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座中國城市躋身國際大都市科創能力前十,這個"剪刀差"如何破除?

摘要:中國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在崛起,美國城市依舊保持強大的科創能力,歐洲城市則有所下滑。

4座中國城市躋身國際大都市科創能力前十,這個"剪刀差"如何破除?

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近日釋出了《2020國際大都市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研究物件覆蓋全球50座國際樞紐型和節點型城市,上海的排名由2019年報告中的第十三位升至第七位,成為前十名中升幅最大的城市。

上海科創能力躍升的主要原因,是在“創新熱點”這一評價分項領域較2019年報告上升7位,排名全球第四。這份報告用人工智慧等10項新興技術界定“創新熱點”,上海在其中7個技術領域的論文數量躋身全球前五,體現了前沿基礎研究優勢。

然而,這一優勢並沒有充分體現在技術創新上。報告用PCT(專利合作條約)專利的數量和質量評價城市技術研發實力,上海在10個新興技術領域的公開PCT專利數量上排名第十三,與領先的論文數量有一定差距。這個“剪刀差”如何破除?

中國城市科創能力正在崛起

上海科技情報所資訊諮詢與研究中心主任楊榮斌研究員介紹,《2020國際大都市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從創新趨勢、創新熱點、創新質量、創新主體、創新合力等5個分項領域對各大城市進行了剖析。綜合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東京、深圳、波士頓、紐約、倫敦、上海、亞特蘭大、西雅圖、香港。可以看出,中國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在崛起,美國城市依舊保持強大的科創能力,歐洲城市則有所下滑。

從靜態存量角度觀察,歐洲和美國對中國仍保持一定優勢,尤其體現在領先研發機構、領先學術機構、高被引科學家人數3個指標上。上海科技情報所教授級高工顧震宇解釋,領先研發機構是指2019年公開PCT專利數量領先的全球前500家機構,領先學術機構指2019年高質量論文(ESI資料庫)發表最多的前500家機構,高被引科學家指科睿唯安《2019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中的5991位科學家。

報告中的10項新興技術,由上海科技情報所綜合全球多份技術榜單篩選而成,分別是:人工智慧、區塊鏈、石墨烯、無人駕駛汽車、基因編輯、精準醫療、量子計算、沉浸式體驗、邊緣計算、氫能。總體來看,東京和深圳在除基因編輯、精準醫療外的新興技術PCT專利上優勢明顯,北京的新興技術SCI(科學引文索引)、CPCI(科技會議文獻檢索)論文數量最多,波士頓在與生命科學相關的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上領跑全球。

4座中國城市躋身國際大都市科創能力前十,這個"剪刀差"如何破除?

上海張江人工智慧島內部 新華社發

上海基礎研究強於技術創新

在新興技術基礎研究方面,上海展現出國際一流的實力,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區塊鏈、石墨烯、邊緣計算、氫能等5個領域,都僅次於北京,排名全球第二。在無人駕駛汽車、基因編輯領域,上海均較2019年報告上升1位,排名第三。與之相應,上海擁有8家全球領先學術機構,與紐約並列第三,僅次於北京和波士頓。

在用PCT專利評價的新興技術創新方面,上海的表現並不突出,排名第十三,10項新興技術的專利數量均未進入前五。在這個主要體現企業技術創新實力的維度,東京是全球最強的城市,9項新興技術的專利數量排名前五。“‘十四五’時期,上海應更重視新興技術領域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加快培育具備強大研發能力的本地機構,以縮小技術研發與學術研究之間的‘剪刀差’。”顧震宇說。

與這塊短板相應的是,全球500家領先研發機構中,上海僅有3家入圍(蔚來汽車、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十八。擁有領先研發機構最多的是東京,有89家。

4座中國城市躋身國際大都市科創能力前十,這個"剪刀差"如何破除?

蔚來汽車的純電動轎車亮相第18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新華社發

在反映基礎研究水平的高被引科學家方面,上海的人數從2019年報告中的33位增長至42位,在全球50座城市中排名十五。與擁有205位高被引科學家的北京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打破企業和科研機構“內迴圈”

如何看上海的前沿基礎研究優勢和PCT專利短板?楊榮斌表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以來,建設了一批大科學設施,為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奠定了基礎。可以預見,上海的前沿基礎研究將在“十四五”時期繼續增強,高質量論文越來越多,高被引科學家進一步集聚。

與之相比,上海的產業結構轉型相對滯後,新興技術領域的學術研究能力沒有充分轉化為企業創新能力,進而推動產業轉型發展。“過去,在世界500強企業中,金融機構佔據頂層。近年來,以‘FAANG’(臉書、蘋果、亞馬遜、網飛、谷歌)為代表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已取代金融機構,成為資本集聚的高地。”目前,上海的高科技和新興產業龍頭企業還比較少,大企業多來自金融、製造業等傳統行業。一旦有了高科技龍頭企業,一座城市的PCT專利數量就會快速增長。

在培育這類企業的過程中,上海的基礎研究優勢應更好地釋放出來。在楊榮斌看來,上海科研機構和企業總體上各自處於“內迴圈”狀態,產學研合作通道不夠暢通,學術資源對技術創新的支撐亟待加強。“科研機構人員的主要目標是獲得政府科技專案立項,發論文、評職稱,而對與企業合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企業在與科研機構合作方面也不夠主動,一些國企喜歡透過收購企業獲取技術,但這麼做的博弈成本很高。”在開放創新成為國際趨勢的今天,上海可借鑑東京以大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緊密合作模式、華為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廣泛合作的成功案例,引導企業和科研機構打破“內迴圈”,尤其要推動國企牽手科研機構,將基礎研究論文轉化為技術創新專利和產品。

上海科技情報所資訊諮詢與研究中心副主任林鶴介紹,他們在調研商飛等企業時獲悉,一些高校科研人員申請專利後付不起維護費,又沒有及時轉讓給企業,導致專利失效。他建議透過制度設計,促進企業、高校和金融機構在專利申請和維護上開展合作,讓企業與高校共同持有高價值專利。

專家還建議,借鑑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做法,建設更多共性技術研發與轉化平臺,推動科研機構和高校進一步融入產業技術創新體系,讓科研人員走進企業,聯合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從學術研究能力到企業創新能力的充分轉化。

欄目主編:黃海華 文字編輯:俞陶然 題圖來源:海沙爾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