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開心, 因為探花有這個優勢, 說出來你都不信!

科舉制從隋朝開始,由隋文帝創立了大綱,到了隋煬帝大業元年開始實行,主要透過各種考試選拔人才官員,從此結束了之前的“世卿世祿”制度。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貴族的壟斷,科舉制的誕生對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影響都非常大。

古代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開心, 因為探花有這個優勢, 說出來你都不信!

古代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開心, 因為探花有這個優勢, 說出來你都不信!

考試一共分四個階段,依次從院試—鄉試—會試—殿試,而且不是一次就全部考完,每個朝代對時間上也有調整,到了明清時期是三年一次。隋唐看中詩歌詞賦,所以唐朝的詩達到了一個高峰期,宋朝時期以論策為主,古代的考試比我們如今的高考可要難的多。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後面為進士、舉人、秀才。

古代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開心, 因為探花有這個優勢, 說出來你都不信!

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而且這三個名是由皇帝欽點的。這三名可是經過層層考試,從千萬人裡挑選出來的人才,所以金榜題名不僅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整個省份都會引以為傲。狀元無疑是知識最淵博的那個,必須得到大臣的高度讚賞,像大家熟知的王維、文天祥、賀知章、郭子儀也拿過狀元。榜眼的“榜”就是次的意思。

古代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開心, 因為探花有這個優勢, 說出來你都不信!

第三名雖然是探花,但是有一點很多狀元和榜眼都不一定能達到,那就是外貌,探花不僅要有才還必須長的俊,能當上探花那就是皇帝,眾大臣都認為你的外貌形象出眾,也就是說你才貌雙全。從稽核裡面身、言、書、判可以看出,“身”指形象卻排在第一位。所以古代人也非常看重外貌的,在選擇官員的時候不光只欣賞你的才情,還重視顏值。

古代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開心, 因為探花有這個優勢, 說出來你都不信!

宋哲宗的時期,蔡確向皇帝推薦了一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袁應中,但是他臉色長很多痣,肩膀一高一低,走起路來都不協調,宋哲宗只看一眼就擺擺手。明朝著名的哲學家王艮雖然聰明,而且也考上了狀元,後來因為長相醜陋被建文帝改為榜眼。清朝的皇帝不僅看官員的顏值,還常常對他們的樣貌做出評價,據說有名的貪官和珅,就是長得非常帥,當時便有“滿洲第一美男”之稱。而且寫得一手好字,他會被乾隆第一眼所選中和他的外貌也大有關係。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