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丨寫春聯,炸酥餃,拜土地,全家齊上陣

2018-02-12 16:4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黃紹日

年俗丨寫春聯,炸酥餃,拜土地,全家齊上陣

春節臨近,年味漸濃,人們趕集上圩,置辦年貨,籌備年務。新年的新氣象瀰漫在這溫馨暖和的小山村裡。

家裡的春聯是爺爺自己寫的,一方面他認為去買集市上機器印刷的春聯沒有過年的誠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踐行勤儉節約的家風。他會提前買好紅通通的春聯紙,然後用已經有幾十年歷史的鐵製大剪刀裁剪好紙的規格大小,從二樓書房的抽屜裡搗騰出筆墨硯來,在書桌上正襟危坐地寫上一個下午。剛剛寫好的春聯,墨香遠飄,毛筆字龍飛鳳舞,大氣磅礴,給人以美的享受。歲月的沖刷,無論如何也敵不過一顆熱愛寫字的熱忱之心,流逝的時光終會沉澱在筆墨之中,新春的美好祝願與佳節的情感寄託,就蘊藏在爺爺寫的每一個字裡。

過年一定要做的就是芝麻餅了。奶奶會在陽光正好的日子裡,拿糯米出來曬乾。爺爺發動碾米機,將曬好的糯米碾成麵粉。之後奶奶將麵粉繼續晾曬,接下來將麵粉與紅糖用雙手攪拌均勻。我和弟弟的工作就是用合適的力道把與紅糖攪拌後的麵粉捏成球形的大小均勻的芝麻餅餅芯。奶奶、媽媽、嬸嬸和妹妹們會圍坐在一張大桌子旁,一起幫忙做芝麻餅。桌子上有一盆攤開均勻的芝麻,一碗花生油(塗抹在桌子上,避免麵糰粘黏在桌子上),一碗生面粉(塗抹在木棒上,避免麵糰粘黏在木棒上),一碗清水(用麵糰沾清水,避免麵糰失水乾燥,增加麵糰粘性),這都是做芝麻餅要用到的材料。用之前做好的餅皮把餅芯包起來,再往裝芝麻的盆裡滾上幾滾,讓麵糰全身粘上均勻的芝麻。然後輪到木棒出場了,“咚咚咚”的聲音此起彼伏,是木棒敲打麵糰的聲音,桌子也跟著微微震顫著,一邊敲打,一邊旋轉麵糰,敲打球形麵糰至扁平就可以了。爸爸則負責烘烤芝麻餅,用平底的鍋,這樣餅會受熱均勻,用松樹葉當柴火,可以提供充足的火力。掌握火候,適時給餅翻面,經過幾輪烘烤,香味十足的芝麻餅就新鮮出鍋了。

除了做芝麻餅,奶奶、媽媽、嬸嬸還會一起包粽子、包餈粑。事先找好大大的芭蕉葉,洗乾淨,裁剪好葉子。拿幾片葉子放進木製的模具中,鋪好,再用碗盛好糯米倒入模具中,用手把糯米攤均勻,糯米層累達到一定厚度後,再放餡料(芝麻、綠豆、豬肉等),然後用新一層的糯米覆蓋餡料,當糯米放滿模具時,用芭蕉葉包起來,用細長的繩子纏繞芭蕉葉,打結斷繩,一隻粽子就這樣包出來了。奶奶可以不用模具輔助包,直接把糯米攤在手上包,包出來的粽子大小均勻,美觀而且很好吃!

與包粽子、包餈粑相比,用麵粉捏湯圓,就顯得容易多了。用麵粉配以一定比例的水,攪拌均勻,拿一小塊麵糰放在手心搓捏成圓形,也可以放餡料進去。然後再放到糖水裡煮沸後,就可以出鍋了。湯圓有著“團團圓圓”的吉祥寓意,所以過年一定要記得吃湯圓喔!

過年還會做的就是酥餃了。事先會從集市上買好做酥餃的模具,這種模具可以敞分開來,也可以合起來。把餅皮放在敞開的模具上,在餅皮裡放上餡料,把模具一合上,餅皮就包裹著餡料被擠壓成了酥餃,再放到油鍋裡一炸,炸至金黃就可以吃了。

做完了餅、粽子、餈粑後,爸爸媽媽會帶著鐮刀與鋤頭,清除後山房屋後的雜樹雜草。全家人一起打掃乾淨屋子的蜘蛛網,貼年畫、貼福字、貼門神、剪窗花、張燈結綵、祭拜祖先。團坐聚餐,觥籌交錯,一家人有說有笑、共話家常、其樂融融的氛圍,分外有味。

年前年後都要去拜土地公公,擺放豐盛祭品以饗,上香,敬酒,燒紙錢,雙手合十祭拜,放鞭炮,一切儀式感十足。

“年”到底是什麼呢?年可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上的享受,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盛宴。年是小孩子們可以放鞭炮、脫舊衣著新衣、領紅包壓歲錢、吃大餐喝飲料、賞煙花飛滿天、觀舞龍舞獅爭奇鬥豔的日子。年是遊子歸鄉、親人團聚、閒談家長裡短的團圓時刻。年是“爆竹聲中一歲除”辭舊迎新、許下新年美好祝願的日子。年跟幸福、美滿、紅火、團圓等詞語聯絡在一起。年是記憶中的美好,也是當下的幸福。想來,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對年的獨到理解,或是寄存著美好,或是寓託著情感……無論你身在何處,請拋開一切煩惱與壓力,回家團圓,純粹地過個好年吧!

(作者系浙江師範大學2016級歷史學學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