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家!南京這家研究院攻關多項核心技術,賦能"碳中和"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張珊 記者 阿里亞/文 施向輝/攝)“碳達峰、碳中和”穩居兩會能源領域“C位”話題。去年底,江蘇提出了要在全國

率先實現“碳達峰”的目標。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為何成重點任務?實現這兩個目標需要突破哪些關鍵技術?3月11日,現代快報記者專訪了江蘇省能源研究會理事長、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肖睿。

全球首家!南京這家研究院攻關多項核心技術,賦能"碳中和"

△江蘇省能源研究會理事長、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肖睿

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將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最近,碳達峰和碳中和成了熱詞。“碳達峰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之後逐步回落;而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與吸收平衡,淨碳排放為零。”肖睿介紹,碳達峰與碳中和緊密相連,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和前提。

全球首家!南京這家研究院攻關多項核心技術,賦能"碳中和"

△我國碳排放總量已佔世界1/3,分別是美國和歐盟的2倍和3倍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意義何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2019年全球排放量達341。7億噸,年均複合增速2。1%。我國碳排放總量佔全球碳排放總量的1/3,分別是美國和歐盟的2倍和3倍。我國人均碳排放為8噸,與歐盟相當。”肖睿說,碳排放量增加會使全球變暖,進而導致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全球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為應對氣候變化,2015年12月透過的《巴黎協定》提出,各方將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威脅,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代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鄭重向世界宣佈,“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肖睿看來,這不僅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更展現了中國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

全球首家!南京這家研究院攻關多項核心技術,賦能"碳中和"

△我國碳排放主要來源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三大挑戰

“要清醒地看到,中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只有30年左右,而歐盟、美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分別有71、43年時間。”肖睿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需要比發達國家付出更大的努力。

需要面臨的挑戰,不僅僅只有時間。“實現這兩個目標的主要難點還是能源結構,我國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佔比高達85%左右;煤炭佔57%,燃煤發電佔整個發電量的62%。此外,我國碳排放總量大且仍在增長中。”

然而,機遇總是與挑戰並存。肖睿指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引領和加速能源革命。在這兩個目標下,我國可再生能源比例將從目前的15%提高到85%,帶來大量投資機會。與此同時,我國光伏、風能等產業規模現居世界第一,具有產業鏈優勢,可以促進出口。

那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該如何規劃落實?肖睿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新能源技術的變革性發展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根本保障,而節能是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的最主要途徑。“重點節能領域包括工業、建築、交通、農業等,應該加速經濟結構轉型,降低經濟對這些高耗能產業的依賴。”

減少碳排放,普通市民能做什麼?肖睿說,保護環境,減少碳排放就是要從關注生活的細節開始。比如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綠色出行和低碳出行、舊回收物利用。

發明創新多項技術成果,助力實現“碳中和”

作為經濟大省,江蘇提出要在全國率先實現“碳達峰”的目標。對此,肖睿信心滿滿:“江蘇一直是我國光伏產業大省,所以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具有領先的優勢。”

2020年11月,東南大學成立了全球首個聚焦於碳中和政策和技術的專業研究機構——東南大學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研究院由南京市政府聯合東南大學等有關方面共同組建,聚焦碳中和領域的政策、技術、產品等開展研究,促進碳中和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為政府提供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諮詢,為企業提供綠色轉型解決方案。

雖然建立不久,但研究院已經積累了一批創新技術成果。比如在節能方面,有地源熱泵技術,為夏熱冬冷地區供冷、除溼、採暖、生活熱水的一體化提供技術路徑,總體能效可提升50%以上,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該技術在格力電器等龍頭企業實現了產業化應用,三年新增銷售額11億元,利潤2億元。

全球首家!南京這家研究院攻關多項核心技術,賦能"碳中和"

全球首家!南京這家研究院攻關多項核心技術,賦能"碳中和"

△輻射製冷技術,已應用於杭州蕭山機場

還有一種輻射製冷技術,它的最大特點是無需製冷劑,是一種節能環保的綠色製冷方式。目前,該技術已成功應用於杭州蕭山機場航站樓,使其屋面溫度比應用前下降25℃-30℃,全年空調製冷耗電量下降43。7%,節電5。5萬千瓦時/年。

在新型燃料電池方面,團隊則發明了一種單部件燃料電池,被《自然·奈米技術》選為年度研究亮點,破解了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難以商業化的技術瓶頸,引領了國際燃料電池發展新方向。

“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舉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也為我國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引擎,促進科技界、產業界發力科技創新,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肖睿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