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直擊 | 物業透過聆訊之後 劉永好要講"民生服務"(實錄)

觀點地產網

透過聆訊的第二天,新希望服務召開了IPO新聞釋出會,公佈上市事宜。這家2021年首個遞交招股書的物企,現在距離登陸資本市場只差一步。

根據上市計劃表,新希望服務將於5月11日上午9時開始香港公開發售,股份預計5月25日於香港聯交所主機板開始買賣。

據透露,新希望服務將發售2億股股份,其中1。8億股股份將作國際發售,佔初步發售股份總數的90%;餘下2000萬股股份將於香港作公開發售(可予重新分配),佔初步發售股份總數的10%,每股作價介乎3。80港元至4。70港元,集資額最多9。4億港元。

觀點地產新媒體於釋出會上獲悉,新希望服務目前已引入6家基石投資者,總金額達到4940萬美元,其中包括貝殼找房投資9700萬人民幣、小米投資3880萬港元、復星國際投資500萬美元等。

會議伊始,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以影片形式寄語:“新希望服務定位為提供民生服務的企業,是集團旗下佈局民生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也是集團內部第一家赴港IPO的企業。”

他多次強調的“民生服務”一詞,定下了本輪上市宣傳基調。

非執行董事姜孟軍續指出,新希望集團一直圍繞著民生產業和幸福經濟來佈局產業賽道,所以民生服務也是新希望集團的基因。

在管理層看來,新希望服務圍繞著消費升級和生活方面有了更多的產業優勢,可以進行多方面多維度的產業鏈整合,實現對整個物業服務生態的升級和重塑。

側重民生服務

為尋求更高估值,新希望服務在規模不及頭部物企的前提下,更偏向於宣傳其核心理念,打造對外形象。

如上述所提,核心重點在於民生服務。

執行長兼總經理陳靜在會上解釋,新希望服務定位為民生服務運營商的核心邏輯是在價值鏈中心連線客戶,圍繞業主及住戶、其他消費者在公共空間購物、旅遊、娛樂等多個方面的需求,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商業運營服務和民生服務等服務內容,構建民生服務微生態。

亦即,物業管理服務基礎之上深度發展商業運營服務和民生服務。新希望服務希冀打造的是區別於傳統典型的物業服務企業。

姜孟軍稱,產業運營思路下的民生服務既是新希望服務差異化定位,同時也是競爭的優勢所在。

招股書顯示,新希望服務主要從四個業務分部產生收入,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商業運營服務以及民生服務。而民生服務主要提供社群生活服務、社群資產管理服務、線上及線下零售服務及餐飲服務、營銷活動組織服務,及社群空間運營服務。

不過,物業管理服務仍是主要收入來源。

總體收入上,新希望服務從2018年的2。58億元增長47。5%至2019年的3。81億元,後增長54。6%至2020年的5。88億元。於往績記錄期,複合增長率超過50%。同時,淨利潤從2018年的4110萬元增長56。0%至2019年的6400萬元,後增長71。6%至2020年的1。09元。

細分到各個板塊,2020年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商業運營服務以及民生服務這四項收入分別為1。89億元、1。68億元、1。12億元和1。17億元,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為32。3%、28。6%、19。2%和19。9%;對應毛利分別為5920萬元、7365萬元、6186萬元和5264萬元。

目前,物業管理服務與非業主增值服務的收入佔比水平相近。

近幾年,新希望服務一直在調整業務結構及收入結構。具體表現為,物業管理收入、商業運營收入比例有所降低。於往績記錄期,物業管理收入佔比由45%最佳化到32%,商業運營收入基本維持在20%左右的水平。

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民生服務收入比例則得以提升。其中,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佔比由2018年的19。7%增至28。6%,民生服務收入佔比則由11。0%上漲到19。9%。

陳靜指出,近三年營收增長最快的是民生服務板塊,複合增長率超過100%,對比物業管理收入複合增長率僅為27%。

至於增長快速的原因,首席財務官陳江回覆稱:“一方面不斷向市場擴張客戶規模,完善整個生活服務板塊的生態,同時對內也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進行精益化管理,於2019年年底推出團膳的業務。”

之所以會如此重視該等業務板塊,更深層次理由是其較高水平的毛利率水平。比如於2020年,新希望服務的整體毛利率達到42。1%,對應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商業運營服務以及民生服務毛利率分別為31。2%、43。8%、54。8%和44。9%。

在會上,陳靜透露,未來發展方向會側重高毛利率的商業運營以及民生服務板塊。

規模三大方向

上市之後追逐規模是常態。

於2020年12月31日,新希望服務管理65個專案,總在管樓面面積約為1020萬平方米。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總在管樓面面積進一步增至1140萬平方米。

背靠新希望集團,成為新希望服務發展的根基。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分別有33個、45個及60個在管物業由母公司開發,分別佔在管物業總數的100。0%、100。0%及92。3%。

與之相對應的是,區域佈局也與母公司相似。截至2020年12月31日,新希望服務分別有33。4%及28。9%的在管樓面面積位於成渝城市群及華東地區,分佈較為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年12月31日,新希望服務物業管理專案全部位於中國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進駐了成都、大連、昆明、南寧、瀋陽、溫州、南寧等17個城市。

只佈局於一二線城市,令物管費略高一些。2019年,新希望服務平均月度物業管理費為每平方米3。69元,根據同一資料,較中國物業管理服務行業平均月度物業管理費每平方米高出1。35元或57。4%。

物管規模競賽階段,上市之後必然會有更多外拓動作。陳靜同樣認為,併購和投資、市場拓展都是企業快速發展、業務規模增長的必要手段。對於新希望服務而言,會透過內生增長、市場併購、市場拓展三個方向共同發力。

內生增長方面,依然是新希望地產包括其他的關聯公司,在未來發展過程持續供給一些在管規模。截至2020年12月31日,新希望服務訂立合約向尚未交付予的26個住宅專案提供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其中18個由新希望地產開發,其餘由新希望地產的合營企業或聯營公司開發。

截至同日,未交付專案總合約樓面面積約為510萬平方米。

而在投資和併購上,陳靜繼續提及,新希望有其堅持的原則,包括對城市的選擇、對高質量客戶的選擇,以及對高物業費的醫療、學校、商辦的選擇。

她認為,提升市場外拓能力,更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

“市場外拓的專案是新客戶群體,長期耕耘之後,也會帶來更多收益。”因而新希望服務內部也組建了合作發展中心,從總部牽引到各個城市公司共同協同,透過招投標或者資源獲取的方式提升市場併購能力。

新希望服務早已試圖進行第三方外拓。

自2020年開始,已訂立合約來管理獨立第三方物業開發商所開發的12個物業專案,總在管樓面面積為150萬平方米,佔總在管樓面面積的13。2%。

從此次募集資金用途上,也可知悉新希望服務對於投資、併購的重視。當中述及,集資所得70%用於戰略收購及投資,以指示性發售價範圍的中位數計算,估計將自全球發售收取所得款項淨額約7。85億港元,其中會有5。49億港元用於此。

以下為新希望服務IPO新聞釋出會現場問答實錄:

現場提問:公司營收結構和大部分物業企業有所區別,是否反應了公司業務結構和發展戰略?

陳江:

從整體的營收結構來看,體現了新希望服務自身業務發展的經營邏輯和發展策略。在業績記錄期,新希望服務深度佈局四條業務線,對應四個不同賽道,分別是基礎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商業運營服務和民生服務。

在業績記錄期,總收入也從2018年的2。6億元進一步增長到2020年末的5。8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50%。

伴隨著增長態勢以及收入結構演變,使得公司跟傳統物業管理公司有一些區別。尤其是在近兩年,傳統物業管理佔比由2018年的45%進一步下降到了2020年近32%的水平。

與此同時,基礎物業管理服務到2020年進一步增長到1。9億元,一方面得益於新希望地產在過往穩健快速發展,給了非常穩步管理規模的支撐。同時新希望集團在醫療等等方面佈局了非常多的賽道,也在規模上給予了深度連結和支援。另一方面,第三方市場化拓展,使得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

第二個業務線是非業主增值服務,依託與新希望服務快速穩健發展,也在不斷完善和最佳化提供非業主增值服務的服務組合,同步也向第三方依託於過往能力和沉澱做對外輸出,非業主增值服務在2020年收入是1。68億元,幾乎和物業管理服務的收入水平接近,收入佔比在2020年是26。8%。

從商業運營服務的角度,在業績記錄期,實現了單個商業專案全生命週期和全鏈條服務的打通,同時商業運營服務平穩增長,於業績記錄期增速是35%。

民生服務是四個業務板塊裡面發展最快的,一方面不斷向市場擴張客戶規模,完善整個生活服務的生態,同時對內也不斷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進行精益化管理,於2019年年底推出團膳的業務,使得整個生活服務營收從2018年的3千萬元進一步增加到2020年的1。2億元。

這是觸客的基礎,幫助構建生活服務高毛利的業務單元,持續不斷投放多元化、高毛利、符合客戶需求的服務,未來進一步運用好新希望服務在民生服務方面的能力。

現場提問:公司在服務上強調高質量,如何體現?

趙曉星:

高質量不僅僅是專案的高質量,更多是客戶的高質量。

首先,新希望服務在全國化佈局中,整個華東區域佔比33%以上,有更好基礎設施,打造了地理優勢。

第二,從資料上的訴求,藉助於整個新希望服務產業鏈的支撐,以及收益穩定的中高階的物業組合角度看,在單方頻效上業績也比較突出。最後是非常重視客戶的滿意度,多年來老客戶的客戶滿意度在90%以上。

現場提問:新希望服務定位為民生服務運營商,核心優勢在哪裡。

姜孟軍:

產業運營思路下的民生服務既是新希望服務差異化定位,同時也是競爭優勢所在。新希望集團一直圍繞著民生產業和幸福經濟來佈局產業賽道,所以民生服務是整個新希望集團的基因。新希望服務的民生服務也得到了母公司和相應產業板塊的大力支援。

新希望集團成立於1982年,作為國內民營企業的一棵長青樹,將近40年來,一直圍繞著民生產業在農牧食品、乳業快消、醫療健康、金融投資、文化旅遊方面發展,因此擁有了豐富的產業優勢。

新希望服務圍繞著消費升級和生活方面有了更多的產業優勢,可以進行多方面多維度的產業鏈整合,實現對整個物業服務生態的升級和重塑。

也基於此,新希望服務資產管理服務、線上活動、空間運營服務等五大民生服務領域打造出了餐飲、消費、多元的服務需求,希望做到極致。

未來繼續圍繞著多重角色構建多元化的民生服務平臺,透過這些商業生態與模式的升級重塑,將新希望服務的成長空間放到最大。

現場提問:集團方面有沒有給公司下達什麼任務?

陳靜:

與其說新希望集團給公司的是任務或者壓力,不如說是支援和動力。公司是新希望集團第一個赴港上市的公司,在這樣的指引下,確實具備非常好的能量。

從幾個方面來講,第一,新希望地產在規模方面給新希望服務的支援,相信會成為公司在業務規模發展方面的重要力量,未來也會有更多的分公司成為新的客戶。

其次,公司是民生服務運營商,在生活服務方面也有多個賽道佈局,新希望集團作為民生產業幸福經濟的綜合產業集團,新希望服務是其中一個重要產業,在食、居、商品等領域跟新希望集團有深度的合作。

第三,新希望集團給了非常多專業賦能,比如下屬多家合夥人企業、資訊科技企業,都給了非常多專業指導。第四,新希望集團根植於大地的文化金字塔,給了新希望服務強大的文化基因和發展背景。

最後,雖然得到更多的是支援和動力,作為管理層,依然有自己的任務,同樣要化壓力為動力,管理層也會上下同心,真正實現給投資人的承諾,希望透過努力,並在新希望集團的支援下,真正實現業績達成,同時夯實幸福民生運營商的願景。

現場提問:公司募資70%用於戰略收購和投資,是如何看待外延式併購的做法,公司會如何壯大經營版圖?

陳靜:

在整個一級市場,戰略併購上競爭確實還是比較激烈,對於新希望服務而言,依然認為併購和投資、市場拓展都是企業快速發展、業務規模增長的必要手段。新希望服堅定不移透過市場併購、市場拓展,以及內生增長,三個方向共同發力,來進一步拓展規模。

首先,在一級市場相對來講競爭壓力比較大的前提下,投資和併購要堅守幾個原則。首先要堅持對城市的選擇,對於高質量客戶的選擇,對於高物業費的醫療、學校、商辦的選擇。堅持之後,一方面獲得較優質標的,另一方面會發現優質的城市、業態,對於增值服務需求也是比較旺盛的,也正是公司的優勢所在,將持續提升在生活服務方面的業務發展,雙向形成聯動,從而促進新希望服務整體的業務發展。

第二,將進一步加強在市場外拓方面的能力,會更有利與企業的長期發展,因為併購不管怎麼講,都還是利用了投資人或公司的資金,但是市場外拓到一個專案,是一個新的客戶群體,長期耕耘之後,也會帶來更多的收益。所以內部也組建了合作發展中心,從總部牽引到各個城市公司共同協同,透過招投標或者資源獲取的方式提升在市場併購方面的能力。

最後,內生增長也是規模增長的重要手段,新希望地產包括其他的關聯公司,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也將會持續供給一些在管規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