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晶微生物獲高瓴創投近2億元B輪融資,創合成生物行業單筆融資紀錄 | 鈦快訊

藍晶微生物獲高瓴創投近2億元B輪融資,創合成生物行業單筆融資紀錄 | 鈦快訊

圖|藍晶微生物數字化生物反應器平臺

鈦媒體快訊 | 2月26日訊息:

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晶微生物(Bluepha)

完成近 2 億元人民幣的 B 輪融資,創下國內合成生物學領域初創企業單筆融資金額的新紀錄。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和光速中國領投,七匹狼創投和三一創新投資跟投,原有股東峰瑞資本、前海母基金、中關村發展啟航基金和中關村發展前沿基金繼續追加投資。­

藍晶微生物聯合創始人兼 CEO 張浩千博士表示:“

本輪融資將用於公司自主研發管線——生物材料PHA年產萬噸級工廠的建設、數字原生(digital born)研發平臺的搭建和後續產品管線的研發推進。

據公開資訊,藍晶微生物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基於合成生物技術從事分子和材料創新的初創公司,致力於設計、開發、製造和銷售新型生物基分子和材料,其中包括在所有自然環境中均可自發完全降解的生物材料PHA、可有效緩解焦慮的功能飲料成分和補償人體常見代謝缺陷的新型功能益生菌等,從而幫助消費品、醫療保健、農業環保和電子電氣等眾多行業的B端頭部客戶在行業內開展差異化競爭。同時,藍晶微生物是深圳市合成生物學協會成員,也是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第一批入駐企業。

截止目前,藍晶微生物已獲得過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峰瑞資本、啟迪創投、松禾資本、中關村發展前沿基金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

2021年2月,獲得光速中國、七匹狼創投、三一創新的股權投資;

2020年5月,獲得松禾資本、中關村發展前沿基金的數千萬人民幣A+輪投資;

2019年11月,獲得前海母基金、峰瑞資本、中關村發展集團、中關村發展啟航產業投資基金的4000萬人民幣A輪投資;

2018年12月,獲得泰有基金、啟迪之星的股權投資;

2018年5月,獲得力合創投、峰瑞資本的1000萬人民幣Pre-A輪投資;

2017年2月,獲得峰瑞資本、荷塘創投的500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

2016年12月,獲得清華x-lab的數百萬人民幣種子輪投資;

藍晶微生物的研發平臺覆蓋了分子結構設計、微生物菌株開發、小試與中試生產、材料改性加工等實現產品定製化開發所必需的全部環節。例如,為了最大程度降低PHA的生產成本,藍晶微生物的研發團隊首先在PHA行業既往經驗的基礎上,篩選獲得了新的材料分子結構,在保持材料效能不變的同時避免了高成本輔料的使用;然後,對微生物細胞內的生化反應網路進行計算分析,發現了超越簡單直覺和既往經驗限制的生化合成路徑,所獲菌株在原料轉化率和生產效率遠超既往;此外,設計建造了由不同規格平行生物反應器和多種下游提取單元組成的小試和中試生產平臺,藉助自動化的生產模組和先進感測器網路遍歷可能的工藝進而確立成本最優的生產工藝。

隨著上游基因測序與DNA合成成本以快於摩爾定律的速度下降,合成生物學產業化也進入了加速階段,在醫藥、化工、農業和消費品等諸多領域呈現出廣闊的應用場景。

峰瑞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豐認為

:“

合成生物旨在用工程化的思路來調控、呼叫和改變生物體

。基因資料,生物計算,超高通量篩選和新生物工具的使用,使得該領域發展如火如荼。在美國合成生物領域產生了十幾家上市公司,

2020年行業更是逆勢融資達80億美元

。”

據麥肯錫國際研究院(MGI)2020年5月發表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經濟中60%的物質產品可以透過生物技術製造,報告預測合成生物學技術革命將在未來10-20年裡,每年為全球帶來2-4萬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

對於公司的未來目標,張浩千博士表示:“當下,我們身邊幾乎所有的物質材料,都在至少30年前發明了。過去的30年中,不論在技術潛力還是生產方式上,以石化原料為基礎的化學工業都無法充分滿足人們對於未來生活的需求,而生物技術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藍晶微生物現有研發平臺和後續生產設施的70%-80%可在不同產品管線中複用,後續產品管線的研發成本和產業化落地週期都將因此成數量級被壓縮。以PHA的規模化生產為起點,公司將會在生物基分子和材料上持續發力,不斷加註研發創新能力,以確保未來每年能向市場投放一個新產品。”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郭虹妘,編輯 | 蔥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