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記(報告文學)

  【中國故事·時代楷模】 

  破壁記(報告文學)

  ——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團隊”科技創新的故事

  

作者:鐵流(山東省作協副主席,曾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樓道里忽然有人一聲喊:“又打破世界紀錄了!”坐在辦公室裡的山東港口集團高級別專家張連鋼臉上綻開了笑容。自亞洲第一個自動化碼頭——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建成以來,至今已第七次打破自動化碼頭的裝卸世界記錄。

這一切來之不易。連鋼團隊的每一個人,都還記得領下任務那天的情景。張連鋼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到窗前,扶了扶架在鼻樑上的眼鏡,像是對自己又像是對著大家說:“外國人想在技術上卡我們的脖子,沒門。我們要是跟在他們屁股後面跑,到頭來不是碰得頭破血流,就是死路一條。我們自己幹,幹好了為國爭光,幹不好死了也光榮!在座的同志大都是黨員,我們一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說著,他指著碼頭上那架最高的橋吊:“如果咱們幹不好,就站在橋吊上排隊跳海,我張連鋼第一個跳下去!”

大家心底陡然生出一股豪氣,寂靜的會議室猶如響起一聲聲戰鼓。

  歐洲某著名電氣公司的老外專家,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給連鋼他們“上課”,大家如聽天書

2013年開年之初,在家養病的連鋼接到了時任青島港總裁成新農的電話,讓他第二天早上來開會。放下電話,連鋼想,往常開會,都是辦公室通知一下就行了,看來不是小事。5年前,連鋼患了癌症,一直在與病魔做鬥爭。前些日子成總就時不時來電話問起連鋼的病情,每次聽到說“好多了”,他都格外高興。聯想到這些,連鋼覺得,或許組織上又要交給自己什麼大任務了。

連鋼是“技術大拿”。有一年酷夏,他跟著領導在碼頭上轉,轉來轉去到了輪胎吊前。碼頭上機器轟鳴灌耳,排氣管在司機室上方,一股股黑煙直衝過來。領導趴在連鋼耳朵上喊:“你得想個法子換掉這些嗡嗡叫的傢伙。”連鋼也趴在領導耳朵上吼:“這傢伙每年一臺就能吃掉10萬多升燃油,還要排放300噸二氧化碳,更別說噪音了。”領導使出“激將法”:“能不能把這些傢伙改成電的?要是把司機的耳朵震聾了,他們的老婆還不鬧脾氣?”連鋼接招:“無論從節能減排還是家庭的安定團結考慮,咱們都得‘油改電’!”說到做到。連鋼和同事們合力攻關的“油改電”成功,不僅降低能耗,還實現了汙染“零排放”。從此,“油改電”叫響並推廣到全國。

破壁記(報告文學)

插圖:郭紅松

連鋼的直覺是對的——確實又有大任務了。那天,會議剛開始,成總就宣佈:“我們要建自動化碼頭!”他看著連鋼,“這項任務非同一般,還是你當領頭羊。”連鋼愣住了。“我一定參加,但別以我為主。建自動化碼頭,是我做夢都想的事,可我現在這個身體,萬一半途倒下了,怎麼對得起組織?”成總點點頭,環視一圈,最後目光還是落在連鋼身上:“我看還得是你。”連鋼坐直身子,沉吟不語,會議室裡,寂靜無聲。片刻後,終於聽到連鋼緩緩而堅定的聲音:“我是一名黨員,我無條件服從組織決定!”

建自動化碼頭,離不開IT、裝置、土建、操作等一干人才。連鋼幹過技術科科長,對遍佈青島港各個角落大大小小的人才都瞭如指掌,他思忖片刻,寫下幾個名字:李永翠、李波、張衛、呂向東、周兆君、潘海清、修方強、王延春。這些人中,只有李永翠、修方強加上連鋼是正規本科畢業,其他人大都讀的是專科、職高。

2013年深秋,這個新組的團隊在青島港綜合樓會議室集合,連鋼的開場白頗具詩意。他指著窗外遠處的8號碼頭:“那裡,是當年我們集裝箱碼頭出發地。”大家展目遠望,夕陽的餘暉把海面映得一片斑斕。連鋼又指著牆上的俯瞰圖:“這裡,將是自動化碼頭的起點。我今年53歲了,你們也都40歲左右,如果這件事幹成了,那是一輩子的光榮!大家想一想,當一輛輛無人駕駛的車輛穿梭在堆場的時候,那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畫面?當我們率先建起亞洲第一座自動化碼頭的時候,那該是一種多大的滿足感!雖然我們有著世界最大的碼頭,也幹出了不錯的成績,但只有我們再建成自己的自動化碼頭,那才標誌著我們真正摘取了世界碼頭高科技的‘皇冠’!”

可冷靜下來之後,大家馬上被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狠狠打醒。

1993年,世界上第一個自動化碼頭在荷蘭鹿特丹港誕生。到2013年,自動化已歷經三代,可整個亞洲尚無一家。核心技術都牢牢地掌握在歐美“四大聯盟”手裡,對青島港技術骨幹來說,一切都是一張白紙。

歐洲某著名電氣公司聽說青島港要建自動化碼頭,立馬就來推銷“電氣控制”系統。就是在這間會議室,老外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給連鋼他們“上課”,大家如聽天書。李永翠他們也都是有幾把“刷子”的人。比如人高馬大的張衛,豎起耳朵一聽就知道機器毛病出在什麼地方,為了不耽誤生產,他先恰到好處地拍一巴掌,機器就乖乖運轉,等停工了再對症修理。臉膛黝黑的周兆君一看就是土建人,從內蒙古草原走出來的姑娘李永翠,在軟體開發上有一套。其他幾個人,也都各有所長,如今為啥都不靈了呢?

會後覆盤,理工男修方強先開腔:“咱們就是‘小白’呀!只有聽的份,可還聽不明白。”張衛也打怵了:“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可咱們連自動化碼頭的影子也沒見過呀。”連鋼見大家像霜打的茄子有點蔫,給大家打氣:“人家是帶著20多年的成功經驗來的,誰生下來就知道個子醜寅卯?他們從零開始的時候也是我們這個樣子。”

  在這個市場上,作為買方,沒有“貨比三家”這一說,只能看人臉色。可仰人鼻息處處受限,不如一切都自己來!連鋼團隊做出了重大的決定

面對技術上的“卡脖子”問題,連鋼是有切膚之痛的。多年前,電控系統用的是瑞典大牌公司的,安裝後外國專家來除錯,連鋼想要一點資料,要不然,萬一哪天出了故障,還得等外國人千里迢迢來修,既耽誤生產又增加開支。可這位專家聳聳肩,不僅分毫不給,除錯的時候還把連鋼關在了門外。連鋼趴在小窗上“偷看”,可專家很警惕,用寬大的後背擋住連鋼的視線。當年,連鋼他們一個月工資連百元都不到,這位專家一天就是3600元,還得住好賓館,喝紅酒品咖啡。幹了12天,拿走4萬多元。連鋼想掌握技術,也心疼公家的錢。他咽不下這口氣,拿著線路板對著窗子看線路,又找來兩個燈管,上面壓上塊玻璃,再把電路板放上邊。強烈的光線下,毛細血管一樣的線路畢現無遺,再加上測試儀檢測數值,最後愣是繪出了電器原理圖。

大家聽了連鋼的故事,心裡都憋了一股勁,蒐集起有關自動化碼頭的知識。過去上下班,永翠提著個漂亮的女士包,有時還踩著高跟鞋走一走貓步,女兒誇“媽媽真漂亮”。後來工作越來越忙,也越來越沒時間打扮,乾脆換成電腦包,高跟鞋也不穿了,走路一陣風,在家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女兒生氣地說:“媽媽不漂亮了,媽媽被自動化碼頭搶去了。”一個月後,外國專家又來,他們吃驚地發現,一個月前這群聽到自動化碼頭術語目瞪口呆的人,不僅能對話了,還能提出一個個專業問題。

殷健聽到建自動化碼頭的訊息比別人晚一些。20世紀90年代開始,海運船舶變得越來越大,青島港碼頭受自身條件的制約,橋吊的高度和前伸距裝卸能力捉襟見肘,老外稱此為“艱難的一吻”。這有些傷青島港人的心。殷健受命負責加長加高改造,最開始他是“監工者”,後來直接成了“施工者”,在工藝制定上出了不少金點子。進入新世紀,青島港集裝箱業務突飛猛進,可老港區“肚量”太小,青島港決定整體西移,殷健又受命去開闢新碼頭,他們一個月建成100米的岸線,9個月完成集裝箱碼頭的西移,令外國股東大為吃驚。

就是在那次開闢新碼頭時,殷健第一次在螢幕上看到自動化碼頭的場景。一位交通部來的專家帶著神秘口氣招呼殷健:“老夥計,給你看個東西。”專家開啟電腦,點開一段影片,一個自動化碼頭的場景出現在眼前,殷健覺得神奇又震驚。“什麼時候咱們也建成自動化碼頭就好了。”可想歸想,這一切似乎遙不可及。後來,殷健的妻子張建雲身患絕症,他不得不卸下一些擔子,帶著妻子四處問醫求藥。當聽到建自動化碼頭的訊息後,他再也坐不住了,心事重重。得知情況的妻子選擇了支援:“我病情已經穩定了,你報名吧。要不,比殺了你都難受。”

連鋼最初也瞞著妻子王曉燕。直到有一天妻子問連鋼:“你最近回來得越來越晚,話少了,心事多了。剛才誰來的電話?鬼鬼祟祟的。”連鋼看瞞不住了,才把自己接過帥印的事告訴了妻子。曉燕一聽,很久沒說出話來,憋了半天,她終於開口:“連鋼,知道你得了癌後,天都快塌了,你進手術室的時候,我覺得你再也回不來了,手術室的紅燈一亮,我和閨女抱在一起大哭一場。我愁得頭髮大把大把地掉,怕被你看見難過,都悄悄收拾了。現在你身體剛剛穩定,就要出去拼命?”妻子嚶嚶地哭了起來——自從自己有病後,連鋼還是第一次看到妻子流淚。他把妻子擁在懷裡,輕拍妻子的後背,不禁鼻子一酸:“曉燕,我拖累你們了。”沉默了很久,連鋼又說:“人這一輩子做不了很多事,我如果在技術上能解決一項被外國人卡脖子的事,就是少活幾年也滿足了。”曉燕睜著一雙淚眼看著丈夫。作為妻子,她太瞭解丈夫了。

2014年夏天,連鋼帶著部分成員出國考察自動化碼頭。連鋼對大家道:“你們不是都說沒吃過豬肉也得見見豬跑嘛,這次就讓你們去看看——但不能白看。”

第一站先到荷蘭。老外見連鋼他們一副如飢似渴的樣子,馬上對中方隨行的張翻譯嘀咕了一番話,張翻譯對連鋼說:“人家對咱們約法三章了:不準下車,不準拍照,不準詢問任何資料。”連鋼一下子又想起了當年自己的經歷。他對隊員說:“每個人都要像一塊海綿,就是吸一滴水也好。”這次行程,他們雖說開了眼界,但收穫不是很大。

回國不久,一家世界航運巨頭企業派來一個專班。外方帶隊的叫約翰,一臉傲慢,連鋼他們進會議室的時候,對方竟然連招呼都不打。在約翰看來,中國的港口建自動化碼頭,買技術買裝置非他們不行。連鋼團隊知道,作為買方,在這個市場上,沒有“貨比三家”這一說,他們必須要看這群氣勢奪人的專家的臉色。軟體是自動化碼頭的大腦,約翰道:“這是我們最完美的軟體,你們照搬就行了。”負責導引車的費蘭克,也是同樣的口氣,“用他的,自然也得用我的。”兩項費用加起來,7900萬美元。真是獅子大開口啊!連鋼對這種捆綁銷售很憤怒,他壓著火,說:“你們的導引車,用的是鉛酸電池,我們引進來,不僅要建充電轉換站,耽誤工期,一年還得淘汰500多噸廢電池,汙染太嚴重。我們經過論證,覺得用鋰電池節能環保。”約翰、費蘭克面露驚愕,他們沒想到這群對導引車一無所知的“土專家”,竟然提出了一個前瞻性的問題。費蘭克怔了一下:“想法很好,但不可行,你們還是要走前人走過的路,這前人就是我們。”說完這話,他們都低頭喝起了咖啡,不再理會連鋼他們。約翰一行人走後,向來頗有淑女範兒的李永翠忍不住拍起了桌子:“到底他們是買家還是我們是買家?”

約翰回國不久,外國股東很快就派來女監理瑪麗。瑪麗說世界上很多自動化碼頭都是她監理的,言下之意她很有權威性。連鋼問瑪麗工期,她道:“最快也得4至5年。”連鋼說:“我們打算兩年內拿下。”瑪麗笑了,像是聽到了一個笑話。隨後她話鋒一轉,提出了要求:要住五星級賓館,往返頭等艙,一年報酬40萬美金。連鋼粗略算了算,四年下來,光用在她身上的錢就是一筆鉅款了,關鍵是工期還遙遙無期。

仰人鼻息處處受限,不如一切都自己來!連鋼團隊做出了重大的決定。他們深知,這是把壓力全扛在自己肩上了。但是,大家又說,樹靠一張皮,人靠一口氣,不能老是讓老外牽著咱們的鼻子走啊!

  “只要有創新精神,往往就能一舉數得!”亞洲第一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青島港誕生了。連鋼團隊創造了自動化碼頭的多個世界紀錄

這可真是兵置死地呀!

連鋼聯絡了多年的合作伙伴上海振華,振華也是一腔熱血,雙方一拍即合。團隊的每個人,也都打起了百倍的精神。張衛每天開車拉李永翠、李波、王延春、修方強等人到專案組集合,汽車就成了會議室,大家每日爭論得面紅耳赤。國外設計自動化碼頭,每個門類都各管各的,互相之間幾乎不通氣。修方強對李永翠說:“咱們每人管好自己的一攤,你的系統給我指令我執行就行了。”李永翠不這麼看:“咱們不能各自為戰,自動化碼頭就像一個人,鼻子、眼睛、耳朵,都互為依賴、互為配合。”

“車上討論會”從2013年10月持續到2016年1月,從爭論到融合,融合到爭論,慢慢合為一體。修方強設計的輪胎吊錨固就有20多稿,都被大家一一推翻。輪胎吊錨固的重要性非同一般,颱風來臨之前,既要搶時間,還得固得牢,否則裝置可能毀於一旦。幾年前的一次錨固經歷大家說起來還後怕:上百號人大戰近一天,100多臺輪胎吊才得以錨固。雖然颱風有預報,可瞬間風力令人猝不及防,由此造成的損失在世界很多碼頭都很常見。因此,自動化碼頭必須在短時間內實現自動錨固。修方強問連鋼:“短到什麼程度?”連鋼道:“眨眼工夫。”修方強聽了,直摸腦門。

這些日子,連鋼身心疲憊。一個問題解決,幾十個問題又冒出來,就像個裝滿了難題的泉眼。連鋼還擔心自己的身體,要是自己真半途倒了,60多億元的投資萬一打了水漂怎麼辦?他每天早上到了單位,需要先到沙發上臥一會兒,接著就開討論會。修方強還在為錨固的事撓頭,連鋼道:“你們老是憋在一個圈子裡反而走不出來了,要換換腦筋來思考問題。”張衛遇上了機器人自動解鎖的難題,晚上總說夢話,一驚一乍的,嚇妻子孩子一跳。一次下班回來,家人在打撲克,他看著看著一聲喊:“你們停下!”家人知道他又來靈感了,就按照他的指令翻轉紙牌,又移到相應的位置。推演到下半夜,張衛得到了答案,高興得一下子跳了起來。類似這樣的討論會,李永翠說他們舉行了3000多次。

就在連鋼他們頂著各種壓力甚至非議潛心研究的時候,外國股東又派專家組來了,與其說是說服連鋼他們放棄自主研究,還不如說是下最後通牒的——一切後果由青島港自負。有一位專家每說一句話,就用雙手比畫一個“心”形,殷健以為外國專家要和他們同心同德,後來翻譯說:“老外的意思是,你們無論怎樣努力,最後都是零。”

春去秋來,外國人需要三年多才能完成的碼頭設計方案,連鋼他們僅用了一年三個月。光是流程測試就超過7000個,實驗高達10萬多次。殷健的父母見兒子白天忙著研究,晚上還得照顧病重的妻子,有時還要來照看自己,乾脆賣了房子住進了養老院。AGV死鎖的情況時有出現,李永翠急得滿嘴起燎泡,她帶著同事比對上萬條工作日誌,直到深夜才找出了規律,成功解鎖。丈夫半夜打來電話催她回家,卻聽見永翠上來就叫:“活了!活了!”

水平式錨固這項世界上獨創的技術也終於“活了”——70餘臺橋吊,一鍵錨固,僅用兩分鐘。導引車上用的是鋰電池,迴圈充電,打破了外國人必須用鉛酸電池、建換電站的“金科玉律”。自動化雙小吊自重2600噸,再加上輪壓100噸,是個超級大胖子。自動化碼頭橋吊承軌梁早就完工了,碼頭能承載得了嗎?張衛犯了愁,說這樣只能改造土建了。周兆君頭搖得像撥浪鼓,說動土建得上千萬元,成本就大了。連鋼點點頭:“那咱們就降低橋吊輪壓。”大家一時不知所云,連鋼循循引導:“主小車後大梁減少3個的話,對其他能有多大影響?”一句話點醒大家。後來王延春與大家反覆論證,終於有了良策:把橋吊伸縮距減少12米,這樣橋吊重量一下子減去50多噸,不僅節省60多萬元成本,還帶動了一些系統最佳化。

“只要有創新精神,往往就能一舉數得!”連鋼如此說。屈指算算,連鋼團隊創造了自動化碼頭的多個世界紀錄:第一個自動導引車迴圈充電技術及系統;港口大型機械“一鍵錨定”自動化防風;機器人自動拆裝集裝箱旋鎖;氫動力軌道吊;非等長後伸距自動化橋吊;高速軌道吊雙箱作業模式;無人碼頭智慧監管系統;碼頭物聯網視覺化運維平臺……

2017年5月,“中遠法國”輪緩緩靠在指定泊位上。自動化碼頭上,沒有汗津津的安全員,沒有喊啞了嗓子的指揮者。自動化碼頭“大腦”開發者李永翠他們,在生產控制室輕輕按下指令鍵。剎那,那些看似冰冷的橋吊、軌道吊、導引車等,好像一下子有了生命的律動,都有條不紊地運轉起來。彷彿是在偌大的舞池裡,雖然空間有限,可一對對舞者,踩著節奏舞得行雲流水。亞洲第一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青島港誕生了。幾個月後,青島港單機平均效率每小時就達到了30。8自然箱,而發展了20多年的外國自動化碼頭,每小時最高還不到25箱。

14年前,青島港靠著“振超團隊”精神,用的是“人海戰術”,創造了集裝箱裝卸效率的世界紀錄。2019年,為推進海洋強國戰略,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山東省整合省內港口資源,成立了山東省港口集團。連鋼團隊站在了全省港口一體化改革的大平臺上,再次創造了世界紀錄,“氫+5G”自動化碼頭二期工程順利投入運營,三期工程也已開始推動。連鋼團隊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放眼世界,他們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綠色港口,正研究使用氫燃料電池利用工業副產氫發電和空軌集裝箱集疏運系統,為建成世界上第一個低碳港而努力。

這將又是一次“革命性”的創新!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12日 14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