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祠衚衕終成"死衚衕",論壇興衰史再添一員

西祠衚衕,又一個國內網際網路行業歷史中曾經赫赫有名的論壇,將自己放到了拍賣臺上。

西祠衚衕終成"死衚衕",論壇興衰史再添一員

日前江蘇產權市場網釋出的公告顯示,西祠衚衕所屬公司“南京西祠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元的掛牌價格,轉讓100%股份(共500萬股),轉讓日期截止2022年4月18日。並且此前該公司曾釋出過一輪轉讓公告,但並未徵集到受讓方。

西祠衚衕終成"死衚衕",論壇興衰史再添一員

此外,西祠衚衕創始人響馬(本名劉琥)也在社交平臺釋出“R。I。P(安息吧)”。並且在這條推文下,有使用者說到,“西祠,貌似錯過所有掙錢的路子,頭也不回撞牆上了。當年廣播臺的主播都主動推西祠的版聊”。

西祠衚衕終成"死衚衕",論壇興衰史再添一員

誕生於1998年的西祠衚衕比貓撲晚1年,但比天涯早了1年,這三個都曾是2000年前後國內最為知名論壇。不過響馬離開西祠衚衕的時間相對較早,在2000年賣給藝龍(當時的“e龍”)後,他在2001年離開了這個親手建立的論壇。但在2015年,西祠衚衕再次易手,藝龍方面宣佈將其90%的股權及相關資產作價1220萬美元,轉讓江蘇紫金文化傳媒投資有限公司。而響馬當時也釋出微博稱,“西祠終於脫離了藝龍的控制,可喜可賀!”

但就在7年後,西祠衚衕還是沒能打敗現實,只留下了一片唏噓。據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至2007年達到鼎盛期的西祠衚衕,擁有超過80萬個版塊,註冊使用者超過3000萬,並且還首開同類網站的收費先河,據稱在2005年時付費率還曾超過1%。

西祠衚衕終成"死衚衕",論壇興衰史再添一員

儘管西祠衚衕的沒落與藝龍及後續的運營有著一定的關係,但與貓撲、天涯等一眾論壇“墜落”的原因一樣,這一模式的落後及變現難、網際網路的逐步普及,以及相關技術的發展下,任何一個沒有因時而變的網站都註定會被使用者拋棄。而那些至今還在緬懷論壇不再的使用者,或許也正是最先放棄的那部分版主或水友。

西祠衚衕終成"死衚衕",論壇興衰史再添一員

而在70、80及90後感嘆天涯、貓撲、西祠衚衕、超大、飛揚等論壇凋零,暢談曾經平等自由開放的交流氛圍時,佔據移動端網民規模28。1%的Z世代,可能還會問一句“這是什麼?”而誕生於2009年的微博,目前月活躍使用者數已達到5。73億,來自移動端比例更是高達94%,並且有超過75%月活使用者為Z世代。

其實,論壇的衰落無疑還源自於使用者使用習慣的遷移。隨著微博、微信等新的社交方式興起,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基於PC端的論壇已經多少有點跟不上時代了,並且更為重要的是,絕大多數論壇都沒能成功實現向移動端的轉型。而在影片內容的衝擊下,以圖文形式為主的內容,顯然也越來越難以抓住年輕使用者了。

近年來網路上流行一句話“網際網路衝浪是為了快樂”,顯然面對糟糕的使用體驗、極為繁雜的內容等,論壇先天就有的缺陷,使用者也不會一直停留。而在論壇是以植入式廣告為主要營收來源的情況下,沒了使用者又談何盈利。雖然天涯總裁邢明曾表示,“商業化不能操之過急,社群網站必須在內容純粹化與商業化探索二者之間維持艱難的平衡”,但事實也已經證明,論壇的模式與流量和資本很難共存。

西祠衚衕終成"死衚衕",論壇興衰史再添一員

雖然論壇這種模式很難變現,但這一社交產品的形態是正確的嗎?回答是肯定的。有些朋友或許還記得,天涯的煮酒論史板塊中曾有一篇題為《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帖子,就是後來掙了千萬稿費的作者當年明月,最初發布作品的地方。而《南方週末》的相關報道《被收容者孫志剛之死》,後來也成為許多高校新聞寫作課程的範例,這一案例最初就來自西祠衚衕。

但這些都只是論壇內容的一隅,除了文化領域外,早期論壇還有科技、新聞、學術等領域的“大神”,他們的存在極大程度上豐富了內容池,並留下了諸多的“神貼”,後續也都被搬運到諸如豆瓣、知乎、微博等平臺中。

西祠衚衕終成"死衚衕",論壇興衰史再添一員

不過除了令人唏噓的天涯、貓撲、西祠衚衕等,日落西山的綜合類論壇外,其實如今還有非常多的細分論壇依舊仍在,例如創建於1999年的IT類論壇CSDN(號稱國內的github)、學術類論壇小木蟲、影視類論壇悅影天下等。而虎撲、豆瓣等在網際網路行業轉型期把握住機會的論壇,顯然也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即如何更好地實現商業化以及保持穩定的盈利。

西祠衚衕終成"死衚衕",論壇興衰史再添一員

然而,豆瓣日前關停17個問題小組、宣佈停用所有私密小組等舉動,其實也已展現出,含有論壇基因的小組功能所帶來的粉絲聚集、謾罵互撕、製造輿論等問題,其實也牽絆著豆瓣前行的步伐。

虎撲在成功轉型後兩次上市折戟,也仍面臨著盈利模式單一、盈利不太穩定等困境。並且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對於豆瓣、虎撲等平臺來說,是如何在滿足使用者需求、留住優質使用者,以及穩定盈利之間找到平衡點。

西祠衚衕終成"死衚衕",論壇興衰史再添一員

顯然,20餘年前建立網站的那一批人,都或多或少還有些許“理想主義”,有人曾期盼著“做最好的籃球網站”,有人夢想著“以興趣和發現為邏輯來連線人與人”,也有人曾發表《天涯這個爛地方》來表達對其“一往情深”。但對於市場而言,這些“理想主義”的氣質或許並不討喜,畢竟“這種死又死不掉、上又上不去,說他兩句,文藝中年的創始人還不高興”。

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不斷髮展,論壇這一模式顯然已經無力承接起更多使用者的湧入,但最後的結局可能並不會是完全消失,而只是回到最開始垂直、專業化,且小眾的樣子。不過這樣還能夠掙錢嗎?想多了,大多數人或許只是為愛發電罷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