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認華為入股 小康股份仍上漲 華為"光環"還能閃耀多久?

否認華為入股 小康股份仍上漲 華為"光環"還能閃耀多久?

5月6日晚間,“華為造車概念股”小康股份釋出公告,闢謠華為將入股子公司金康新能源。儘管“撇清關係”,但7日小康股份依舊上漲4。46%,總市值達719。1億。事實上,4月以來,小康股份已經大漲142。76%。

如今的小康股份,標籤不僅是“小面”,甚至不是引以為豪的高階智慧電動車品牌金康新能源,而是“華為合作伙伴”。4月19日,小康股份與華為達成合作,小康股份旗下的金康新能源造“華為智選SF5”入駐華為商城、華為線下體檢中心,短短兩日,賽力斯SF5的訂單就達到了3000輛。隨後至今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小康股份接連漲停,並傳出“華為將入股金康新能源”的訊息,儘管後期闢謠,但仍不能阻止小康股份火箭般上升的股價。

目前,小康股份持續高開高走,在整車板塊中處於龍頭地位。在與華為合作之後,小康股份確實實現了市值的快速攀升。然而,在如今的新能源競爭形勢之下,小康股份的產銷仍處於較低的水平,華為的“光環”還能讓小康股份閃耀多久?

闢謠華為入股

合作僅限業務層面

在5月6日釋出的公告中,小康股份表示,公司關注到近日有媒體釋出了第三方擬入股公司旗下子公司金康新能源。目前公司與第三方之間的合作關係僅限業務層面,不存在任何股權方面的合作。

與此同時,小康股份還針對股票交易異常波動進行風險提醒:目前新能源汽車銷量較少,業務開展存在不確定性。公司新能源新車型開啟預售,預訂量不等於最終交付量,在交付前存在消費者取消訂單的風險。

此外,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較少,公司新能源汽車板塊的營業收入佔比較低,該板塊業務尚未實現盈利。2020年度,公司旗下子公司重慶金康新能源的營業收入為61,957。26萬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33%。

銷量方面,2020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為9336輛,其中金康新能源的銷量為2811輛,佔公司乘用車總銷量的1。75%;2021年1-3月,公司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為1433輛,其中金康新能源的銷量為203輛,佔公司乘用車總銷量的0。54%。公司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受到市場競爭格局和市場需求的影響,存在銷售不及預期的風險。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瞭解,目前華為與金康新能源雖然在銷售層面取得不錯進展,預訂單猛增,但尚未交付的訂單並未對銷量產生影響。

否認華為入股 小康股份仍上漲 華為"光環"還能閃耀多久?

2天突破3000單

超過以往任何單月銷售額

4月23日,金康新能源宣佈,兩天時間,華為智選SF5車型訂單已超過3000輛,在只推出一款車的情況下,這個數字,就已經超過金康新能源甚至小康股份任何一個單月的銷售額。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華為擁有高階體驗店5000家以上,和寶馬、賓士、特斯拉、造車新勢力不在一個量級,這是華為的巨大優勢,覆蓋了中國的每一個重要城市,賽力斯SF5在5月將批次交車。

目前,訂單已經進入交付期。此前,市場有傳言新車交付遭遇延遲情況。據賽力斯官網客服向媒體透露,賽力斯定製款車輛交付時間約為5~6周,但最終交車日期以交付顧問最終通知為準。據瞭解,目前訂單量比較大,交付時間可能會延期,四月底的訂單大概需要等到六月底才能交付。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瞭解,自2020年賽力斯實現新車交付以來,整體月度交付量較低,訂單需求較少,因此產能提升較慢。此外在產能佈局方面,金康新能源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智慧工廠批覆產能為年產5萬輛,去除產能提升等中間環節,按照目前2天3000輛的訂單預訂量測算,其月均不足5000輛的產能也無法滿足需求。

營收連續4年下滑

虧損持續擴大

在4月29日小康股份釋出2020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3億元,同比下滑21。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17。29億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

與此同時,在2021年一季報中,小康股份實現營收32。89億元,同比增長37。8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虧損5。33元,虧損同比擴大7。75%。

實際上,從資料來看,小康股份的經營表現與股價並不成正比。小康股份也在風險提示中多次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車板塊的營業收入佔比較低,該板塊業務尚未實現盈利。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相關資訊瞭解到,金康新能源於2017年初獲得國家發改委關於其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專案的批覆;2018年10月獲得工信部核准,正式獲得新車公告准入許可,成為第9家獲得造車資質車企。

直至2020年4月,賽力斯5才實現首批使用者交付,首批交付主要面向新車體驗使用者,首批交付車輛為價格33。9萬元的賽力斯5增程型四驅高效能版,共計100輛。截至今年3月,賽力斯的交付數量也僅為3014輛。

而金康賽力斯和華為的合作也早在2019年開始。雙方在包括電機、MCU、Hicar、智慧座艙等領域展開合作,華為DriveONE三合一電驅動系統與賽力斯自主研製的SEP200非同步交流電機的融合匹配,並搭載HUAWEIHiCar全場景智慧互聯絡統,以及華為Sound音訊系統。

如今雙方合作落地,快速增長的銷量之中,華為功不可沒。

在分析人士看來,華為在合作關係中既涉及關鍵研發、又負責產品銷售,實際上起到了主導作用,而金康新能源則更多承擔具有生產資質的生產者,最後的利潤劃分、實際收益可以想見。

加之快速攀升訂單背後的產能問題日漸顯現,小康股份和金康新能源需要一定的消化時間。而拋開華為的背書“光環”,小康股份還能在資本市場堅持多久?

新京報記者 魏帥 編輯 徐超 校對 張彥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