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庫存居高不下,卻總是缺貨?

【問題背景】

庫存是企業管理的重點內容,大家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庫存是萬惡之源”,其實“庫存”很冤枉,它說自己只是一個背鍋俠。

為什麼庫存居高不下,卻總是缺貨?

庫存是企業之痛,一方面是由於庫存居高不下,佔用公司資金;另一方面還影響交貨,要的貨沒到,很難齊套。

這個惡性迴圈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結果,產品不齊套沒法發貨,不發貨就收不回來款,企業就沒有資金週轉……

這個惡行迴圈怎麼破?

【實踐中找方法】

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企業資源有限

,高庫存往往會導致低齊套,造成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庫存一大堆。

就像俄羅斯方塊遊戲一樣,導致遊戲失敗的往往是遲遲不來的最後一根豎形方塊。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周圍的企業,庫存越高的企業,往往交付問題就越突出。

而快時尚的ZARA,豐田汽車,在強調低庫存、甚至零庫存時,交付績效反而遙遙領先於競爭對手。

導致庫存高的原因很多,

其中1個原因是很多企業只考慮價格,不考慮資金利用率,

經常大批次做季節囤貨或投機採購,使大量寶貴資金變成了原材料庫存,躺在庫房裡睡大覺,一到關鍵的付款時間卻沒錢支付,造成拖欠。

和這一結果密切相關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庫存週轉率。

庫存週轉率對企業而言,不僅僅是呆滯庫存、倉儲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企業的資金利用效率問題。庫存週轉率次數越多,意味著你公司佔用的資金越少,意味著你的資金效率就越高,現金流充沛,企業就健康。

庫存週轉率計算方法:

庫存週轉率=銷售的物料成本/財務期平均庫存,注意不是銷售額,是銷售的物料成本。

有的人會說,既然已經找到了這個切入點,那進行相關指標的考核就可以了,

但實際情況是很多公司不考核庫存週轉率:

有的是公司老總不懂,採購也不懂;有的是老總不懂,採購懂,但採購不想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所以也不提這個指標;有人說這個指標應該考核計劃,在採購1。0下,買多少往往是採購員自己把握,即使有計劃,有資訊系統,由於供方有最小訂量(MOQ),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採購員手裡。

沒有指標約束的採購員一下單,恨不得把一個季度的都買回來,一方面量大有價格優勢,一方面下完這個單子,就可以放鬆了,也不用擔心斷貨引發停線。

如果庫存量太大,資金鍊就會緊繃,造成供方貨款拖欠。

所以,各位採購夥伴,從今天開始,就應讓庫存轉起來,多批次小批次頻繁訂購,僅買需要的量很重要。各位企業家、高管,一定要要記得考核採購(計劃)部門的庫存週轉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