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一條讖言,為何把袁紹袁術推上了絕路?

袁紹本該是最有潛力的又一漢高祖,但歷史留給他的待遇卻連項羽都不如,楚霸王雖然敗亡卻猶讓人唏噓不已,可袁紹未敗則罵名早已著於史家之筆,成敗偏見與正統史觀淹沒了後人判斷真相的洞察力,這是司馬遷與范曄的優劣之別。

區區一條讖言,為何把袁紹袁術推上了絕路?

在袁曹之爭的勝敗早已落下帷幕之後,史家留下了一段回憶:

初,袁紹與操共起兵,紹問操曰:“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操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史家或許是想借此突出魏武帝駕馭眾豪傑的能力,這確實能讓人聯想到漢高祖,事實上曹操也多自比於劉邦,但如果摒棄事後之見,以常理人情度之,袁紹的選擇與謀劃才是最靠譜的。

當曹操趁袁紹之死北渡黃河掃滅二袁之後,隨即離開許都,甚至離開其早期的大本營兗州,將自己未來的根據地設定在了冀州,沒錯,就是昔日袁紹謀劃的那片地區,並在那裡建立了魏王府,事實上這片河北之地曾是光武帝得以龍飛的兵糧基地,由此可見,袁紹早期的戰略謀劃相當高明。

換成現代投資者的角度,你是更願意相信有著實業規劃藍圖的袁紹,還是情願豪賭那位大言不漸“我善於隨機應變”的曹操呢?

恐怕後者在審慎之人看來,多少都有點像是“空手套白狼”的股市估值者吧!

區區一條讖言,為何把袁紹袁術推上了絕路?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東漢末年有一最為顯著的現象,就是兩漢之際那句隱藏著極大政治威力的讖言——“代漢者當塗高”——又悄然展現出掙擰的臉龐。

後世讀史者由於沒有當時那種環境氛圍,難以感受到這句讖言曾給那些拼命逐鹿的群雄帶來何種巨大的震憾,甚至可說是某種巨大的心理啟示。

還記得那位“稱帝毀終身”的袁術嗎?對於他的稱帝之舉,一般是將其當作與董卓廢立漢帝的瘋狂之舉進行比附,後人多評其愚蠢與不識時務,但袁術的一個舉動卻說明自己的稱帝並非無的放矢的狂妄行為。

當袁術敗局已定,已經處於不知所為的他,向其從兄袁紹建言“祿去漢室久矣!袁氏受命當王,符瑞炳然。今君擁有四州,人戶百萬,謹歸大命,君其興之!”

在袁術看來,自己的所作所為非但不是狂妄,反而是符合天意所歸的受命之舉,他堅信即便自己敗了,但袁氏受命而王的前景不會改變,雖然袁紹曾與他有過節,但他對袁氏的天命歸宿深信不疑。

袁術是被“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言所誤導嗎?

如果從稱帝之後時勢的發展過程來看似乎是的,不過一些細節體現了少為人知的一面。

漢末除掉曹操、劉備、袁紹、劉表、公孫瓚、孫策、孫權這些頭面人物之外,還存在著大量擁兵自重的小軍閥,如果仔細觀察這些不太知名的將帥的敗亡過程,就會發現當他們被擊潰之後,往往在敗逃路上就會被部下或親兵殺掉,提其人頭投降到曾經的敵人麾下,既能免死又可改善自身待遇,在儒臣看來這明顯屬於叛臣之舉,前有陳勝之車伕,後有隋煬帝之驍果,三國前期更是不勝列舉。

可袁術在幾經慘敗重挫之後,狼狽來回了幾個回合,最後從容發病嘔血而死,從這種結果來看,袁述陣營內部有一股支援其稱帝合法性的力量,在他將稱帝之舉向群僚徵求意見時,史家基於維護漢室正統而寫下“群臣不敢言”,但對比袁紹以耿包勸其“應天人,稱尊號”之意見諮詢軍府其它僚屬時,隨即遭到“僚屬皆言耿包妖妄”的大規模反彈,可以推測出袁術的僚屬即便不是全面,也是大部分預設其稱帝是“應天人”了。

區區一條讖言,為何把袁紹袁術推上了絕路?

▲央視版《三國演義》劇照。袁術(?-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紹之弟。初為虎賁中郎將。董卓進京後以袁術為後將軍

當袁術的敗訊與其遺終建言傳到袁紹之處,同樣引發了一場關於天命是否轉移的政治風暴,這場風暴隨即引發了袁紹揮師南下官渡的序幕。

主薄耿包建議袁紹稱尊號,這裡透露出兩層意思:

一是不稱尊號無以號令文武僚屬,畢竟漢帝已經在曹操掌握之中;

二是袁紹確有應天承運的資格,連袁術都感受到讖言指向了自己、指向了袁氏,袁紹沒有理由感受不到。

可結果是袁紹的軍府僚屬大部分不同意,為此袁紹只好殺耿包以自解,隨後打算出兵許都。

讖言之爭似乎是一面倒的情勢,但其實幕後遠沒有那麼簡單。

由於袁氏最終的失敗,郭圖、審配給讀史者的印象恐怕是妄人居多,但官渡戰前他們與沮授的來回辯難,卻真實流露出袁紹陣營內部對漢帝是否仍然擁有合法性這點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當沮授苦口婆心勸阻袁紹莫要“棄萬安之術而興無名之師”時,郭圖、審配的反應卻是“武王伐紂,不為不義。況兵加曹操,而云無名?”

這種露骨的表達完全沒將漢帝權威放在眼裡,沮授很明顯是想說漢帝在曹操手中,天子號令會給袁紹帶來負面影響,而郭圖的意思卻像是在傳達“哪有天子號令這回事,擺明只有袁公與曹賊”,將武王商紂分別對應袁曹,玄外之音一聽即知。

以前多將郭圖與沮授、田豐的爭論放在軍事戰術層面進行對比,但如果細心感受雙方辯論內容所處的當時環境氛圍,就不難疏理出針對讖言的兩股意識形態之爭。

區區一條讖言,為何把袁紹袁術推上了絕路?

▲央視版《三國演義》劇照。袁紹(?-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像袁紹僚屬這樣糾結於稱尊號與挾天子的,其實還有江東的孫權。

孫權初次與魯肅對話時,明言“今漢室傾危,孤思有桓文之功”,然後又說“今盡力一方,冀以輔漢耳。”

當曹操大軍順江東下時,張昭仍然建議“曹公挾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贊成此議之人不在少數,致使孫權事後嘆息能懂自己心意的唯數人而已。

這些事例表明江東政權同樣受制於許都天子號令的可能,而且有相當一部分人受其影響,但是像郭圖、審配那樣的人,在孫權幕府中也不少,魯肅初見孫權就明言“漢室不可復興”,緊接著就是如何建立江東王業的豪言,要知道這種話在漢末仍然屬於大逆不道,耿包就因此被送上絕路,魯肅如此直言不諱,比韓信向劉邦建言“東向與項王爭天下”,需要更大的勇氣。

周瑜在討論孫權是否應該給曹操派遣質子,暢言“豈與南面稱孤同哉”,絲毫不將曹操所挾的天子號令放上眼裡。甘寧就更是露骨,一句“今漢祚日微”足以體現其無漢之心。

在史書的記載中,江東諸將的反漢思想,被史家做了無害化處理,讓人覺得這些極具靈活性的策略是孫權得以立足江東的關鍵,而張昭這種懾服於漢家威令之人反倒不是主角,其實這是史家基於事後成見而有所傾向化,如果將魯肅、周瑜、甘寧比作郭圖、審配,將張昭比作袁紹麾下的眾多幕僚,那麼真相就完全清楚了,袁紹因之而一事無成,孫權因之而終成霸業。

以此再來看曹操當初作出迎漢帝於許都的策略,就會有更深的體會。

當曹操謀迎天子時,荀彧的一番言論讓其幕府中再也沒有反對者,曹操也順勢作出挾天子之舉,如此迅速的行動力,除了展現其果斷勇決之外,也表現出其陣營內部對漢帝合法性沒有嚴重的分歧,“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言幾乎被忽略了。

讖言曾經深刻影響了袁術,接著糾纏著袁紹,其餘威仍然震盪了孫權,卻幾乎不對曹操造成多大沖擊,曹操處於這樣的氛圍環境,登眾強之先踏出這一步,實屬幸運。

區區一條讖言,為何把袁紹袁術推上了絕路?

▲央視版《三國演義》劇照。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袁紹糾結於兩種意識形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挾天子的代價過高,曹操挾天子的成功容易讓後人淡化他曾經面臨的風險,反而更易忽略袁紹針對此事的複雜態度。

政治決策往往注重經驗與成例,在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能搬上臺面並擁有正面參考價值的,唯有齊桓公與楚霸王兩例,但這兩例都有特殊性。

齊桓公屬於合法擁有疆域的諸侯,尊奉周王並不使自身權益受損,失敗了還能保有齊國那一畝三分地;

項羽最終幹掉了楚懷王,但劉邦也沒有另立一位與項羽抗衡,原因在於楚懷王的權威並不覆蓋到關中地區,他僅僅是各國的盟主,因而劉邦打楚懷王的旗號並未給他對抗項羽帶來多少實惠,

新城董公高調吶喊為楚懷王復仇,可各路諸侯都是看時勢行事的,劉邦彭城慘敗後,列強紛紛與項羽結盟,哪裡有什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可能?

站在袁紹的角度,最能引起他注意的就是董卓,還是個反面例子。

董卓一入洛陽就行廢立之事,天子倒是挾持了,但諸侯可不聽他號令,關東地區人人喊打,最後被迫遷都長安。看到董卓這種近乎淪落到過街老鼠的慘象,還能指望袁紹對“挾天子”有所心動嗎?

再看漢廷應付挾天子者的方法,先是王允暗聯呂布做掉了董卓,然後是楊彪拉攏郭汜以制衡李傕,坐看李郭兩人火拼,最後火玩大了被迫東返,在奔向洛陽途中,董承聯合曹操擠掉隨軍諸將,接著又是董承打算聯合劉備謀殺曹操,朝廷一再旋展聯弱擊強的策略,

每位挾天子者都有被幹掉的危險,曹操幸運才逃過劫難,漢廷也將自己徹底玩完,袁紹以史為鏡,能不對此心涼嗎?

區區一條讖言,為何把袁紹袁術推上了絕路?

▲央視版《三國演義》劇照。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涼州軍閥。官至太師,封郿侯。原本屯兵涼州,於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權。其為人殘忍嗜殺,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聯合討伐,但聯軍在董卓遷都長安不久後瓦解。後被其親信呂布所殺,餘部由李傕等人率領。

從袁紹的角度看,最符合其心意的,莫過於漢帝永遠留在關中,最好是死於李傕郭汜之亂,徹底將關東戰場留給自己,屆時無論對手是曹操還是孫權,袁紹都可以將其轉化為劉項之爭,勝者為王敗者為鬼,無論如何也不會淪落成周公或霍光那樣吃力不討好的地步。

漢帝戲劇性地重返關東打亂了袁紹的早期部署,自行稱帝固然還不是時候,挾天子也是風險極高,兩種選擇都有相當數量的僚屬支援,分歧撕裂了軍府謀士隊伍,也讓袁紹進退兩難。

當曹操挾漢帝入駐許都,袁紹已經感受到天子號令可能對自己不利,他想了個很巧妙的方法,勸曹操將天子換個離自己近的地方,袁紹既不願受曹操的制約,又不願由自己承擔挾天子的風險,這是個折中方案。

只要洞悉了袁紹的這種心理,那就不難理解,當方案被曹操斷然回絕後,田豐的後續策略是多麼的不識抬舉,他居然勸袁紹早做襲取許都的打算,這在袁紹看來是一萬個不願意。

同樣的理由也可以解釋,當曹操屢次遠攻張繡,以及在官渡緊張的戰局中改擊劉備時,袁紹為什麼輕描淡寫地將謀士提議直取許都之策置之不理了,他已經料到了襲取許都的結局,無非是曹操落荒而逃,自己站在了曹操的位子上,承擔著曹操曾經面對的風險。

將袁紹與北齊神武帝高歡作個比較,能更好地瞭解袁紹當時的心理,高歡起兵之時被迫擁立元魏宗王為帝,之後廢盡心思地遠離洛陽,改在晉陽設立軍府,但最終仍然不得不與魏孝武帝翻臉,那次的君臣之變給高歡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打擊,自己稱帝之事也成泡影,只好將未競之業留給高洋。

袁紹的深謀遠慮,或者說瞻前顧後,成為他錯失霸業的根源,至於他在官渡戰敗後,是否後悔沒有將天子挾持於冀州,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後人可能忘了,其實袁紹也曾經挾持過天子,在他起兵關東之前,曾與大將軍何進一道以天子命令號召諸將進逼洛陽,以便迫使太后下令驅逐宦官,他確實大獲成功,如果不是宦官冒險反撲得手,袁紹的險中求勝之計足以媲美戰國策士,只不過他借天子之威號召的並非各路諸侯,而是朝廷官僚體系中的文官武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