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類科技毀掉的水果價格一路飆升,反而越來越難吃,誰的錯

近30多年的時間裡,人類的育種科技改變了很多水果的天然性狀,讓更多水果向著符合人類利益的方向進行變異和進化。

日本的紅富士蘋果品種、美國的美早大櫻桃品種、紐西蘭的黃金獼猴桃等等,都是人類科技改良水果品種的成功案例。

但有成功,也有失敗。在水果品種選育的過程中,有些水果就被人類的育種科技給徹底毀掉了。

被人類科技毀掉的水果價格一路飆升,反而越來越難吃,誰的錯

其中,最慘的當屬番茄了。

番茄,又叫西紅柿,也時常被我們叫作“洋柿子”。可能很多年輕人認為,番茄怎麼可能是水果,它明明是蔬菜呀?

是的,如今的番茄的確不再是水果了,它目前的口感已經不配是一個水果了。

可在很多80後、90後的記憶中,當年的“洋柿子”很多情況下都是當水果來“生吃”的。

以前的西紅柿皮薄、汁多,風味濃郁,清甜可口,吃起來非常帶勁。小時候餓了或者渴了,經常拿個西紅柿來直接生吃。有時候一下子就吃四五個。

那時候的西紅柿非常好吃,但價格僅僅2毛/斤,有些時候甚至幾分錢一斤。

被人類科技毀掉的水果價格一路飆升,反而越來越難吃,誰的錯

好吃又便宜。

當下,我們的時代發展了,科技也更牛了。西紅柿按理來說,品種應該更好吃,產量應該更大,更便宜。

然而,實際情況呢?

大城市超市裡的西紅柿已經漲到了2元/斤。

看似這個價格也不算貴,畢竟很多水果都動不動十幾元或者幾十元一斤。2元一斤的西紅柿也算良心價了。

問題不是出在價格,是出在了西紅柿的口感。

如今的西紅柿用四個字來評價,那就是—不能生吃!

根本不能再當水果吃了。

汁少、皮厚、不甜、硬,沒有一點西紅柿的風味。

用來涼拌都吃著難吃,別說直接生吃了。

被人類科技毀掉的水果價格一路飆升,反而越來越難吃,誰的錯

為什麼以往那麼好吃的西紅柿,會變成如今這種情況呢?

有人說是因為很多大棚的西紅柿都用乙烯來催熟。西紅柿綠的時候就摘下來,然後噴上乙烯利,捂上被子,蓋一晚上就熟了。

這樣催熟的西紅柿非常容易貯藏運輸。

在筆者看來,把西紅柿味道變差,歸咎於催熟,只能說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西紅柿味道越變越難吃,最重要的原因還在於品種選育給選錯了 。

被人類科技毀掉的水果價格一路飆升,反而越來越難吃,誰的錯

西紅柿的品種選育根本不是為了讓西紅柿更好吃,而是為了讓西紅柿變得更好運輸和貯藏。

過分的強調了商品屬性,弱化了西紅柿的口感。

於是,這種皮硬、汁少的西紅柿誕生了。別管好不好吃,產量巨大,又能到處拉著去賣,多賺錢。

這樣適合市場化的西紅柿新品種被推廣開來,結果就導致了老品種毛粉西紅柿被淘汰掉了。

市場上幾乎都是“不能生吃”的西紅柿,讓人們失去了選擇的權利。這是市場經濟下,人類的育種科技給人類帶來的一大弊端。

被人類科技毀掉的水果價格一路飆升,反而越來越難吃,誰的錯

好吃的品種被淘汰,難吃的品種大行其道;價格一路上漲,口味卻一路下降;花錢越來越多,吃到嘴裡的越來越差,這是誰的錯?

你認為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