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基金旗下產品風格嚴重漂移,業績萎靡,曾因百萬年薪惹爭議

記者 謝奀國 實習記者 劉靜 報道

臨近年底衝業績,一大批公司相繼申報新產品,然而,記者發現,近日有數家基金公司產品申報被駁回,理由是這些新產品的名字或有“蹭熱點”嫌疑。業內人士表示,現在一些基金產品的名稱外延過於寬泛,導致投資範圍很難被界定。今年十月監管層對於基金風格漂移現象也推出最嚴監管措施。

隨著基金三季報已經披露完畢,各家基金持倉的風格出現明顯變化,此前“風格飄逸”的基金再次引發市場關注,記者注意到,部分產品已經開始出現了“風格迴歸”的跡象。那問題來了,哪些盲盒基金還在越飄越遠呢?記者發現,雖然近期中郵健康文娛靈活配置混合近期業績不錯,但該基金的確是越飄越遠了。

中郵基金旗下產品風格嚴重漂移

健康文娛變身新能源基金?

近兩年來,基金行業中,白酒、醫藥以及新能源類主題產品數量日益增多,不過,一些紅極一時的主題基金正在被邊緣化。由於基金規持續萎縮,這類基金要麼被清盤處理,要麼早已偏離當初設定的方向,所重倉持有的股票更側重於熱門賽道。

記者發現,中郵健康文娛混合投資“風格漂移”的現象不僅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存在,而且現在有越演越烈之勢。據三季報顯示,中郵健康文娛混合稱將精選受益於健康文娛主題的相關證券,在嚴格控制風險並保證充分流動性的前提下,謀求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而對於健康文娛主題的界定,中郵健康文娛混合表示,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城鎮化程序的推進以及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國民對於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的要求日益增強。本基金的健康文娛主題包含健康和文化娛樂兩個層面的內容,是由與國民身心健康水平提升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行業及公司組成。

正如某基民表示,最近某圈事故多,看到文娛兩個字就覺得不太行了……但是持倉又挺多電子裝置的,到底是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據瞭解,

中郵健康文娛混合

成立於2017年12月,基金創立之初由許忠海與任澤松共同管理,直到2018年6月任澤松離任,許忠海開始單獨管理產品。

中郵基金旗下產品風格嚴重漂移,業績萎靡,曾因百萬年薪惹爭議

(資料來源:天天基金網)

11月26日,最新淨值2。8576,該基金成立以來收益185。76%。今年以來收益34。44%,近一月收益-1。61%,近3月收益-1。49%,近6月收益29。66%,近1年收益49。92%,近2年收益165。58%,近3年收益263。56%。近一年,該基金排名同類139/1972。與同類型基金相比,排名較為靠前,但這業績與風格漂移有關。

中郵健康文娛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程式碼004890),成立於2017年12月13日,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醫藥100指數收益率×30%+中證文體指數收益率×30%+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40%,但是,記者

檢視三季報持倉可以看到,幾乎很少見到與基金主題相關的股票。

中郵基金旗下產品風格嚴重漂移,業績萎靡,曾因百萬年薪惹爭議

據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30日,中郵健康文娛混合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陽光電源、北方華創、寧德時代、隆基股份、比亞迪、長城汽車、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福斯特以及天華超淨,分別佔基金淨值比例為7。92%、7。81%、7。48%、6。97%、5。99%、5。61%、5。42%、5。22%、4。51%以及4。39%。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從3季度行業配置明細也可以看出,中郵健康文娛混合三季度總共配置了三大行業,製藥業、採礦業、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佔比分別為:86。12%、6。14%、1。69%。從持倉分佈來看,大多數與新能源概念相關,幾乎找不到與健康文娛相關的股票。

記者翻看歷年行業配置發現,自2018年該基金創立之初,還是較為符合基金主題,雖然製造業佔比達50%,但至少還有文體、娛樂業的身影。回顧2018年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中倉位被大量的計算機行業所佔據,醫藥生物、傳媒行業持倉佔比靠後。

時間推至2019年一季度,在十大重倉股中計算機、農林牧漁、通訊以及機械裝置行業都超過傳媒行業、醫藥生物行業,傳媒行業、醫藥生物行業再次往後移。到了2019年四季度,製造業的佔比已達70%,文體行業的股票不再配置,取而代之的是金融業。

進入2020年,該基金相繼持有房地產業、運輸行業以及電力行業,但是,截至四季度製造業的佔比已經躍升至84。24%。到2021年6月30日,行業配置高度集中,製造業的比重高達91。86%。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該基金自2019年開始已經偏離了其原來設定的投資主題。

中郵基金旗下產品風格嚴重漂移,業績萎靡,曾因百萬年薪惹爭議

(資料來源:wind資料 截至11月26日)

從上表可知,該基金2018年虧損26。57%,或許是虧損導致基金經理變換風格,當基金經理不斷更換行業,從2019年開始,業績表現較為突出,2019年盈利64。26%,2020年盈利79。62%,2021年以來盈利31。77%。自2018年6月開始,許海忠單獨管理該基金。

中郵基金旗下產品風格嚴重漂移,業績萎靡,曾因百萬年薪惹爭議

雖然近年來透過不斷變換風格,該基金業績較為穩定,但今年業績增速卻明顯放緩。此外,記者發現,中郵健康文娛混合基金規模波動很大,而且今年二季度以來,基金規模持續下滑,截至9月30日,基金規模已經降至0。56億元,比上期減少16。92%。

翻看以往的季報發現,2018年一季度首份季報,其規模已經降至1億元。2019年二季報至四季報間,基金總規模一路下行,截至2019年四季度基金規模降至1000萬以下。此外,記者檢視基金持有人結構發現,中郵健康文娛混合已有一年多沒有機構投資人持有,而此前機構持有者也僅持有不足30萬份的該基金份額。

或許正是由於長期投資風格不穩定,導致機構逐步離場的境地。其實,作為基金經理人應該遵守基金合同中規定的內容。這不僅是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也是維持投資者信任的必要舉措。與此同時,長期大量持有一個板塊的行為,與基金的穩健投資理念背道而馳,這種行為等同於拿著別人的錢去賭博。

中郵價值優選或面臨清盤風險

旗下產品業績萎靡 員工薪酬卻於2019年超百萬

中郵基金旗下產品風格嚴重漂移,業績萎靡,曾因百萬年薪惹爭議

(資料來源:天天基金網)

除了中郵健康文娛混合外,中郵價值優選也存在一些問題,雖然目前實現正收益,但三季報顯示,中郵價值優選規模只有0。16億元,估計也面臨清盤危機。據瞭解,中郵價值優選現任基金經理王高,自2021年3月王高獨立擔任基金經理以來,該基金業績一直不溫不火。

從該基金持倉情況來看,今年一、二季度王高重倉行業以化工、銀行以及機械等股票,尤其是化工股成為他所選擇的重中之重,例如桐昆股份、華魯恆升、魯西化工等,不過,化工股容易受國際油價以及煤炭價格波動的影響,近期這類板塊的股票價格出現大幅回撥。

中郵基金旗下產品風格嚴重漂移,業績萎靡,曾因百萬年薪惹爭議

(資料來源:天天基金網)

從三季度的持倉,記者發現,基金經理又捨棄了化工股,大量增持了煤炭、電力板塊的股票。十大重倉股分別為,兗州煤業、蘇山電能、中國西電、潞安環能、中航機電等煤炭電力股。然而,由於國內煤炭價格大幅回落,所持有的潞安環能股價出現下跌。因此,從三季報持倉來看,該組合業績預計不會太理想。

中郵基金旗下產品風格嚴重漂移,業績萎靡,曾因百萬年薪惹爭議

(資料來源:天天基金網)

一直以來資本市場都是一個多空博弈的場所,資金過多的湧入某個單一板塊,這自然會產生大量的泡沫,而泡沫一旦破裂,最終損失最重的還是基民。此外,根據中國基金有關法規,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後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1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後有權宣佈該基金終止。

從今年以來持股情況看,中郵價值優選一直在追逐市場熱點,重倉熱門行業及熱門公司。不過,記者發現,該基金的規模一直上不去,這是否與該基金經理頻頻短線炒作有關?在2021年的最後一個季度,中郵基金的兩隻產品或許應該思考如何出招避免被清盤,基金公司更需好好為產品規劃梳理。

中郵基金旗下產品風格嚴重漂移,業績萎靡,曾因百萬年薪惹爭議

(資料來源:wind資料)

據瞭解,中郵基金(834344)近日釋出2021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營業收入245,400,156。26元,同比增加2。80%;淨利53,619,486。06元,同比淨利減少1。03%。然而,今年年初發布的中郵基金2020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7,662,498。50元,同比增長5。70%;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7,785,754。10元,同比增長5。01%。

此外,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41,017,312。21元,截至2020年末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資產1,612,630,168。48元。營業成本130,896,223。37元,同比增長37。47%,原因是基金代銷渠道平均手續費比率提高銷售費用包含人工費用及公司日常營業費用,同比減少15,423,979。71元,主要是相較去年同期,人工費用減少12,986,035。26元。

投資收益同比減少73。92%,主要是因為子公司首譽光控交易性金融資產轉讓收益同比減少30,202,235。14元。從近年來業績可以看出,中郵基金業績波動較大。不過,記者發現,中郵基金的股票投資表現不佳,卻保持著業內較高的薪資水平,這同樣讓這家公司頻頻引發公眾熱議。

記者翻看近年來年報發現,在職工薪酬方面,員工總計189人,2019年合計薪酬達2。04億元,即使扣除以上9名關鍵管理人的1714。06萬元薪酬,其他員工平均薪酬仍超百萬。據

2019年年報顯示,中郵基金2019年度關鍵管理人員有9人,與2018年人數相同。

以上9人2019年薪酬總計達1714。06萬元,較2018年的3962。78萬元大幅下降,這9位關鍵管理人員的平均薪酬從2018年的440。31萬元下降至2019年的190。45萬元。職工薪酬方面,截至2019年末,員工總計189人,2019年合計薪酬達2。04億元,即使扣除以上9名關鍵管理人的1714。06萬元薪酬,其他員工平均薪酬超百萬。

本文由《贛商》雜誌旗下新媒體·洞見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舉報/反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