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暉離開了,但他的世界觀勝利了

左暉離開了,但他的世界觀勝利了

這個社會失去了一位做「難而正確的事」的企業家。

貝殼集團失去了一位奠定事業和使命的創始者。

這個社會失去了一位做「難而正確的事」的企業家。

5 月 20 日下午,貝殼找房釋出公告稱,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因疾病意外惡化於 2021 年 5 月 20 日去世。

訊息一出,除了震驚、不敢相信,還有更多的人在懷念左暉為房產交易事業健康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在左暉身上,人們既能看到傳統房地產企業的秩序感,也能看到網際網路的創新精神,看似矛盾的兩者被他融合在了一起,迸發出了改變行業的能量。

隨後貝殼集團釋出訃告悼念左暉,稱集團失去了一位始終在探索和創新的引領者:

「今天萬分難過,貝殼創始人、董事長左暉因病離開了我們。貝殼失去了一位奠定我們事業和使命的創始者,居住產業失去了一位始終在探索和創新的引領者。從鏈家到貝殼,極其有幸和左暉一起共事,一起奮鬥拼搏,一起推動行業進步的我們,失去了一位親密的夥伴和智慧的師長。左暉曾經講過:我們這個時代企業經營者的宿命,就是要去幹煙花背後的真正提升基礎服務品質的苦活、累活。

左暉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

得到 App 總編輯李翔在其系列出版物《詳談》中,記錄了其於 2020 年及 2017 年兩次採訪左暉的對話,較為全面的總結了,左暉所謂的「難而正確」的事是什麼。

什麼是「難而正確的事」

李翔對左暉有這樣一個總結。左暉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有能力構建起一個「龐大的線下服務網路」。這個短語中的四個詞都非常重要。

「龐大」意味著規模,管理 100 個人和管理 10 萬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事,規模本身會帶來事物複雜度的變化。鏈家是中國公司中少有的,具備管理 10 萬級別團隊的公司之一。「線下」意味著這些人需要在同一個物理空間中工作。「服務」意味著這 10 萬級的團隊跟使用者有大量的接觸和互動時間。「網路」意味著這個團隊的成員彼此間存在協作。這其中涉及到如何建立信任、如何激勵協作而不是讓團隊內部競爭等問題。

左暉離開了,但他的世界觀勝利了

左暉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有能力構建起一個「龐大的線下服務網路」| 視覺中國

「龐大的線下服務網路」這個短語極好地總結了貝殼的「難」,貝殼不是一個簡單的可以展示「海量真房源」並預約經紀人看房的 App,那只是它在網際網路世界的表現形式。貝殼的本質是一個「服務網路」,在這個網路裡,經紀人共享房源、協作服務。

要知道,在這個曾經以跳單、搶單、坑一單算一單的行業裡,要讓這些從業時間平均只有 7 個月的經紀人們信任一個平臺,將手中的資源上傳到這個平臺,並將利益裁決的權利也交給平臺,是何等的難。

儘管貝殼成立僅兩年半的時間,但關於如何讓行業規範起來,左暉和鏈家內部從十多年前就開始了思考。這並不是一種情懷或者英雄主義使然,而是像左暉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所講的,「做難而正確的事」,因為這樣做的企業將從中受益。

在早期,鏈家也和其他房產經紀公司一樣吃差價,或許這是出於一種商業意義上的「本能」。既然容易的事有錢賺,那為什麼不做。這一過程持續了半年,半年後,左暉發現,賺錢是真實的,客戶的投訴也是真實的。

當和消費者背道而馳的時候,生意是沒有辦法持續的。這也是為什麼左暉認為,讓行業良性發展,是一件正確的事。雖然難,但做成了,生意也就成了。

信任協作網路

雖然每年都會發布一些有關科技的新品,但貝殼的本質,是一家管理公司。

貝殼的內部有一個核心指標叫做「單邊比」,意思是一張單子有多少個「邊」,「邊」指經紀人,也即有多少經紀人參與這張單子。在北京,貝殼找房的單邊比是 6,也就是說一張單子有 6 個經紀人參與。

這在曾經是不可想象的。且不說最後佣金如何分成的問題,在最初,接到單子的經紀人是否願意把單子放出來跟其他人協作,都是行業的一大步。

左暉離開了,但他的世界觀勝利了

在北京,貝殼找房的單邊比是 6,也就是說一張單子有 6 個經紀人參與 | 視覺中國

在李翔的訪談中,左暉透露了一些細節,比如「不要能幹的人」。「我們的理論認為,凡是『能幹』的經紀人都是他自認為『能幹』的經紀人,凡是自認為『能幹』的經紀人都是自私的經紀人,凡是自私的經紀人都是不跟人合作的經紀人。」

為了構建信任,鏈家及貝殼策劃了很多機制。貝殼的經紀人網路被稱為 ACN,是其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在這個 ACN 網路裡,經紀人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房源共享、收益共享。當糾紛產生時,有專門的組織進行裁決。當經紀人被跳單或者被無理取鬧的消費者投訴時,平臺會對經紀人進行補償。

經紀人與經紀人、經紀人與平臺間的信任在執行這些策略的過程中被構建。左暉透露,現在鏈家的經紀人會在拿到房源的一個小時之內將房源上傳至平臺,而不會將房源握在自己的手中,都是基於這樣的信任。

與此同時,貝殼推出經紀人的信用分,讓消費者和與之協作的經紀人對其打分。良幣驅逐劣幣,才會有更多的良幣進來。

良幣的必要湧入

2015 年,鏈家開始招募本科畢業生做經紀人。由於鏈家的理念是「不賺取一分資訊不對稱的錢」,佣金透明化、房源透明化,所有資訊都要無差別地分享給消費者。

由此一來,經紀人的職責就從為消費者輸送資訊,變成幫助消費者在過載的資訊中做解讀、挑選。「如果沒有經歷過 16 年制的標準教育,是很難做到這些的。」

為了讓本科生心甘情願從事這份比較辛苦、社會地位不高、對個人能力要求又很高的事情,左暉提出了一個數字——1。2,要讓經紀人群體的平均工資是社會平均工資的 1。2 倍。

左暉離開了,但他的世界觀勝利了

要讓經紀人群體的平均工資是社會平均工資的 1。2 倍 | 鏈家

「有尊嚴的服務者」是貝殼的三個使命之一,這不單單是工資的問題。左暉認為,錢不是保留人才的核心要素,核心要素是他們要從這個職業中獲得快樂。「他在這裡正幹著活兒,外面來了一個大媽,端著一盤餃子,對他說『怎麼還沒下班』,把餃子給他吃,我覺得這才是真正能激勵他的事情。」

在北京,鏈家有 1000 多個門店,其中有 7000 多個經紀人從業超過五年。也就是說,平均每個門店都有 6-7 位深度參與社群生活長達五年的經紀人。在行業的平均從業時長是七個月的背景下,鏈家培養了這批在房產交易領域資深,又在社群內有深刻人情關係的經紀人。當他們互相連線,將產生怎樣的能量,是可想而知的。

價值觀 or 方法論?

或許是因為企業家的身份,左暉的各種經典語錄往往被解讀成價值觀取向的東西,這讓他顯得不接地氣。不過讀過李翔對左暉的採訪記錄後,你會發現他很少說「虛話」。那些濃縮成價值觀的句子,更像是從鏈家到貝殼一路摸索過來後,對沉澱下來的做事方法的一種抽象的表達。

你可能找不到一個形容詞來準確地形容左暉,但一個否定短語可以——「不激烈」。他不關注競爭,但關注正確;他不一言堂,對於他的建議,如果團隊非常不願意做,那就算了;對於自己領導下的組織,他追求最小方差,不要極其優秀,但絕對不能太差。

對於鏈家,他始終感到自己是個旁觀者。「我不是一個特別較勁兒的人」,左暉這樣描述自己,「到今天也是一樣,我沒有什麼當公司老闆的感覺」。

這種對於組織的客體感,以及「不激烈」的個性讓鏈家和貝殼一直處於一種穩健的線性擴張狀態。

如果瞭解貝殼的根系,你會發現很多如今表露出來的能力,來自於很久以前的一些決策。比如目前貝殼 App 上最具代表性和競爭力的 VR 看房功能,在十年前的鏈家就已經開始了技術儲備。更別說真房源、樓盤數字化等這些需要長期累積才能對外宣佈「達成」的成就。

在外界看來,貝殼的爆發是突然的。但在鏈家內部,大家的共識是,貝殼在是「10」的時候,外界認為它是「1」,而在它是「100」的時候,外界認為是「1000」。鏈家一直線上性成長,「就像外人看小孩似的,過兩天一看,長得都這麼高了。」

左暉面對過很多「非共識」帶來的挑戰,甚至遭遇過激烈的指責。但最終,他用能真實解決「難問題」,和真實創造價值的客觀結果,證明了這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也對一個行業,無數人的生活,創造了新的「共識」和改變。

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這一定遠比財富更令他欣慰。因為他對世界的看法,最終贏得了勝利!

本文作

者:魚三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