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商標糾紛幾時休?又一老字號陷侵權訴訟,上市之路再生波折

文:團團

9月6日,張小泉在創業板上市,成為A股“剪刀第一股”,IPO發行價為6。9元/股,上市首日高開331。88%,市值達52億元。近期老字號企業似乎迎來上市潮,今年以來,五芳齋、天津同仁堂、西安冰峰飲料等老字號企業也要在A股上市。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正在衝刺IPO階段的天津同仁堂遭到北京同仁堂狀告侵權,同仁堂品牌糾紛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老字號商標糾紛幾時休?又一老字號陷侵權訴訟,上市之路再生波折

在這起訴訟中,北京同仁堂認為其公司是“同仁堂”品牌的唯一合法繼承者,也是“同仁堂”商標的唯一合法持有人。天津同仁堂侵犯了北京同仁堂集團的註冊商標專用權等權利,構成不正當競爭。天津同仁堂則迴應稱,公司前身可追溯至清朝時期,企業名稱、字號和商標等均系合法取得,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

“同仁堂”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中藥老字號,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同仁堂雖然品牌名稱和主營業務相似,但在企業性質、資本運營和收入規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據瞭解,目前北京同仁堂是北京市國資委完全控股的國有企業;而天津同仁堂經歷了從國有企業到民營企業的轉型過程,目前由張彥森家族控制。

老字號商標糾紛幾時休?又一老字號陷侵權訴訟,上市之路再生波折

兩家同仁堂之爭由來已久。北京同仁堂成立於1669年,專注於中醫中藥領域發展,由樂氏家族管理。由於中途管理不善不得不向外界進行招股,此時樂家女婿張益堂入股,開始統領經營、分管制藥。隨著不斷髮展,張益堂贖回了北京同仁堂的股份,並在天津設立了另一家“張家藥鋪”,代理北京同仁堂的藥品。1852年,“張家藥鋪”未經許可更名為天津同仁堂,引起樂家的不滿。於是在民國時期,北京同仁堂起訴天津同仁堂,也起訴成功了,天津同仁堂改為了“天津同仁堂合記”。

1982年其又更名為天津同仁堂,中間也遭到了北京同仁堂反對,然而當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只保護商標,不保護字號,因此天津同仁堂恢復了其名稱。此後,它還成為了一家地方國有企業,進入21世紀後,天津同仁堂改為股份制公司,目前它已完全轉變為私營企業。據資料顯示,天津同仁堂在2020年實現營收8。18億元。

老字號商標糾紛幾時休?又一老字號陷侵權訴訟,上市之路再生波折

在研發方面,天津同仁堂2018-2020年累計投入金額合計為6562。13萬元,然而在招股書上很多人注意到,相比於研發費用,公司的推廣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2018-2020年,銷售費用分別為31054。69萬元、3540。68萬元和401。69萬元,分別佔營業收入的46。64%、47。56%和49。03%,總共花費了9。23億元。天津同仁堂的銷售費用包括市場推廣費、職工薪酬、差旅費等,市場推廣費是公司銷售費用中最大的費用。

老字號商標糾紛幾時休?又一老字號陷侵權訴訟,上市之路再生波折

老字號扎堆兒打官司

老字號一直是商標侵權的重災區。最著名的案例是王致和的“順義致和腐乳廠侵權案”,社會普遍將其認為是老字號品牌維權的第一案,甚至是整個中國品牌的第一起“智慧財產權”案件。此外,許多老字號企業也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商標“大戰”。

如南北稻香村、洛陽杜康和白水杜康酒企的商標之爭;還有沸沸揚揚的加多寶、王老吉“紅罐之爭”,自2010年以來,雙方已經打了20多起官司,直到2017年,才以“共享”的判決塵埃落地。

老字號商標糾紛幾時休?又一老字號陷侵權訴訟,上市之路再生波折

商標“爭奪戰”為何沒完沒了?

商標法經歷了多次修改,每次修改都在逐步適應社會的發展,而許多老字號的糾紛埋下種子時,立法還不完善,企業智慧財產權意識不強,相關部門的執法理念和執法水平還比較欠缺。此外,老字號糾紛頻發也與工商註冊資訊不一致有關。以前,當地的工商系統沒有聯網,在註冊企業資訊時,不會審查是否有商標權,這很容易導致以後的商標侵權。

由於歷史原因,涉及老字號的訴訟將更難解決,這一過程一般涉及到企業的大量精力、人力和財力資源,甚至對企業管理產生影響。那為什麼要打這樣的官司?業內人士表示,除了爭奪商標所有權是主要原因外,還可能涉及企業多方利益博弈,如炒作擴大企業知名度,或阻攔競爭對手,拖延對方上市程序等。

老字號商標糾紛幾時休?又一老字號陷侵權訴訟,上市之路再生波折

結語:其實除了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外,國內還有多家同仁堂,例如成都同仁堂、南京同仁堂等等。其中早在2006年就拿到中華老字號品牌的南京同仁堂,和北京同仁堂一脈相承。對於天津同仁堂來說,這次遭到起訴或許會影響其IPO的程序,而張彥森也是天津另一老字號——狗不理包子的實控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