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瀕臨國家破產的韓國,如何在接受屈辱條款後苟活

1997年,瀕臨國家破產的韓國,如何在接受屈辱條款後苟活

在97年之前的30年時間,是韓國曆史上發展最快的一段時期,創造了被稱為“漢江奇蹟”的發展速度,當時的韓國年均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8。2%。人均純收入也從60美金達到了1萬美金。在這期間,一大批中小企業發展成了超大企業,如現代、三星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崛起的企業,但在這背後卻是驚人的債務。

根據當時的統計資料表明,一些排名靠前的大企業,債務規模盡然達到了驚人的400%,在整個外債中,韓國銀行所欠的比例達到了2/3。若是還債期集中來臨,企業、銀行都會因此而陷入絕境。

1997年,瀕臨國家破產的韓國,如何在接受屈辱條款後苟活

當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襲來後,韓國的大企業紛紛陷入到了危機之中,企業的破產又導致了銀行出現了大量的呆壞賬。起初,韓國人並不認為泰國的貨幣危機會危害到自己,所以只是靜觀其變。

但金融大鱷索羅斯卻掌握了韓國外匯儲備較低,短期外債將近的情況,他掐中了時機,聯合國際資本同時攻擊韓元,導致韓國股市暴跌,韓元兌美元的價格也達到了驚人的1139:1。資本集體出逃後,韓國經濟面臨破產局面。

1997年,瀕臨國家破產的韓國,如何在接受屈辱條款後苟活

據事後統計,當時韓國有三分之一的金融公司倒閉,33家銀行也在整合後只剩19家,而要想救韓國至少需要580億美元。韓國政府迫不得已向日本求救,但日本人在美國的壓力下只能放棄救韓國。

韓國銀行面臨著巨大的擠兌風險,韓國政府計劃大規模裁員,30家大財閥中有8家宣佈破產,整個社會充斥著恐慌情緒。在巨大的壓力下,韓國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援。

同時,為了度過危機,韓國總統金泳三呼籲全國人民攻克時艱,將手頭的黃金捐給國家共同抵禦危機。在他的號召下,韓國人將自己手中的金首飾幾乎全部捐了出來,共計捐金227噸,震驚了全世界。

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沒有就此對韓國手下留情,還是提出了苛刻的條件,要求韓國對外資全面開放。不管是韓國的銀行,還是大公司,不管是工業,還是農業,都實現所謂的“國際化”。另外,還要求韓國政府提高稅率,以便儘快還債。這一條件無疑是將韓國買個了國際資本。當時有韓國人就說這是自日本入侵韓國以來的第二大國恥。

1997年,瀕臨國家破產的韓國,如何在接受屈辱條款後苟活

但走投無路的韓國政府還是無條件接受了這個方案。從此,大量外資進入到了韓國的國民命脈之中。以索羅斯為首的金融大鱷們先是打壓韓國股市,然後又以低價買回保值資產,賺的盆滿缽滿。而韓國本國銀行、企業卻是倒閉的倒閉,關門的關門,剩下的也被外國資本大量收購。幾乎所有的韓國大企業集團和重要行業都自此以後被外國資本控制,有的人說1997年之後,可能韓國人就只剩下燒烤和泡菜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