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何這麼高?

浙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何這麼高?

國家統計局更新公佈了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資料,從資料來看,除上海和北京繼續遠高於其他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7萬元,成為“7萬元俱樂部”僅有的兩兩個地區之外。浙江成為其他省份中最耀眼的“明星”,以人均可支配收入57541元,獨享“5萬元俱樂部”。而且,比排名第四的江蘇高出了1萬多元。

浙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何這麼高?

所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如果沒有其他因素影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都是能夠轉化成購買力的。因此,用可支配收入來衡量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還是比較恰當的,也是比較合理的。

客觀地講,北京和上海兩個一線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遙遙領先,是能夠理解的,也是必須的。畢竟,兩地除企業實力強之外,服務業水平也很高。特別是金融、證券、保險、網際網路等高收入行業,很多也集中於兩大城市,自然會帶動城市居民收入的整體提升,從而拉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因此,具有一定不可比性。天津和重慶雖也是直轄市,為什麼沒法與上海、北京相比,就是因為沒有強大的服務業做支撐,沒有高收入行業聚集現象,

更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就是浙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顯高於除上海和北京之外的其他省份,特別是高於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一、第二位的廣東和江蘇1萬多元,是一個值得好好剖析的問題。因為,浙江的經濟總量,在全國排名第四,比排名第二的江蘇少3。8萬億,比排名第一的廣東少4。6萬億。即便是人均,也落後於江蘇1。6萬元,但高於廣東1。4萬元。為什麼GDP總量和人均GDP都低於江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卻遠高於江蘇呢,顯然,與經濟結構和所有制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浙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何這麼高?

眾所周知,浙江是民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浙江的溫州就率先探索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緊接著,台州等地也接捧溫州,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並湧現出了很多全國獨一無二的經濟現象,如義烏小商品城、紹興輕紡城,以及皮鞋、領帶、西服、紐扣、打火機等特色產品,大多在世界市場佔據很高比例。不僅如此,以溫州、台州為首的浙江人,大量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做生意、辦企業、搞投資,並把賺到的錢源源不斷地轉回家鄉,慢慢地,浙江居民的收入水平就越來越高。“老闆經濟”的美譽也響徹全國、唱響世界。

正是“老闆經濟”的特色,才讓浙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遠高於上海、北京之外的其他省份。因為,浙江人只要有一間房子、一張凳子,就能在門口的凳子上擺上皮鞋、放上各種打火機、掛起各類領帶當老闆,他們能夠花錢住五星級酒店,也能躺在火車的候車室甚至座位下面,他們捨得花錢吃山珍海味,也可以幾天都是麵包加榨菜,但是,他們都想著當老闆。

當老闆,自然就會收入水平越來越高。只要不是虧損,再小的經營,收入水平也能夠高於打工獲得的收入。慢慢地,浙江的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就越來越高,並拉開了與其他地區的距離。

相反,全國其他省份,仍然把“房東經濟”當作推動經濟總量上升的主要手段,雖然“房東經濟”對就業、居民收入增長等也能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江蘇的經濟總量能夠一直處於全國前兩位的水平,與“房東經濟”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只是,“房東經濟”與“老闆經濟”的最大區別,就是一個對經濟總量的貢獻很大,一個對居民收入的貢獻很大。因此,江蘇的經濟總量遠高於浙江,浙江的居民收入水平則遠高於江蘇。

浙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何這麼高?

客觀地講,兩者都沒錯,經濟總量需要,居民收入也需要。但是,隨著經濟轉型步伐的加快,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特別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國內大迴圈目標的提出,經濟發展的重心也要轉移,那就是在繼續擴大經濟總量的同時,要更多地關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並透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更好地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只有消費對經濟的作用更好地發揮,應對國際環境變化、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增多的能力才會增強。自然,浙江的發展模式就更值得推廣,那就是“老闆經濟”、“創新經濟”,透過老闆來提升居民的消費水平,透過老闆來推動創新發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