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兩件毫不相干的事,為何被放在一起說?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到底體現在哪裡?

詩詞愛好者們會說,它體現在一首首經典詩詞作品中,李白的《靜夜思》、駱賓王的《詠鵝》,被翻譯成英、法、俄等語言後,讓網友是目瞪口呆,有些美真的只有漢字能寫得出來。

對聯愛好者們會說,它體現在一個個千古絕對中。一個好的對聯,總能讓人拍案叫絕。隨便舉個例子,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下聯“孔明明明明事理”,咱們的對聯只用14個字就能玩得如此出神出化。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兩件毫不相干的事,為何被放在一起說?

但對於更多普通人來說,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體現在一個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中。比如“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用了“龍”、“蝦”、“虎”、“犬”共4種動物,就將一個深刻的道理寫得如木三分。再比如“一個巴掌拍不響”,用再常見不過的拍巴掌,也同樣說出了一個不太好解釋清楚的道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兩件毫不相干的事,為何被放在一起說?

從詩詞到對聯,再到俗語,都體現著老祖宗們的智慧。然而中華文化最厲害的還不只於此,它的牛還體現在: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俗語、名句,它並不是隨便說說的,它背後都是有故事的,比如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這句話的出名程度筆者不用多說,大家平日裡用得也很習慣,但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下雨是一種自然天氣,娘要嫁人是婚嫁之事,這兩件毫不相干的事,為何老祖宗會把它們放在一起呢?其實這8個字背後有一個精彩歷史趣事,而且它後面還有5個字,很多人不知道。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兩件毫不相干的事,為何被放在一起說?

話說古代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文人,父親早亡,是母親含辛茹苦將其帶大。長大後朱耀宗一身才華,考中了狀元,被招為駙馬。皇帝念其母親半生守寡,便打算給他娘立一個貞節牌坊。這在當時可是一件光耀門楣的事,朱耀宗趕緊回家將此事稟明母親大人。誰知母親聽了此事不但不開心,反而難過了起來,細細追問後她才道明實情。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兩件毫不相干的事,為何被放在一起說?

原來母親心中早就有喜歡的人了,此人正是朱耀宗的恩師。父親病逝後,恩師對他一家照顧有嘉,也正是在他的幫助下,朱耀宗才能學有所成。母親早就暗下決心,等兒子出人投地了自己便要以身相許。朱耀宗雖是孝子,但卻不贊同此時。於是母子倆便定下了一個賭約:母親曬上一個裙子,如果一天後裙子幹了她便不嫁了,若是不干她就一定要嫁。上天垂憐這對有情人,本來晴朗的天真的下起大雨來,於是母親望著天感慨了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違”。

“天意不可違”就是這句耳熟能詳的俗語後面的5個字,這5個字是對前8個字的總結。很顯然這個俗語之所以會如何深入人心,流傳多年,並非因為天意不可違,而是人情不可違。朱耀宗的母親無愧先夫,將兒子培養成才,其恩師更是有情有義,這樣的一對有情人在一起合情也合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兩件毫不相干的事,為何被放在一起說?

我國還有很多類似於這樣的俗語,看起來簡單,其實背後藏著為人處理的大道理。大家還知道哪些有趣的俗語嗎?歡迎討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