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漲價潮來襲,是酒企飄了嗎?

2021年1月4日,開班第一天,瀘州老窖就釋出漲價通知。2021年開年至馬上結束的Q1,白酒漲價這勢頭是隻增不減啊,這讓一眾經銷商和消費者措手不及。

白酒漲價潮來襲,是酒企飄了嗎?

是什麼原因促使白酒紛紛漲價?是酒企飄了?還是存在不得不漲的理由?從白酒漲價的趨勢、原因,我們又能得出些什麼結論?

白酒漲價潮來襲:

漲價才是大勢所趨?

2021年宣佈漲價的不在少數,開班第一天瀘州老窖就發出《關於國窖1573經典裝價格體系的通知》,宣佈自2021年1月25日起,52度國窖1573經典裝團購價建議1050元/瓶,零售價建議維持1399元/瓶;38度國窖1573經典裝團購價建議750元/瓶,零售價建議999元/瓶。據相關人士統計,2020年瀘州老窖就已提價13次。

白酒漲價潮來襲,是酒企飄了嗎?

2月28日,山西汾杏酒廠銷售有限公司釋出《關於汾杏系列產品2021年價格調整的通知》,稱自3月1日起對42度/53度汾杏手工精釀系列、42度/53度汾杏1952系列進行提價。

去年,劍南春兩大主力產品同步提價,其中水晶劍終端零售價提至519元/瓶;珍藏劍終端零售價提至888元/瓶。據悉,2021年3月1日也再次進行調整,將水晶劍每瓶提升30元,珍藏版為100元。

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酒也於三月初指出,3月10日起,西鳳375正式上調產品價格。捨得酒業相關經銷近日也釋出“升值”通知,表示4月1日起全線產品將大幅漲價。據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漲價情況屬實,但目前尚未接到正式通知。

僅兩月餘就有數家酒企宣佈漲價,可見,白酒漲價並非個例,各家酒企似乎已默默達成某種默契。

白酒漲價原因分析:

是成本推動還是營銷行為?

市場在變化,商品的價格自然就會隨之改變。從經濟學上總結產品漲價的原因,消費者最信服的,當屬產品功能增加。但從當前白酒提價現象來看,絕大部分是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進行提價,並未對產品進行包裝或品質上的升級。

產品未進行提升,為何白酒還有自信漲漲漲?從各家酒企漲價邏輯來看,不乏以下幾點:

1、應對成本上漲,保證基本利潤

2020年,玉米、大豆、高粱等糧食價格上漲。糧食作為必需品,上漲幅度尚在可控範圍內,較能接受。但酒類包裝中使用的材料漲勢就難以把控了,2月25日,銅價首次突破7萬元/噸,創下近10年來新高。

酒類生產鏈上,糧食價格、包裝成本、人工成本環環上漲,帶來釀酒成本飛速上升,成為酒類生產企業無法迴避的問題。為應對成本上漲帶來的利潤低下等問題,酒企不得不上調產品價格保證正常運轉。

白酒漲價潮來襲,是酒企飄了嗎?

2、產品供不應求,穩定供需關係

供給與需求是經濟學理論的基石,即使產品價格由價值決定,但最終價格總是受供求關係影響的。近兩年白酒熱度居高不下,湧現了一大批“炒酒”人士,消費者哄抬物價層出不窮,像飛天茅臺已經出現了“一酒難求”的情況。

面對這種情形,酒企對產品進行適當的價格調整,實際上是為了能抑制住超前消費,在原有產能和供給存量不變的前提下,上調產品價格,提升渠道商庫存價值,提振市場信心,緩解市場上供不應求的壓力。

3、維持競爭能力,助力品牌升級

中國白酒行業企業林立,既有獲得生產許可證的正規企業,又著數量眾多的作坊式企業。據2018年不完全統計,中國白酒企業的保守數量要在18000家以上。在激烈的競爭中,酒企要想脫穎而出,必須得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搶佔市場份額。

當前,高階消費力旺盛,酒企透過漲價行為來拔高自己的品牌調性和價值,助力品牌升級,這有利於提升自身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提高競爭力。

據某酒類大V號瞭解,某一線名酒旗下核心大單品已經在渠道商層面漲價,就是為了向飛天茅臺看齊。

白酒漲價潮來襲,是酒企飄了嗎?

漲勢猛烈:

還會不會漲?又該不該漲?

對於不同市場定位的企業來說,顯然漲價原因不盡相同。但可以看出,這是成本驅動和市場導向共同發力的結果,是酒企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艱難時刻。不是酒企飄了,而是行業內確實需要調整了。

從短期來看,一線品牌未來一段時間內,勢必會再度進行調價。

但漲價是否會對品牌帶來積極影響、推動企業發展、提升利潤率,消費者是否會買賬,還有待市場和時間驗證。

另一方面,在一線名牌紛紛漲價的趨勢之下,地方品牌、中低端酒則陷入了發展困境:是跟隨主流大軍漲漲漲?還是繼續走差異化發展道路,藉此握牢中低端市場呢??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並不是所有的白酒都能模仿名酒這一套,透過漲價進入高檔酒市場,地方酒、中低端酒尚未形成品牌效力,品牌影響度還不足以支撐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變化,“價高者為王”這一理論也行不通。當前,這些酒企應該解決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而不是在混戰中盲目漲價,拉大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關於白酒漲價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