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駱駝祥子》:一個普通車伕的悲劇人生,對映社會人的無奈

【人物】《駱駝祥子》:一個普通車伕的悲劇人生,對映社會人的無奈

提到《駱駝祥子》,也許多數人會想起教師在黑板上寫上的“祥子的三起三落”以及批判舊社會黑暗云云,興許曾囫圇吞棗地瀏覽過,依稀記得不過是一個小老百姓的起起伏伏和一群人的來來往往,似乎從中無所受益。

但教科書的選擇自有其深意,往往在多年以後我們才恍然醒悟,諸多道理原來大音希聲,而《駱駝祥子》則透過對一位普通車伕的悲劇人生對映泱泱眾生,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傳遞發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人物】《駱駝祥子》:一個普通車伕的悲劇人生,對映社會人的無奈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舊北京,拉人力車是一種可以勉強養家餬口的求生手段,而對於十八歲的祥子,這是他夢想中的終生事業。

他正值年輕力盛的黃金時代,“不吃煙,不喝酒,不賭錢,沒有任何嗜好,沒有家庭的累贅”。為這夢想,祥子日日精打細算,一分一毛都苦心經營,甚至生病了也不捨得花錢,加上勤勞肯幹,歷經三年終於買到人生的第一輛車。他細細端詳愛車的每一個細節,幾乎喜極而涕,當即將買車當天視作生日。

自從有了這輛車,祥子越發有動力,總是把車子擦得光亮,鉚足了勁拉車,對遠大前程抱著無限期望。然而,好景不長,兵荒馬亂之時,祥子出外拉車,不曾想,連人帶車被匪兵帶走了。

思索著三年的不辭勞作轉眼煙消雲散,祥子起初是不甘不服氣,後來設法逃脫,順手牽走匪兵的三匹駱駝, “他忘了一切困苦,一切危險,一切疼痛。” 最後福從禍中來,駱駝換了錢,買了衣服,租了車。

縱然祥子內心對於那些匪兵的怨恨有之,對生活不公的埋怨有之,都得咬咬牙,繼續一頭扎進人生漫漫苦海,埋頭苦幹,這是當時處於社會底層的祥子能做的唯一選擇,也是當時無數小人物對於困難苦楚的無奈之舉。

【人物】《駱駝祥子》:一個普通車伕的悲劇人生,對映社會人的無奈

可一切並沒有如同第一次買車一般順利,生活的打擊接踵而至,祥子辛苦攢的錢強行被劉偵探搜刮,被劉四爺之女虎妞誘騙成婚,婚後,對畸形婚姻的不滿雖然能用拉車的充實掩蓋,卻始終擠壓著祥子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虎妞有孕,本來是祥子在這段不幸婚姻中的唯一慰藉,如同曇花一現,在虎妞的難產去世後瞬間熄滅,他不得已變賣車子——這是他對生活的唯一寄託,而小福子的死更是生活踢向祥子後背的最後一腳,過往的滿腔熱血掩蓋於黃土之下,埋葬的是小福子,也埋葬了有理想有鬥志的青年祥子。

他在無數次跌倒以後,失去再次站起來的勇氣。祥子開始涉足煙花柳巷,享樂在前吃苦在後,原先的職業道德淡然無存,無賴地中途停車對客人道“加錢吧,加多少跑多快”。成為自己一度最嗤之以鼻的人,卻不以為然,只說句“當初咱倒要強過呢,有一丁點好處沒有?”

“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幾經受挫,他終究沒能扛住生活的重錘,在緩慢受錘的過程中,活成了“枯形寄空木”的活死人。

【人物】《駱駝祥子》:一個普通車伕的悲劇人生,對映社會人的無奈

身為車廠之女的虎妞,由於年歲已有,其貌不揚,她一心想要將自己嫁出去,而後傾心於年輕力壯的祥子,設計誘惑假裝懷孕,最終得償所願嫁了他。成婚後,生米煮成熟飯,祥子縱使百般不願,也只能認了這段剪不斷理還亂的孽緣。

虎妞對於愛的堅貞不移不是使祥子屈服的原因,是從始自終祥子在這段婚姻中處於劣勢地位,一來他心思單純,對於“人老,心可不老實”的劉四爺之女毫無招架之力;二來他無錢無勢,不過是個老實工作的車伕,對於帶著財產隨嫁的虎妞多少也沒有拒絕之意,最終也是她讓自己拉上了車。

可虎妞的愛並沒有改善祥子的生活,他對於家庭有的不是歸屬感而是恐懼和恨意,這段畸形婚姻最終更是使祥子落了個人財兩空。

而後,祥子遇上了小福子,她是底層階級受錘的另一個小人物,十九歲被親身父親就賣給軍人,卻被殘忍拋棄,最終回到家中,只得淪為娼妓來供養家中嗜賭如命的父親和幼弟。

兩人可謂同病相憐,在祥子眼中,這樣善良的女子才是娶妻的好物件,在虎妞死後,他萌生了這一念頭,卻在面對小福子兩個年幼的弟弟嗷嗷待哺時,他望而卻步,只能對她說,“等著吧!等我混好了,我來!一定來!”

然而,現實往往比期望來得快,小福子終究沒能等來祥子,她無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使她繳械投降,而她的自殺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祥子最終墮落成了“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不論是虎妞、祥子還是小福子,愛情於他們而言,終究只能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前者有錢有勢,卻無法用豐裕的物質條件換來祥子的愛意,後兩者無錢無勢,根據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連基本的滿足生理需求都無法解決,愛的需求更是高不可攀。

因而老舍寫到:“愛與不愛,窮人得在金錢上決定,情種只生在大富之家。”前者說的是祥子和小福子,後者說的是虎妞。

【人物】《駱駝祥子》:一個普通車伕的悲劇人生,對映社會人的無奈

整本書雖然以祥子作為敘事主角,卻也同時帶過無數在大時代背景起伏沉淪的小人物,比如虎妞的父親劉四爺,大半輩子的心血花在車廠,自私和愚昧卻使他忽略女兒的幸福,最終父女斷絕關係,晚年也十分淒涼;年邁的老馬,拉上年幼的孫子在寒風凌厲的冬天拉車,只希望掙到可以吃頓飯的錢。

這些小人物飽受殘酷現實的罹難,無從逃避,也無怪乎老舍說“在我放下筆的時候,心中並沒有休息,依然是在思索:思索的時候長,筆尖便能滴出血和淚來。”

不僅他老人家對此感觸頗深,時過境遷,當直面沒有祥子被粉飾過的真實人生時,處於21世紀的無數讀者仍是為之動容,因為透過《駱駝祥子》這扇窗,望見舊北京下嘗試逾越命運的藩籬的小人物,也同時看到新的時代背景下無數小人物的另一種掙扎。

他們也許是為一車一房,也許是為一份養家餬口的事業,如同祥子一般為生活到處奔波,疲於奔命。

所幸,當下的生活遠離戰火遠離物質匱乏,出生和平年代的我們面對比祥子更多的選擇,唯一需要的是直面生活的慘淡薄情的勇氣和勇往直前的動力,畢竟老舍也曾說過“生活是一種律動,須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趣味就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裡。”

也許生活的苦難來得比幸福早,但如能擁有長風破浪的意志與披荊斬棘的決心,終能“千里不辭行路遠,時光早晚到天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