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伍江:力爭在2024年率先達到碳達峰

對話上海市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伍江: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要率先探索碳達峰和碳中和 ,未來10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轉型期

作者:卜羽勤,實習生施甜甜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據瞭解,今年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將率先開展碳達峰和碳中和戰略研究,力爭形成一套研究方案,並在能源、工業、環境、建築和交通等重點領域開展低碳零碳技術的應用示範。

示範區能率先探索這一戰略目標的基礎和優勢有哪些?長三角能否率先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新正規化?如何調動商業活動參與者的減碳意願?如何在城市有機更新與精細化管理中踐行低碳綠色理念?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碳達峰碳中和研究專案負責人——上海市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同濟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教授伍江。

上海市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伍江:力爭在2024年率先達到碳達峰

力爭在2024年率先達到碳達峰

《21世紀》:近期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提出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設想,在你看來示範區能率先探索這一戰略目標的基礎和優勢有哪些?

伍江:示範區的全名叫做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換句話說示範區不僅要在經濟社會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還應該是在綠色生態方面做出示範。既然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那麼示範區是不是要先行一步?所以在今年第一季度執委會會議上就正式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設想。如果方案能達成共識的話,示範區內部可以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前工作進度仍然還在工作方案階段,我們也在做資料的摸底工作。希望能在今年五六月份把資料基本摸清,七八月份可以把報告初稿拿出來,九十月份至少能在長三角一體化執委會內部做彙報。

《21世紀》:有沒有設想過要提前到什麼時候?

伍江:我們希望透過三年的時間達到碳達峰。示範區本身的經濟社會發展處於比較前列的位置,雖然發展勢頭很好,但是這種增量型的發展會相對減緩,所以它的壓力要小。其次,示範區內從政府到社會各界對待經濟增速的態度比較理性。再次,長三角地區包括全國各界都在全力對示範區進行技術、知識等各方面的支援。此外,示範區的自然生態環境也保持得相對比較好。森林覆蓋率、水面率、水體淨化率、空氣情況等還比較好,包括土地汙染情況相對也不那麼嚴重。所以我還是有信心,示範區能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實現中走在前面。

《21世紀》:結合長三角產業基礎和發展特色,有沒有可能長三角整個區域能率先形成一種綠色低碳發展的新正規化?

伍江:我個人認為這是必須的。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本身有低線和高線,至少它的低線是要對長三角地區起到示範作用,高線是要對全國起到示範作用。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經濟越發達壓力也越大。如果長三角地區最先做到,也就是向全世界表明整個中國也能做到。

目前這個階段,長三角地區發展還是有些不均衡。因而,在涉及到增量產業時,要注意把那些對環境有汙染、對碳排放增加負擔比較重的一些產業排除在外。這一點我認為現在在整個長三角地區,決策者應該說是越來越理性了,那些會加重排放負擔的產業引進難度要大很多。

使用舊能源要用新模式

《21世紀》:短期來看我國經濟增長和城市發展還是離不開碳排放總量的上升。以長三角地區為例,你認為該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碳中和目標間的關係?

伍江:未來這一段時間的發展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型期。按照國家現在的承諾是2030年要達到碳達峰,也就是還有不到10年的時間,那麼這10年的發展模式毫無疑問和過去10年、20年不一樣。所以一方面國家還要保持經濟增長,同時又必須把那些過多增加碳負擔的、對整個環境造成負面壓力的這部分產業投入大大減速,甚至於減到零。

更難的是碳中和,我們要用30年的時間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但這也表明中國有決心透過科技創新,透過各種各樣新興產業的扶持,讓我們能有極大的經濟貢獻率的同時,又讓碳排放量少的產業成為中國未來10年的主要產業競爭增長點。為什麼我們發展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力度這麼大?其實就是為了後面十年的產業增長尋找一些新路子。那麼在長三角內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戰略,就是G60科創走廊。一方面我們需要透過科技創新提升經濟增長原動力,另外一方面新的科技創新應該同時也是環境友好型的,有利於減排的。

《21世紀》:除了頂層設計,對於真正的商業活動參與者來說,你認為能如何調動他們的減碳意願,鼓勵行業調整產業結構、實現過渡轉型?

伍江:國家意志更多是非常長遠的考慮,但對某一個企業來說,毫無疑問它希望得到最大的獲益,當然我國這些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這麼大量的企業努力。這種發展的原動力是值得肯定的,但它也存在著一些非理性,就是為了發展、為了經濟獲利,對一些比較長遠的、近期看不見的負面影響,比如碳排放的忽視。

所以現在一方面要真正從思想意識上提升企業的減碳意識,另一方面透過法律、稅收、政策等綜合性的強制手段,自上而下地促使所有經濟體在生產過程中提高減排能力。

《21世紀》:我們注意到目前長三角地區化石能源仍占主導地位,產需缺口比較大。如何克服這樣的短板?長三角地區還存在哪些挑戰?

伍江:這裡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化石能源是現在碳排放最重要的源頭之一,所以降低化石能源的開採使用,增加非化石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一些新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我個人認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要想消滅化石能源的使用是不太可能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於化石能源。所以接下來還要透過科技進步來減少化石能源在消耗過程中的排放,換句話說就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不能說一方面要使用新能源,另一方面卻還按舊的模式使用舊能源,舊能源的使用也要採取新模式。

城市有機更新是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模式

《21世紀》:你曾提出,現階段城市要進行有機更新與精細化管理。這一過程中如何體現低碳綠色理念?

伍江:聽起來這好像是不搭界的兩個話題,但其實是有共通點的。城市更新本身不是一個新課題,但是我們認為過去那種不顧一切的、不顧自然生態環境的代價、不顧歷史文化消失的代價去一味的追求發展的那種城市更新應該及時制止,轉而進入一種更加環境友好型的、更加有利於傳承歷史文化的更新模式。正常情況下一個城市每天都在新陳代謝,城市的更新應該是持續不斷的、常態化的,是一種小規模漸進式的變化,這才叫真正的城市生命體。這樣一種發展模式不就是一種最理性的、有助於減排的城市更新模式嗎?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城市的有機更新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模式。要讓城市保持一種生機勃勃的更新狀態,但又不能整天在大拆大建。大拆大建的同義詞就是碳排放,拆也是排,建也是排,不拆不建就不排,可是不拆不建生命力就沒有了,這時城市就需要一套精細化的治理體系。城市規劃沒有一個終結點,不是說規劃變成現實就結束了,還需要不斷的維護,不僅有經濟投入,也需要管理投入。從而讓城市生機勃勃的發展下去,不斷提供美好的生活。

《21世紀》:2025年前上海要初步建一個以“一網統管”為標誌,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精細化新體系,你怎麼看目前的進展?

伍江:“一網統管”是靠很多感測器把整個城市所有的基礎設施、所有能看得見的物質放到網裡,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把資訊送達給決策者、管理者、該行為的製造者和具體的治理者,那麼城市管理的效率會大幅度提高。城市管理的機械化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就帶來了整個城市維護水平的提高。這種體系下的城市管理不僅是自上而下一條線的管理,而是既有自上而下,也有自下而上。換句話說,每一個城市的使用者、每一個城市問題的製造者,同時也應該是城市的管理者。每一個人都可以管理城市,當然管理的層面不一樣,管理者進入系統後就可以一起去發現問題。

《21世紀》:精細化管理包含了更多的參與主體,主體越多要解決的問題就越多,如何解決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矛盾?

伍江:我認為有這樣幾種矛盾。一種是不同的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隨著時間的發展利益主體也會變化,所以要解決主要是幾個大的利益主體,也就是城市的使用者、問題的製造者(即社會中的經濟主體)和政府。老百姓是城市的使用者,是城市各種問題最直接的感受者,但同時也是很多矛盾的製造者。公眾需要參與到整個社會的民主化;要透過法律法規、政策和各種各樣的市場機制,讓社會中的經濟主體產生更高的自控力,在保持發展動力的同時更加理性;政府則是一箇中立者,它可以同時兼顧各個方面,考慮的是總體利益;不僅如此,現在越來越多強調第四方,也就是非政府組織。將社會力量調動起來後,可以把人民大眾中分散的共同利益集中代表起來。

其次,目前中國的社會治理主要是透過各級政府來實施的,我們有很多問題來自於管理的不協調。現在透過技術進步、政府職能的梳理等,各級政府和政府內部不同部門間的協調現在也在持續加強。

有一個新的需求就成立一個新的管理部門,這種思路我是不贊同的,應該在過去的基礎之上對現有部門進行整合。比如現在談城市更新,有些城市就成立城市更新局,那麼城市規劃局和城市更新局是什麼關係?建設局和城市更新是什麼關係?當然有一天也許我們的規劃建設到需要建立一個城市更新局,但現在還沒到這一步,不要著急去擴大政府職能、擴大部門機構,而是要讓現有部門的職能增加,更多在一個統籌整合的機制上工作,但這樣的前提也是我們要有一個一網統管的平臺,在同一個平臺從不同的角度來討論同一個問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