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明|童年蘆葦蕩(散文)

張文明||童年蘆葦蕩(散文)

內容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讀到《詩經》裡這首《蒹葭》,心裡不覺一陣激盪,它簡直是為我、為我的家鄉而寫。

那個時期,我們村莊不遠有一大片蘆葦湖,這片蘆葦湖是由兩條小河匯聚而成,水肥草兒旺,蘆葦湖的南面是細浪騰翻的丹江河畔,湖泊裡生長著密匝擁擠的蘆葦。

清晨,湖泊上方,水汽在晨曦中蒸騰繚繞,野鴨在水中暢遊覓食,蒼鷺在蘆葦湖泊上空翱翔,成群的紅蜻蜓飛累了停歇在蘆葦的葉子上,我們就去抓蜻蜓玩;還有三五成群的水鳥在草叢間悠閒散步,我們就追著它們嬉戲,這裡的一切與我結下了深情厚意。擁擠的蘆葦叢給眾多的鳥兒營造了安全棲身的家,顯示出一種人與動物完全相融的和諧狀態。鳥兒們歡快的鳴叫是蘆葦湖的音響,但那絕不是蘆葦的歌。每當風起時,蘆葦叢就像一片舞動的碧綠海洋,頓時擁擠的蘆葦蕩起颯颯沙沙的沙啞而低沉的歌,飄悠,飄悠……這颯颯沙沙的歌總會讓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是一種蘊含著濃厚生命的氣息。

蘆葦是一種淳樸而美麗、柔韌而堅挺的植物,有著修長的枝節和劍狀葉子,頭頂一束紫色的纓穗,其線條流暢,氣宇軒昂,堅挺獨立而不乏柔韌,密匝糾纏不休的根系,在地下彼此連線,情意綿綿。

那年月,“吃”十分匱乏,蘆葦湖畔給我留下了難忘的情結。春天會在蘆葦叢中尋找野鴨蛋、蝦、蟹或薅一些嫩脆的蘆根,經過母親的烹飪,變成了一道道美味;老根可以入藥,人們經常用它與蒲公英、茅草根一起煮茶喝,有清熱解毒、消炎去溫等功效;農閒時極個別人會去蘆葦湖泊裡轉轉,餐桌上一定會出現一兩樣野味。當蘆花如雪時節,人們開始去收割蘆葦,它的枝幹經過深加工成蘆葦蓆、帽子、箔子等日常生活用品,到集市上換錢來補貼家庭日常生活開支;它的葉子加工成牛羊的飼料……蘆葦全身都是“寶”。

蘆葦湖畔是我童年和少年的的樂園,也是小動物的樂園。,站在這裡,水天一色十分迷人。夏天我們幾個小夥伴在蘆葦叢裡來回穿梭捉迷藏,打水仗、混坑摸魚……滋水槍,有時會被蘆葦的葉子劃傷,但大家從未叫疼過,有時玩累了,以草地為床,以鳥兒為伴,悠閒地躺著,有時我們這些孩子用青翠的葦葉編制燈籠、螞蚱……葦稈做成蘆笛,吹著童年的歌謠和夢想。

這段美好已經成了我童年少年那段美麗的歷史。後來的年月,人們為解決溫飽,肆意開荒造田,蘆葦叢基本上都被改造成稻田,再也沒有野鴨之類的飛禽飛過我們的村莊,落入蘆葦叢中。從此村莊和田野開始變為灰黃的天空,蘆葦湖的上空是燦爛的星辰,肥而美的蘆葦湖變成了貧瘠的土地,蘆葦湖地屬於涼性地,出產糧食很低,就是人們付出再多的心血汗水收穫甚微,硬性地改造自然給我們帶來的是艱辛和貧瘠。

如今想看到美麗的蘆葦湖,也許只能在景區或畫中看到。景區蘆葦叢屈指可數,面積甚小,很難遇見。畫中或電腦合成的蘆葦多是枯黃,白色頭花,畫上幾隻仙鶴歸巢,在晚霞下顯得空曠遼遠,中間總會出現幾片汪水泊,呈現出一片寂寥、悠遠、沒有生機的意境。,蘆葦總是以配角如畫,從未以主角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我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人把蘆葦當作特寫,更沒有以青蔥充滿生機入畫呢?幾株青衣可人的蘆葦,頂著紫色的頭穗,迎風招展,身姿柔韌挺拔而不失秀雅,悠然從容而不失勁張,該是多麼美麗的畫面啊!我想這也許是畫家們根本沒有讀懂蘆葦的味道,大概也與蘆葦的平凡樸實有關吧。蘆葦總是密密匝匝地生活擁擠在湖沼中,根系在地下親密糾纏不休,彼此連線,像我們農村裡樸實平凡的人們一樣,平凡而樸實。

隨著時代發展,鳥兒等自然生態和諧相融不再是夥伴關係了,而是餐桌上最受人們親睞的野味佳餚,是利用或者滿足慾望的物件。如今,動物對人不得不始終保持戒備和遠離狀態,他們的遠離只好讓人們自己和自己做夥伴,但這個夥伴關係也有待商榷。尤其是人群密集的新時代,複雜無比的各種人際關係和縱橫的社會關係,幾乎不得不讓人保持著一種猜測和防備心理,不得不讓人更加小心翼翼地探索生存空間和發展小路,這種時時繃緊的弦疲憊了我們年輕人的心靈。那個美好歲月時期有很多飛禽鳥類落戶在蘆葦叢裡生息繁衍,毫無戒備悠閒地生活或者與人共舞,顯示出一種人與動物完全像夥伴一樣和諧相處。而今,這種和諧狀態也許只能到傳說或神話中尋找了。

如今,蘆葦叢像記憶一樣遠去、稀薄乃至消逝,但童年、少年時蘆葦遍佈時代那種完全放鬆融入自然時代的感覺卻是多麼讓我懷念和嚮往呀!蘆葦的樸實平凡和精魂堅挺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乃至融入我整個生命裡,與之結下了深情厚意。

張文明|童年蘆葦蕩(散文)

插圖/網路

作者

簡介

張文明,淅川縣稅務局,愛在字裡行間行走,喜歡用筆串起生活瑣事,書寫美麗人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