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最近天氣的確是十分的炎熱,但更火熱的是廣大足球迷們對世界盃的熱愛之情。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這個夏天,世界盃點燃了世界人民的熱情

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各大網站的首頁也被世界盃的最新比賽動態給反覆刷屏。殊不知,在古代,我國卻是一個足球大國,有著悠久的足球運動傳統。

足球其實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人稱之為“蹴鞠”。“蹴”是踢的意思,“鞠”指的是球。

在中國古代,蹴鞠作為一項國家級頂級賽事,深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喜愛,人們對蹴鞠的激情,也絕不亞於如今我們熬夜看世界盃的瘋狂。我們的足球事業也曾經燦爛輝煌、高手如雲呢。

那麼,古代的中國人都是怎麼踢足球的呢?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治國習武

有關史料記載,蹴鞠運動最早產生於中國先秦時期,歷經漢代,到唐宋趨於鼎盛。後來,蹴鞠經阿拉伯人傳至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所以說,足球的故鄉是中國。

最早記載蹴鞠活動的是《戰國策》。書中說,蘇秦當了趙相,為了聯齊抗秦,就開始遊說齊宣王:“齊國這麼一個大國,有兩千裡土地,數十萬軍隊,人民生活富裕,都喜歡吹竽、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這麼富強的國家,怎麼甘心向秦國俯首稱臣呢?”

從這裡可以看出,戰國時期蹴鞠就很受齊國人歡迎。

到了漢代,達官貴人和軍人很喜歡蹴鞠。而且蹴鞠是軍事訓練的重要手段。那時規則已經比較完備。供蹴鞠使用的球場,是一塊東西方向的長方形場地,兩邊各設六個對稱的“鞠域”,也叫“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場地四周設有圍牆。比賽分為兩隊,有攻有守,誰踢進對方鞠室的次數多誰贏。不過此時的“鞠”還比較簡陋,是用皮革裹著的毛髮填充物。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漢代軍隊用蹴鞠訓練

早前的蹴鞠是用葦條編製成一個球體。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葦條做的球反彈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傷到人,就開始使用皮革材質,裡面填上毛、棉這樣的東西做內膽。

蓬勃發展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唐代體育的蓬勃發展是古代世界體壇的一大奇觀。皇帝們普遍熱愛體育運動,尤其喜歡打馬球和踢足球,蹴鞠也逐漸擺脫軍事訓練功能,成為純粹的娛樂休閒專案。

當然,唐代的制球工藝也大大改進了。這時使用的球,唐朝人稱之為“氣毯”,唐朝仲無顏所作的《氣球賦》記載,“氣毯”外面是八片尖皮縫成的外殼,內裡裝了一個吹滿氣的豬尿泡。這時的“氣毯”看上去和現在的足球已經沒什麼大的差別了 。

除了制球工藝的進步,唐朝人對鞠室也進行了革新,設立了高球門,又在三丈多高的球門柱上設了一個小門洞,稱為風流眼,把球踢過風流眼的算贏。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唐代蹴鞠設立球門,上方有風流眼

大唐天寶七年春季的一個午後,在大明宮含光殿內的蹴鞠場內,一場熱鬧的蹴鞠比賽正在進行。

場內20多人中,一位身著黃色束身衣的人特別顯眼,他靈活地使用著背、拍、拽、捺、控、拐等蹴鞠身法,腳法玲瓏穿梭。

玩至幸處,他接人傳球,一記大力抽射,皮球從球門上方的“風流眼”內一穿而過,一氣呵成、行雲流水的動作頓時令場邊歡聲雷動。其中一聲“三郎,威武!”地嬌呼格外清亮。場內的黃衣人微微頷首,向著場邊喝彩的豐腴美女投去深情一撇。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這位球技高超的“三郎”正是大唐天子李隆基,敢稱呼他為“三郎”的正是他的寵妃楊玉環。類似的場景,在李隆基執政的後期經常出現,成為大明宮內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俗話說上行下效,在皇帝貴妃的帶動下,大唐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鄉野小民,都非常喜歡蹴鞠這項運動。很快,蹴鞠就成為了大唐的“國球”。

除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外,最出名、球技最高的皇帝當屬唐敬宗李湛。李湛對蹴鞠的痴迷程度遠遠超過他的兩位先祖,甚至可以說,他的主業是踢球,副業才是當皇帝。

平日裡,李湛始終堅持以職業球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摸爬滾打,挑燈夜戰,甚至為踢球而放棄上朝。這樣的訓練強度使得李湛的球技不斷精進,最終成為大唐的明星級球員。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據說,唐代宮中“女足”整體水平很高,被視為“皇家女子足球隊”,遺憾的是,五代以後,由於纏足惡俗的出現,直接剝奪了女性踢球的權利,“女足”漸漸走向落沒。

寒食蹴鞠

在唐朝,單球門和不用球門的蹴鞠活動很受歡迎。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今天已經消失的傳統節日——寒食節。在這一天要禁菸火,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又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等內容。到了唐代,“寒食蹴鞠”之風達到鼎盛,幾乎成了“法定踢球日”,掃墓之餘,你不到郊外踢踢球,都好像這一天沒過似的。

唐代許昌詩人王建在一首《宮詞》中寫道:“宿妝殘粉未明天,總立昭陽花樹邊。寒食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這首詩在諸多古代體育研究文章中引用率頗高,詩中的“白打”,就是唐宋時期民間非常流行的無球門踢法,由兩人或者多人對踢。新鄭人白居易也留下了一首《洛橋寒食》,描述足球場上的場景,“蹴球塵不起,潑火雨初晴”。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黃楊木雕作品《蹴鞠》生動再現唐朝高超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除此之外,王維、李白、劉禹錫、韋應物等知名詩人的作品中都提到過寒食蹴鞠。由於唐代“寒食蹴鞠”開展地域的廣泛,一生漂泊的杜甫在晚年寫過一首《清明》,感嘆“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杜甫生於鞏義,曾到過洛陽、陝西、四川、湖北等地,說明這些地方都有寒食節蹴鞠的習俗。

寒食蹴鞠本是民間習俗,因為太流行,對皇室也產生了影響,宮裡這一天也要用到足球。《新唐書》中記載過需要按時供應皇宮的物品,“二月獻牙尺,寒食獻球,五月獻綬帶”;唐人韋莊寫過一首《長安清明》,說“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結合王建的那首詩,說明這天宮裡也有女子進行“白打”式蹴鞠表演,並且皇帝是要提前打賞的。足球運動在唐朝就廣受歡迎,難怪球迷這麼喜歡足球了。

空前興盛

我國古代蹴鞠的最高峰在宋代。從宋太祖、宋太宗開始,足球就成為宮廷盛行的娛樂專案。據說大宋朝還專門規定,朝廷凡有大型宴會,必須安排足球表演賽;喝到第6杯酒準時開賽。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宋太祖蹴鞠圖

北宋畫家蘇漢臣畫過一幅《宋太祖蹴鞠圖》,描摹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和他弟弟趙光義、宰相趙普等六人,嗨玩花式足球的場景。其中,趙匡胤武藝高強、身手敏捷,在其中算是一頂一的高手。在皇帝的帶動下,大臣們和市井百姓都玩得很嗨,蹴鞠運動空前紅火。

宋代還出現了足球俱樂部,最知名的當屬齊雲社,負責球賽的組織和宣傳工作。齊雲,是形容球踢得高入雲霄。其時,蹴鞠是“占斷風流第一家”的活動,因而也有“不入圓社會,到老不風流”的說法。

宋朝蹴鞠更重視技巧性和觀賞性。雙球門蹴鞠的激烈對抗早已不見,更加為女子們所喜愛,出現了專門的女子蹴鞠隊。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說起蹴鞠,大家肯定馬上想到了《水滸傳》裡的高俅,憑藉著踢得好球,被那時還是端王的宋徽宗趙佶看中,輕鬆上位了,是宋代最出名的球星。

高俅本是一個街頭混混,但是球藝高超。一個偶然機會,他陪著當時的端王,後來的宋徽宗踢球,用了一個“鴛鴦拐”的絕技,把球踢還給端王,一下子把端王和在場的所有人都給鎮住了。後來宋徽宗踢球經常要高俅陪同,高俅也因此很得聖心,被提拔當了殿前都指揮使。

沒落

中國古代蹴鞠運動的興衰與皇帝的喜好不無關係,《明史》記載朱元璋稱帝以後,嚴禁軍人蹴鞠誤事,並下旨“蹴鞠者卸腳”。但由於其自身魅力所在,蹴鞠在民間依然盛行。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明宣宗行樂圖》是明朝畫家商喜的名作。全卷以宮牆或屏障隔開,分別表現射箭、蹴鞠、打馬球、捶丸、投壺及皇帝起駕回宮的場景,其中包含朱瞻基在御園亭中觀看宦官蹴鞠的片段。

清朝入關後,實行弱民政策,限制蹴鞠運動。清代的文士們,只能透過畫前朝蹴鞠盛況來緬懷這項運動了。

世界盃算個啥,揭秘天朝千年前的蹴鞠巔峰

黃慎的《蹴鞠圖》,表達當時民間對於蹴鞠運動的懷念

-End-

“大唐雲文化”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歡迎關注:

大唐雲文化

tang_site

我們站在群英薈萃的歷史回眸處,試圖還原大唐盛世之文化、歷史以及民俗風貌。

帶你穿越時光,夢迴唐朝,開啟一段美妙的閱讀之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