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糯籺出爐 鄉味撫鄉愁

香糯籺出爐 鄉味撫鄉愁

店員們熟練地包裹白籺。許筱倩 攝

香糯籺出爐 鄉味撫鄉愁

將醃製好的豬肉與蝦米、蔥、蒜等配料一起烹炒一番。

許筱倩 攝

香糯籺出爐 鄉味撫鄉愁

白籺皮厚,內裹豐富多汁的餡料。 張思燕 攝

香糯籺出爐 鄉味撫鄉愁

新鮮出爐的白籺炊煙裊裊,香氣撲鼻。許筱倩 攝

香糯籺出爐 鄉味撫鄉愁

嚐到白籺的小朋友喜笑顏開。

許筱倩 攝

香糯籺出爐 鄉味撫鄉愁

店員將包裹的白籺有序放到蒸籠裡,用蝦米標記餡料。

許筱倩 攝

香糯籺出爐 鄉味撫鄉愁

咬開軟糯的白色外皮,充足的餡料露出來了。

張思燕 攝

清晨5時許,天空微微露出魚肚白。安鋪鎮長安四路上,麥章捷、林春娣夫婦的特色小吃店燈火通明,醃製餡料、揉搓糯米粉的聲音打破凌晨街道的靜謐。兩小時後,店鋪門前蒸汽繚繞,夫妻倆精心製作的美食白籺出爐,四溢香氣把初醒人們身上的睡意一掃而淨。店員將蒸熟的白籺一個個放進包裝袋,遞給絡繹不絕的食客。

名列“廣東四大古鎮”的安鋪,從來不缺特色小吃。當地特產白籺,深受本地人和外來遊客喜愛,在2021年入選廉江十大小吃榜單。甜糯拉絲的白色外皮,和充滿汁水的肉餡混合入口,香滑彈牙感充盈唇齒間,讓人回味無窮。

數十年進化

從甜餡到鹹香為主

“白籺是我們安鋪人的童年味道,吃了那麼多年也從沒吃膩。”拿到熱氣騰騰的白籺,譚小姐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笑言:“早上吃一個,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白籺好吃與否,外表皮和餡料尤其重要。“外表皮要做到香糯彈牙,咬上一口還能拉絲的水平,水磨糯米粉是首選的原材料。”林春娣一邊介紹,一邊在揉搓粉團時加上一塊熟粉(清水煮沸後和的粉團),進一步增加白籺的糯性。

製作白籺十餘年,林春娣夫婦把這套“美食經”掌握得越來越純熟。“豬肉要選擇全腿肉,肉嫩而不柴。加鹽、叉燒醬、醬油等調料醃製兩小時後切碎,加入蝦米、蔥、蒜在大鍋烹炒一番,待餡料混合均勻後就可以裝盤備用了。”林春娣說,這些是他們從姑父莫康富那裡學到的寶貴經驗。

十多年前,林春娣夫婦師從莫康富,走上創業路。那時,莫康富已在安鋪鎮的名景點騎樓街上製作、經營白籺生意數十年。他把近半生的寶貴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這對後輩。

“小時候我吃的白籺只有椰絲芝麻這一種甜餡,2000年後,隨著不斷的試驗和創新,豬肉蝦米餡的白籺逐漸成為大家心中首選。”林春娣邊揉搓粉團邊說,這種鹹香味的白籺廣受歡迎,平時一天銷量有兩千餘個。

純手工製作

美味慰藉遊子思鄉情

安鋪白籺目前仍依靠純手工製作,需要大量人力。林春娣夫婦店內,三兩員工圍桌而坐,將烹煮完畢的餡料裹入餡皮中,熟練地捏製成型後,再入鍋蒸13分鐘。

每年逢年過節時,廉江人的美食置辦清單上,總少不了白籺。“節假日銷量能漲到約五千個。”林春娣夫婦說,需求量暴增之下,他們會聘請周邊村民來幫手,提升供應量,也為村民提供一份收入。

“每天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基本上都是安鋪老鄉。”忙完了手上的活兒,林春娣和丈夫暫歇一會兒,拿起手機檢視訂單。

“印象最深的是一份來自黑龍江的訂單,顧客是一位在黑龍江當兵的安鋪人,一次下單了三十多個白籺。”林春娣回憶,這位顧客留言說,遠在數千公里外,十分想念家鄉的味道。“由於距離太遠,這單郵費是白籺價格的三倍,我們當時還多次諮詢客戶是否真的需要購買。”麥章捷笑著說。

白籺的保質技術複雜,要求送達時間儘量縮短,郵費也隨之水漲船高,讓不少在外的廉江人望而卻步。“我們在16週年店慶時準備免郵5天,現階段我們也正在跟快遞公司洽談合作事宜,希望把郵費降低一些。”林春娣說,希望更多在外打拼的廉江人,能嚐到家鄉味道,慰藉藏在心間的思鄉情。許筱倩 李廷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