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誰也不會想到,有望衝擊四千億規模的線上教育行業會突然因為一直“雙減”禁令一夜回到解放前。

以曾經的教育巨頭新東方為例,“雙減”禁令發出後,其股價一字下跌,目前市值僅維持在30億美元左右,距離2019年末200億美元的高點,跌去了足足85%。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不過,在教育行業哀鴻遍野的背後,我們也看到有一些企業莫名其妙的就成了風口上的豬。比如前幾年還因毛利率不高備受質疑的科大訊飛,在“雙減”禁令後,卻一躍成為教育行業的翹楚。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而從科大訊飛釋出的2021年財報中報也能看出,科大訊飛上半年收穫了不錯的一份成績單,但細看財報,我們發現亮眼業績背後的隱憂依然在,政府補貼帶來的大額非經常性收益成了關鍵點,與此同時,研發費用資本化率較高,也讓結算業績變得有點模糊。

科大訊飛真的開始賺錢了嗎?教育硬體是科大訊飛的新抓手嗎?2C焦慮症能化解嗎?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一、科大訊飛的市場想象力有多大?

根據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總營收 63。19億元,同比增長45。28%。其中最顯眼的業務當屬教育業務——報告期內,科大訊飛的教育產品和服務業務總營收為17。31億元,同比增長31。48%。

教育業務的提升,主要得益於B端教育業務拓展及C端硬體裝置銷量增長,而這個背景和雙減帶來的市場新思路不無關係。

科大訊飛這份中報符合預期,營收63。19億元,同比增長45。28%,歸母淨利潤4。19億元,同比增長62。12%,扣非淨利潤達32。09億元,同比增長2720。80%。

營收增長的邏輯是國家對於“K12”與“人工智慧智教”兩者截然不同的態度,並且行業壁壘高,賽道足夠長。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儘管財報資料亮眼,但結合教育市場的突發性事件,覆盤科大訊飛的整體業務,我們會發現,如果沒有根據風口調整業務模式,那麼在未來,科大訊飛很可能從風口上迅速跌落。

分業務來看,目前為科大訊飛帶來收入的主要還是依賴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教育教學的貢獻在逐步爬坡,其他業務佔比還太小。

科大訊飛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實現收入61。93億元,同比增長45。80%,佔營業收入比重為98。01%,科大訊飛過度依賴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這從產品結構來看,還是存在一定的隱患。

教育教學的貢獻雖然在逐步爬坡,但營收佔比也僅僅為1。68%。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但好在,科大訊飛還是護城河的。

與新東方、好未來等曾經的線上教育巨頭透過營銷、內容等手段拼命在C端搶佔市場不同的是,科大訊飛的教育業務更多的是靠技術驅動,以技術撬動B端和C端兩個市場。

從B端的市場來看,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教育越來越成為政府關注的重點。“十四五”明確提出,在高質量教育體系中,智慧教育佔據重要地位,要“發展場景式、體驗式學習和智慧化教育管理”。

而科大訊飛的業務很重要的一個板塊,就是打造國家通用語言學習平臺、智慧空中課堂、智慧課堂等產品,再與政府、企業部門合作,實現產品的大規模落地。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科大訊飛智慧考試(圖源:科大訊飛官網)

比如,科大訊飛透過手寫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智慧評測等AI核心技術設計打造的智慧評卷系統,可以實現對選擇題外的所有空白題檢測,並且實現對語文作文、英語作文、英語翻譯等簡答題的計算機智慧評卷。

財報顯示,目前科大訊飛的智慧教育產品,已應用於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和海外市場,與全國近4萬所學校展開合作,服務過億的師生。

比如,2021年開年後,科大訊飛陸續中標鄭州市金水區、蕪湖市戈江區、長治市等多個政府級的億元規模智慧教育大單,相關業務同比增長70%左右。

以2021年3月昆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公示為例,其採購了科大訊飛的311套訊飛暢言智慧課堂軟體V1。0,單價36000元。據瞭解,暢言智慧課堂是以“網際網路+”的思維方式+大資料、雲計算等高新技術打造的智慧、高效的課堂,其可以實現一鍵開放投屏、無網環境授課、多彩互動課堂等功能。

按此計算,這一次單個軟體的採購,科大訊飛就可入賬超千萬人民幣。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而在C端來看,雖然“雙減”禁令讓課外教育行業遭受知名打擊,但是卻並沒有徹底殺死課外輔導。相反,從目前的政策來看,賦能課堂、提升教學質量的硬體依然受到政策鼓勵。

由於早在2016年就釋出了相關產品,率先搶跑,科大訊飛的教育硬體產品,也在市場上收穫了不俗成績。比如,官方戰報顯示,自2016年釋出以來,訊飛翻譯機已連續5年獲得天貓、京東雙平臺翻譯機品類、單品冠軍。

而從單品來看,由於產品有“教育”加成,科大訊飛的硬體也可以收穫不俗的利潤率。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總的來說,結合此前的業務,正如新東方沒有做錯什麼,科大訊飛也沒有很努力的做對什麼,出現這種市場狀況,其實都是歷史的程序而已。

二、科大訊飛需要緩解“依賴症”

儘管我們近期科大訊飛頻頻因教育業務成為大家飯後的談資,但是正如科大訊飛的自我介紹,是“亞太地區知名的智慧語音和人工智慧上市企業”,其實科大訊飛更應該稱得上是一家AI企業,而教育,不過是AI大樹上的一個果實。

這種企業特徵,也決定了雖然目前已是風口上的豬,但是科大訊飛的教育業務依然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正如前文所言,科大訊飛的長處是透過技術去撬動市場,但是隨著趨勢的明顯,目前BAT都已經開始加緊佈局科大訊飛看家的AI技術。

這一點從智慧音箱可見一斑。早在2015年6月,京東就聯合科大訊飛推出了智慧音箱叮咚——這比智慧音箱市場全面爆火的2018年,提前了三年。

但結果正如我們所見,隨著阿里和小米的持續入局,京東也隨之看到了技術帶來的入口優勢。終於在2018年底,京東甩開科大訊飛,宣佈自己打造“京魚座”。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我們再回看科大訊飛的B、C兩端市場,就能發現,捷足先登的科大訊飛背後其實也有不小的風險。

首先,從B端市場來看,儘管科大訊飛和許多政府、企業建立了商業合作,但是政府採購的特性,也決定了科大訊飛面臨不小的挑戰。這其中包括:1、更長的賬期;2、季節性特點;3、技術和價格的競爭。

由於前兩點是政府採購的通病,我們在此不展開講,僅僅聊第三點。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從財報來看,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智慧政法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88億元,同比增長30。46%,佔總營收的4。5%。這一方面說明科大訊飛的營收很依賴政府採購業務,另一方面也說明科大訊飛的技術很依賴渠道。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科大訊飛其他收益本期發生額為3。72億元,佔淨利潤的83%。

其他收益,包括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計入遞延收益的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攤銷、計入遞延收益的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攤銷、軟體退稅和個稅手續費返還。

也就是說,這些都是政府補貼。政府給的紅包,有優惠政策也有真金白銀,這對於科大訊飛的利潤舉足輕重。

但是隨著BAT的入局,科大訊飛的渠道正面臨一定的挑戰。比如2018年,有媒體報道,福建省法院自2016年初就開始使用科大訊飛的智慧系統,但是效果不理想,後來阿里突然入局,做了兩套系統,隨後,法院開始用阿里的技術。

隨後,科大訊飛對外稱:“未了解到阿里系統在實際辦案過程中有常態化應用。”或多或少,昭示了科大訊飛的底氣不足。

而從科大訊飛重視的雲計算的角度來看,形勢也很嚴峻。中央國家機關政府採購中心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三月底,阿里雲位列中央國家機關雲計算採購市場第一,市場份額過半。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三、教育硬體是科大訊飛的抓手嗎?

2C一直是科大訊飛的焦慮的難題,那麼回到雙減之後,科大的智慧教育硬體能建立起護城河嗎?

在科大訊飛天貓旗艦店上9款學習機在銷售,售價從349元到6999元不等,包括早教機、英語通、平板電腦三個方向。

學習機上自帶的K12全科輔導教學為免費的“錄播課”,但直播課需要下載APP後才能學習,需要單獨收費。

科大訊飛曾就學習機和“錄播課”等相關問題做出,“錄製影片的內容,可以理解為‘微課’,就是微小的課堂。它更多的是一種教育資源,是對孩子課後知識點的補齊和鞏固學習,不是教輔或者教培。”

學習機上錄製微課、直播課等功能可能會面對一定的監管風險,這都是科大訊飛2C需要面對的隱患和壓力。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市場上永遠不缺對手。

華為推出的首款全面屏智慧學習平板MatePad 10。4英寸,在售價1699元的基礎上,就搭載了HUAWEI Kirin 820、10。4 英寸 2K 全面屏等旗艦級配置,相較於科大訊飛的硬體,更具“價效比”。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另一方面,教育不同於語音識別、AI判卷,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需要廠商的精細化運營。

科大訊飛的教育產品,更多的側重於AI錯題修改、AI自動批註、AI互動學習等技術向的功能;反觀華為小精靈學習智慧屏不光擁有相應的AI技術,同時還和有道精品課、作業幫、喜馬拉雅兒童等一線的教育內容服務商合作,上線了針對性的教育內容。

因此,在學習的效果上,僅聚焦AI技術的科大訊飛,相較於在手機、教育賽道混的風生水起的玩家,有天然的劣勢。

由此,我們再來反思科大訊飛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就能發現其不過是無意中接到了一個天上掉落的餡餅。未來科大訊飛想要實現業務的穩步增長,還需根據趨勢,精細化的調整自己的業務。

發力教育硬體,淨利狂飆,科大訊飛的虛與實

教育相關行業的發展方向尚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教育硬體在此時成為新的方向之一,不僅僅是科大訊飛,阿里、騰訊、網易等科技公司和網際網路大廠,以及新東方、斑馬APP等原有的教培機構,也在轉型佈局這一賽道。

據艾媒諮詢此前釋出的2021中國教育智慧硬體趨勢洞察報告,2020年,國內教育智慧硬體市場規模為343億元,預計2021年擴大至453億元,而到了2024年,這個數字有望接近1000億元。而在眾多教育硬體產品中,學習機已成最大的品類。

巨頭湧入、大廠打架,這是新的轉型風口嗎?科大訊飛能突破2C的焦慮難題嗎?

一切尚未有定論,但是至少下半年科大訊飛的年報或許能有些新的變化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