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味道——“回來了,喝湯了某”

作為地地道道的河南人,那見面第一句肯定就是“喝湯了某”,河南到底有多少湯?這可真是不好說,就從我個人來說,喝過的有:驢肉湯 牛肉湯 羊肉湯 胡辣湯 小腸/大腸湯 ,這都是條件好了之後才喝到的,有一種湯從記事開始就開始喝,那就是“甜湯”

“甜湯”也叫稀飯,有的地方也叫麵疙瘩湯,“甜湯”在河南廣大的鄉鎮、農村很流行,幾乎一天中早晚兩頓都是“甜湯”。這個“甜湯”並不是甜的,而是沒有味道的湯,就像炒菜說“菜炒甜了”其實就是味道淡的意思。

這道湯真的超級簡單,但是想要做好也得講究技巧

第一步,起鍋燒水至沸騰

第二步,趁燒水的間隙,攪“麵糊”。根據吃飯人數在碗中放入適量麵粉,重點來了,逐漸加入少許水,將麵粉攪拌至糊狀,這時候就不用加水了,開始用筷子持續攪拌順時針 逆時針都可以。把糊狀的麵粉攪拌至光滑,沒有乾的麵粉塊。然後再加入適量清水,將糊狀的麵粉攪拌至稀糊狀,這就是我們俗稱的“麵糊”(拿起筷子不會粘黏)

第三步,將稀糊狀的麵粉液淡入煮沸的開水中,並用勺子不斷攪拌,煮至再次沸騰就可以了

第二步也就是攪麵糊至關重要,水多了,攪拌不夠,或者攪拌完放置時間長倒入沸水時沒有再次攪拌都會有一層的“麵疙瘩”,這也就是這個湯有時候會叫“麵疙瘩湯”原因,在我們老家那邊燒好了是甜湯,燒不好就是“麵疙瘩湯”。

在我的老家喝甜湯一般都是早上或者晚上喝,吃饅頭炒菜,有時候在冬天菜都不用炒,直接弄點西瓜醬,饅頭一夾,這就是一頓飯。

自從前幾年爺爺心梗做了手術,老家的土地就全包給了別人,這次國慶放假回老家,爺爺奶奶也不用秋收繁忙了,奶奶蒸饅頭,我炒菜,爺爺做甜湯,桌子就擺在院子裡,看著落日吃晚飯,再聽爺爺講他以前扒火車去雲南修鐵路的往事~~

國慶你回老家了嗎?都吃到了哪些好吃的美食。

老味道——“回來了,喝湯了某”

堂妹養的小貓咪

老味道——“回來了,喝湯了某”

爺爺開荒種的花生

老味道——“回來了,喝湯了某”

家門口的香蕉樹

老味道——“回來了,喝湯了某”

爺爺種的花

老味道——“回來了,喝湯了某”

柿子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