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機會何在?七位基金經理為你梳理投資邏輯

2021年是港股“失落”的一年,恆生指數全年收跌14%,墊底全球主要市場。然而,2022年港股掀起了一波小反彈,在A股表現慘淡的背景下,恆生指數上漲5。5%。

處於估值窪地的港股會否“超跌反彈”?後續哪些板塊或者行業更優秀?借道

基金

該如何佈局?中國基金報記者為此專訪了

嘉實基金

董事總經理價值風格投資總監張金濤、廣發中概互聯

ETF

基金經理夏浩洋、博時大中華亞太精選股票

QDII

基金楊濤、光大保德信國際業務部總監詹佳、

長城基金

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助理曲少傑、創金合信

港股通

成長基金經理李志武、恆生前海港股通精選混合基金經理江俊晨。

海外流動性收緊的預期被市場消化、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較好、美國上市中概股上漲刺激等利好因素之下,港股在年初出現“觸底反彈”,這一反彈或能持續,2022年港股機遇應該大於2021年。

多因素引發港股“觸底反彈”

中國基金報記者:港股元旦以來出現反彈,由什麼因素引發?持續性強麼?

夏浩洋:近期市場反彈,主要還是海外流動性收緊的預期被市場所消化,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較好等利好因素。未來,港股和美股科技板塊將步入

業績

主導期,反彈動力還要靠業績驅動。

張金濤:2021年,港股跌得也比較“透”,若基本面發生反轉,向上的彈性也非常大。如今的港股拉長時間看,企業盈利和股價比較匹配。預計2022年部分港股的盈利預期是前低後高,這可能意味著一些機會。

李志武:港股年初的反彈契機在於隔夜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的集體上漲。網際網路公司在2021年受行業規範政策和美國監管措施的雙重壓制,股價出現大幅下跌,今年雖然該制約因素尚難以消除,但對股價的邊際影響可能會得到較大程度的緩解,因此2022年有望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具有一定的持續性。

詹佳:港股近期反彈,主要是美國近幾個月

貨幣

政策調整節奏有所加快,無論是加息次數,還是減少買債和縮表的節奏。在此影響下,

全球股市

都跟著做估值的高低切換,而港股在全球來說屬於估值比較低的,因而相對受益。

至於持續性則有待觀察。一方面,港股中無論是網際網路權重股、中資的

銀行

股,或者其它一些大的國企股,它們的底層資產大都是人民幣計價,而今年人民幣匯率預計存在一定壓力。

曲少傑:去年港股在全球主要市場屬於最差生,今年我傾向於認為港股會全年溫和復甦,首先是港股有反彈的動力回填過度下跌帶來的估值底,其次是情緒平復後,關注力將在尋找業績穩健增長的好公司上,或有溫和上升期。

楊濤:反彈因素有三:一是交易層面,港股整體估值僅有10倍左右,節前以來海外資金開始陸續抄底;二是政策面的積極訊號讓市場的悲觀情緒有所緩解;三是近期港股龍頭公司紛紛啟動

回購

,回購價格普遍高於當前價格。反彈能否進一步演化為反轉,還需要密切關注接下來的港股上市公司年報。

今年結構性機會多於去年

中國基金報記者:您如何看待2022年的港股投資,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夏浩洋:目前已逐漸由前期的情緒修正期進入到業績和宏觀經濟主導期,未來股價的動能將取決於業績恢復的進度以及宏觀經濟大環境。預計部分科技龍頭公司業績在2022年或將呈現前低後高的情況,下半年或許會更好,股價或許會提前反映。

張金濤:港股結構性比去年高,特別是低位企穩以後回升的結構性機會,個股的機會更豐富一些。

詹佳:從目前情況看,美元今年可能還會有加息,而國內貨幣政策或會朝寬鬆方向發展,相應之下人民幣匯率是有壓力的。在人民幣匯率有壓力的情況下,需要降低指數級別收益的預期,自下而上的機會更多些。

李志武:我認為會出現較好的反彈行情。主要因素包括:第一,利空逐步緩解。第二,利好逐步可期。第三,美國的加息程序可能會產生擾動。如果美國出現超預期的加息幅度或者程序加快,可能會導致市場波動加劇。

曲少傑:2021年初,過度樂觀結果後面3個季度利空連出,今年我預計前期市場依然保持謹慎,後期逐漸趨於平和。

楊濤:2022年港股市場我們傾向於是震盪向上的走勢,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政策面,穩增長的大背景下,相關的扶持政策陸續出臺,地產板塊、網際網路板塊估值修復趨勢不改;二是基本面,在美中概股加速回流到港股,以及新經濟獨角獸轉而登陸港股IPO,港股市場上優質標的更豐富,吸引長線資金進入;三是資金面,今年國內貨幣政策整體是結構性寬鬆,流動性邊際放鬆,但美國加息縮表導致海外資金面緊張,因此反映到市場走勢上呈現波動加大的趨勢。

江俊晨:預計港股總體處在“磨底”回穩的階段。從長期角度來看,一旦不確定性利空落地,新經濟中具有獨特性的龍頭企業仍然具備較強吸引力。

看好大消費、新能源、

  科技、醫藥等板塊

中國基金報記者:在港股領域,2022年您更看好哪些板塊或者行業?

夏浩洋:我個人比較關注網際網路板塊,放眼長遠的未來,互聯板塊或將持續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網際網路巨頭之間放開生態,流量打通有利於行業創新和持續發展;二是5G滲透率持續提升,給網際網路行業帶來新的業務以及增長點;三是元宇宙興起,或將成為網際網路下一個發展階段;四是中國公司的國際化戰略有利於開啟業績和估值邊界。

張金濤:看好大消費、製造、能源、科技、網際網路、金融地產產業鏈等板塊。底倉品種,可能更多的會在大消費裡面找,中間穿插著醫藥。其次是先進製造。

詹佳:看好板塊包括以下幾個:一是必選消費這塊,從歷史情況來看,港股消費品在經濟偏衰退的時候,存在較好的韌性。二是順週期板塊,港股中順週期板塊還是比較多的,目前貨幣政策在邊際上有所放鬆,隨著經濟穩增長逐漸見效,順週期板塊配置價值凸顯。

曲少傑:經過1年的風險釋放,中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的估值,已經具備長期配置價值,能源改革作為一個長期過程,將長期利好新能源車、風電光伏板塊,港股的傳統強項如消費、醫藥、科技等在穩增長的基調下也可以預期樂觀一些。

楊濤:分為兩個時間維度,上半年更看好價值板塊:包括

銀行

券商

、有業績支撐的地產、物管板塊以及大宗商品漲價的相關板塊;下半年更看好成長板塊,港股核心資產仍然在成長板塊,細分子行業例如業績紮實的網際網路平臺龍頭企業、新能源產業鏈(上游資產端、中游製造端)以及有業績支撐或產品管線的生物科技公司。

李志武:看好如下幾個板塊:第一,超跌的邏輯未破壞的行業,如科技和消費板塊等;第二,碳達峰和碳中和國策下的長期投資機遇;第三,關注次新的創新生物醫藥公司。

江俊晨:更看好新能源產業鏈(綠電及儲能);科技、醫藥、網際網路等成長板塊;日常消費板塊。

可定投方式參與港股基金

中國基金報記者:普通投資者想借道港股基金佈局港股,什麼樣的方式更好?需注意哪些風險?

夏浩洋:優選績優主動基金或成長性相對較好的被動指數基金,都是不錯選擇,例如恆生科技指數基金以及中概互聯類指數基金等。此外,投資者應注意其較高的波動風險,可透過定投、分批次投資的方式參與。

曲少傑:港股市場主體是機構投資者,偏愛基本面選股長期持有,因此大盤股往往比小盤股穩健也更受機構投資者偏愛,個人投資者應該避免太多的自己選股,應儘量透過投資基金等方式間接透過機構進行投資。

詹佳:普通投資者佈局港股,要注意幾點。第一,投資港股不能單看估值,還要用成長的眼光結合公司長期發展去評估;第二,港股市場估值在全球資本市場來說是中等偏低的,所以一旦某個個股或者某些行業積累了較好的漲幅,後面就要注意風險規避,對於高估值的股票要注意風險;第三,具體選擇行業賽道的時候,可以選擇契合共同富裕主題相關的一些方向,儘量避免壟斷型的,然後也要找自身具備長期成長邏輯的行業。

楊濤:在港股基金選擇上:一是一定要認真閱讀投資範圍,早期的港股通基金對港股通資產的比例沒有限制,A股、港股投資靈活。2019年以來新發的港股基金嚴格要求港股通資產要佔權益資產80%以上,港股比例較高。如果投資者看好接下來的港股市場,建議選擇後者,這樣能更充分享受港股市場的投資收益。

二是瞭解基金經理的能力圈,看他的投資理念和風格是否當下的市場風格,每個基金經理擅長的板塊不盡相同,全市場風格的基金經理重點看長期業績,賽道型基金經理重點業績爆發力度;三是適當觀察產品的風控指標,特別是最大回撤等指標。港股市場波動大,因此回撤控制極其重要,良好的持有體驗能拉長持有周期。

李志武:兩方面建議:1、將投資期限放長一點,可以熨平短期影響;2、選擇與自身投資偏好相符的基金。

江俊晨:目前港股基金有指數基金、滬港深基金、純投港股通股票的港股通基金以及QDII基金,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風格偏好、行業偏好等因素選擇合適自己的港股基金進行佈局,透過長期持有分享港股市場的投資機遇。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