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國鞋王"王躍進,玩礦場敗光家產,為躲債跑路澳大利亞

90年代,是中國民營企業最傳奇的年代。

90年代"中國鞋王"王躍進,玩礦場敗光家產,為躲債跑路澳大利亞

有數不清的商界大佬由此誕生,也有無數短暫輝煌的神話就此隕落。

今天要說的王躍進,就是其中,最具有典型意味的一員。

典型的不只是他的成功,更多是因為他的失敗。

把溫州鞋賣到全國第一,創業十年成為“中國鞋王”

和那個年代許多成功的商人一樣,王躍進並沒有太高的學歷。

他出生於河南一個普通的家庭中,父母忙於工作,忽略了對王躍進的教育,以至於到了初中,他就選擇了輟學。

90年代"中國鞋王"王躍進,玩礦場敗光家產,為躲債跑路澳大利亞

離開學校後,王躍進外出打工賺錢。只是因為年紀太小,又沒有成年,能做的工作很少,大都是些又苦又累的體力活。

他在溫州生活的舅舅得知了訊息後,心疼孩子小小年紀就在外面奔波,於是把他接到自己的鞋店裡做學徒,教他做鞋子的手藝,免得他將來走上錯路。

而王躍進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奔波流浪後,也逐漸懂得了世道的艱難和社會的殘酷,因此也學得很用心。幾年後,他完全學會了舅舅做鞋的手藝,靠著這門技術,他也拿到了到鞋廠上班的工作。

就這樣,積攢了足夠的經驗,剛好又恰逢民營企業發展的高峰期,王躍進像那個年代所有的年輕人一樣,揹著揹包就踏上了出門闖蕩的火車。

出門跑了一圈,考察很多地區的皮鞋市場後,他在1984年回到浙江,用多年的積蓄創辦了鹿城躍進皮鞋廠。得益於舅舅的培養,和他對市場仔細的觀察,由王躍進主持生產的鞋子,款式和所有廠家的都不一樣,因此剛剛面世,就受到了熱捧。

90年代"中國鞋王"王躍進,玩礦場敗光家產,為躲債跑路澳大利亞

在當時,溫州鞋因為出現了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整個行業的聲譽都被拖垮了。為了挽回消費者信心,王躍進在1989年開始在鞋子裡面放“信譽卡”,類似於現如今“假一賠十”的營銷手段,很快打開了局面。

1990年,度過危機的王躍進,將鞋廠的名字改為“霸力皮鞋廠”。

1993年,憑藉出色的工藝水平和良好的市場信譽,在全國首屆“中國鞋王”杯比賽中,王躍進的皮鞋成功奪冠,也給他戴上了“鞋王”的稱號。

一年後,王躍進組建了霸力集團,成為浙江省皮鞋行業第一家企業集團公司。這家公司曾一度倒閉,但在天眼查上還能看到它仍在運營的資訊。

90年代"中國鞋王"王躍進,玩礦場敗光家產,為躲債跑路澳大利亞

當時志得意滿的王躍進,絕對想不到,這已經是自己此生的巔峰。

再往後,全是下坡路。

公然走私被刑拘,轉型挖礦失敗後為躲債逃亡澳大利亞

進入2000年後,溫州的鞋廠進入了白熱化的競爭階段。

王躍進的霸力皮鞋,無論是質量還是營銷手段,都逐漸趕不上同期的紅蜻蜓、奧康、康奈等品牌。而且王躍進死盯著國外市場,渾然不顧國內皮鞋市場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90年代"中國鞋王"王躍進,玩礦場敗光家產,為躲債跑路澳大利亞

等到他有所醒悟,霸力皮鞋已經不剩下多少市場份額了。

隨著利潤的不斷下滑,王躍進開始變得急躁。只是皮鞋畢竟是個利潤偏低的市場,短時間內也沒什麼可以扭轉乾坤的手段,於是他抱著僥倖的心理,準備試探國家法律。

2003年,霸力從廣東採購了一批價值7000萬元的保稅進口物資。由於這些物資都是沒有交過稅的,因此溫州海關將霸力的行為定義為走私,直接凍結了霸力所有的銀行賬務。

王躍進被嚇得立刻逃往澳大利亞,帶著全家人,一躲就是好幾年。在逃期間,他找了一些朋友和有關部門對話,希望能夠有所轉機。

當地政府看在霸力集團不僅是當地龍頭企業,貿然倒閉不僅對經濟發展是個損失,而且還會引發一輪工人下崗的難題。因此檢方網開一面,沒有過多追究刑事責任,只要王躍進能回國補交稅款,一切都可以從輕處罰。

王躍進連忙跑了回來,補了900多萬的稅,接受了3個月的刑拘。經此一役,霸力皮鞋的口碑,算是徹底毀了。

90年代"中國鞋王"王躍進,玩礦場敗光家產,為躲債跑路澳大利亞

不甘心的王躍進直接放棄了鞋廠,把所有資金都拿去開礦廠,渴望透過炒礦來拯救霸力集團。

然而早些年的成功,讓他過於狂妄自大,完全沒有意識到開礦這種事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而且前後期巨大的投入也拖垮了本就艱難運營的霸力皮鞋。

好巧不巧,又趕上了2007年全球礦產價格下跌。連廠房都還沒有完全建好的王躍進,不得不開始賣廠、賣地,在霸力集團資金鍊即將崩潰的壓力下,茫然地四處奔波。

2009年,王躍進再也支撐不住,眼看著霸力集團的資金已經無力償還將近2億元的債務,毫無企業家擔當的他,又跑了。

跑路的去處,還是澳大利亞,而且這一跑,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一代鞋王,就這樣因為自己的問題,將一整個集團企業帶進了深坑之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