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天!112只基金變更基金經理了

新年伊始,A股持續震盪,公募

基金

行業人員流動加速。開年來,高達112只老基金髮生基金經理變更,較去年同比增近50%。另外,有12位基金經理離任,較去年同期翻倍。

多位基金業內人士表示,財富管理市場的激烈競爭,隨著公募行業的火熱發展,整體市場需求變大,伴隨著的是競爭也在變大,人才的淘汰和爭奪比較激烈,這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正常現象。

9天112只老基金更換“舵手”

更有12位基金經理離職

資料顯示,截至1月14日,根據已披露的

基金公告

,開年來,發生基金經理變動的老基金產品數量高達112只(不同份額分開計算),較去年同期的76只增長了47。68%。另外,離任基金經理人數達12人,基本每天有一人離職,該數字較去年同期翻倍。

具體來看,基金變更基金經理的情況一般分為三類,一是老帶新。增聘基金經理與原來的“掌舵人”共同管理某隻基金;二是直接變更基金經理;三是基金經理離任,未新增基金經理,由共管的基金經理“接手”。

記者注意到,多隻“小而美”基金也紛紛新增基金經理,嘗試“以老帶新”共同管理基金產品,加速對內部人才的培養。比如,由李遊、龔超共同管理的創金合信新材料新能源於日前

公告

稱,增聘“新人”謝天卉共同管理,該基金去年

業績

回報為36。19%,截至去年三季度規模為6。42億元。此外,華商大盤量化精選、信達澳銀新財富、寶盈新興產業也增聘“新人”共同管理。

不到10天!112只基金變更基金經理了

此外,

南方基金

日前釋出公告稱,因公司內部調整,原基金經理吳劍毅卸任南方潛力新藍籌,由基金經理鍾贇接手。

也有多隻產品基金經理離任,但並未新聘基金經理,而是由共同管理該基金的其他基金經理獨立管理。例如,

信達澳銀基金

經理楊超離職,將其此前管理的信達澳銀鑫安債券(

LOF

)、信達澳銀慧

理財

貨幣

、信達澳銀慧管家貨幣等12只基金,交接給此前同任基金經理的方敬、張澤桐和宋東旭等人管理。

老基金經理離任的同時,

基金公司

也在加速補充“新鮮血液”,開年來,已有有21家基金公司新聘25位基金經理,較去年同期持平。

比如,在增聘基金經理的產品中,此前由蒲世林單獨管理的富國阿爾法兩年增聘了重返公募的於洋一同管理。根據公告,劉博因“個人職業發展”離任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此外他還離任了富國均衡策略混合、富國週期優勢混合的基金經理。天天基金網顯示,劉博目前已經沒有在管基金產品。

一位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大起大落的時候,基金經理的變更就會越發頻繁。一些公募會“以老帶新”模式,即讓新人與資深基金經理共同管理產品,加速對內部人才的培養。此外,近年公募規模快速擴張,新產品也需要更多的基金經理。

2022年公募人才流動性或持續加速

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崗位發生變更的基金經理人數超過1000名,達到了1085名(其中有325位離任,760位上任),較2020年的變更人數797名增加36。14%,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具體看,2021年全年有325位基金經理離任,較2020年的離任人數185位大增75。68%;有760位基金經理新上任,較2020年的上任人數418位增加81。82%。

對於今年公募行業人才流動性情況,多位基金業內人士表示,2022年公募人才流動性或持續加速。

滬上一位小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表示,基金經理選擇在年初跳槽是普遍現象。第一,行情因素,很多基金經理會選擇在自己業績高點時跳槽,可以談到一個更高的薪資。第二,基金行業的分化。去年整個基金行業大發展,但頭部和尾部公司之間分化很大。有些基金經理因為不在頭部公司,沒有分享到去年的紅利,今年就想跳去頭部或者更靠前的公司。另外,一些頭部和中型的公司有充裕的預算,開出更高的薪酬招人,這對小公司的基金經理來說,吸引力非常大。隨著行業分化加劇,強者恆強,良禽擇木而棲,優秀基金經理越來越向頭部集中。

滬上一位頭部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表示,隨著外資公募、

銀行

資管不斷進入公募業,他們對人才的需求也增加了,基金經理的流動性自然變大。此外,這兩年為了迎合市場風格,擴招TMT、新能源的基金經理,導致基金經理出現結構性短缺,大公司會設法挖人來最佳化人員結構。再加上,現在對基金經理一拖多有限制,尤其主動管理的基金,需要發更多基金的,就會找更多基金經理。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研部門負責人表示,基金行業是一個非常內卷的行業,一些明星基金經理在公募基金獲得了足夠的名氣和客戶認可後,有望在私募基金獲得更豐厚的回報。此外,公募基金數量越來越多,加上淨值每日披露,給基金經理的壓力偏大,私募雖然數量更為龐大,但沒有那麼看重排名。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