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定投不止盈?警惕定投的鈍化現象

有基民疑問,

定投

的組合投了一年多了,基本不會止盈,組合收益也還可以,但是你會發現這個組合跟大盤的走勢越趨同,也就是定投策略的作用會越來越小了,所以定投真的有用嗎?

其實,這位基民的疑問也是很普遍的問題,總結來說就是定投的鈍化現象。

什麼是定投的鈍化?

當我們執行定投策略後,初始時所累積的本金不多,所以當

基金淨值

出現下跌時,每次投入攤低單位成本的效果就非常好,但是如果隨著投資時間的拉長,一直不採取止盈策略,當累積的本金足夠大時,每次定投的資金攤低單位購買成本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這就是定投的鈍化現象。

例如,當定投筆數只有10筆時,新增1筆買入的權重佔比為:1 ÷ 10 = 10%;而當定投筆數達到100筆時,新增1筆買入的權重佔比為:1 ÷ 100 = 1%。定隨著定投期數和投入本金的增加,定投降低成本的效果將會鈍化,主要是積累本金的作用。

如何防止定投的鈍化?

我們沒辦法預判未來市場是漲還是跌。也許定投收益率已經達到50%了,比過往任何一個時點都要高,但是不排除因為市場繼續向好,收益還會創新高的可能。所以想要追求所謂的“最佳定投收益效果”,是不現實的。

比較實際的做法,就是設定止盈線,

基金定投

的收益率達到止盈線之後,就選擇贖回(一次贖回或分批贖回均可),然後重新開始新的一輪定投。

每一次的止盈就相當於終結掉一個小的微笑曲線,重新開啟下一個微笑曲線的週期。這樣做也可以對沖定投鈍化的效應。

不斷的進行止盈,實際上就是把我們每一段的定投週期都變得更短一些。而定投週期越短,鈍化的效應就越弱,越不可能出現——因為每期扣款的

基金

和持有本金的權重差不至於過大。

是否止盈,差別

真的

很大嗎?

我們以

上證指數

為例進行定投, 假設我們在2007年10月16日開始定投,到2016年1月28日進行贖回,每個月定投1000元,定投時長為8年3個月,如果期間不止盈的話,在此期間的定投收益率為

1.31%

,連起碼的通貨膨脹都沒跑贏……

定投公式: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每期淨值)*期末淨值)/(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使用U8指數定投計算器計算,以上證指數為模擬定投標的,定投方式為月定投,紅利再投資,定投金額為1000元,此模擬為歷史模擬收益率,模擬收益不代表歷史的真實收益,也不代表未來的預期收益。

如果我們在2015年5月27日止盈贖回呢?定投的最高收益率將達到

92.92%!

早8個月進行止盈,定投收益率將增加近91個百分點!

不過,就像我們很難捕捉最低點,想要精準的賣在“最高點”是非常困難的,但賣在相對高點就會容易得多,比如在這輪定投期間給自己設定60%的止盈點,收益率雖然不如92。92%,但比起1。31%也值得萬幸了。

如何設定止盈點?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止盈呢?

常見的有指數參考法、市場情緒法、目標收益法等等,下面就給大家介紹2種比較常見的止盈方法。

目標止盈法

人性總是貪婪的,往往在行情大

好時

,人們卻無法下定決心堅定贖回。這時大家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止盈線,比如盈利達到50%時就毫不猶豫的贖回。

目標止盈法就是在

定投前就設定好固定的止盈點,一旦定投達到預設的收益率就進行止盈。

止盈點的設定可以參考用“機會成本法”來制定目標:

定投止盈的最小目標收益率(機會成本)=(1+通貨膨脹率+

理財

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定投年限-1。

舉個栗子:假如某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為5%,通貨膨脹率為3%,如果選擇定投五年,那麼套用公式,可以得出,最小目標收益率為:(1+3%+5%)∧5 -1 =46。93%,這46。93%就可以看做是你的定投目標止盈點。

這個思路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沒有用這些資金去定投,而是將這些錢去投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考慮到通脹率、理財產品收益率,進而得出的

“最小目標止盈點”

動態止盈法

很多時候,大家看好的指數或者基金在達到止盈點位後,往往還會有一陣子保持著不錯的漲勢,這時大家又會擔心一旦止盈完成會錯過後面的增長。

這時我們就可以採用動態止盈的方式,止盈點隨著市場行情變化而變化。

比如:先設定一個10%的止盈點,達到之後,再提高止盈點至20%,再次達到就再提高……如果一直漲下去就一直持有,但是如果途中只要回撤幅度達到一定的值,比如5%以後就立刻止盈。

擔心風險的小夥伴們也可以先將投資本金贖回,再給剩下的盈利部分按照市場行情設立止盈點。這樣即使後期市場虧損,也能保證本金安全;而如果後期市場繼續上漲,分批贖回也有優勢。

巴菲特曾經被問到一個這樣的問題:“既然投資這麼簡單,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虧損呢?”

他回答道:

“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市場上定投止盈的方法其實很多,但沒有哪種是必勝良策,見好就收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止盈可能讓我們錯過“暴富”的機會,但在一定程度上或許能夠幫我們規避未知的虧損,畢竟在某些時候不虧損也能夠跑贏大多數人了。

(文章整理自

華夏基金

廣發基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