷史書籍。他在建外街道辦事處工作時,深入研究運河文化、朝陽門石道歷史脈絡以及東嶽廟背後的故事,研究成果轉化建設成為坐落在通惠河畔的CBD文化廣場。廣場上那書寫著“萬流朝宗”的牌樓,見證了運河的變遷,也見證了他對運河、對文化、對傳統的熱愛。他到朝陽區文旅局工作後,更是完成了孫河古鎮、東壩古鎮、朝陽門石道、蕭太后河、北小河、亮馬河等歷史、民俗文脈研究課題,完成了亮馬河流域歷史民俗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等4個課題研究。他還在全區範圍內倡導各街鄉開展文脈研究,促進朝陽區40個街鄉分別完成了轄區內的文脈挖掘,並形成了研究報告,為朝陽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萬流朝宗

江河亦有歸途

數百年前,大運河上的一艘艘舟楫,運來了一座北京城,大運河啟於北京,終於北京。它帶著滾滾的河水一路南下,最終帶著沿線各地的文化回到北京,形成了如今這樣一座北京城。大運河如今已不再承載著國家漕運的功能,可是大運河的文化源遠流長,也將由後續的一代一代人流傳下去。高春利繼承了前人,並帶領著後人投身到了文化傳承的道路之上,無論他崗位如何、身份如何,他都將持之以恆地把精力投入到他畢生熱愛的文化事業之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