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歡溫酒,溫酒的妙處,都用什麼器皿來溫酒

溫酒的好處

酒有生酒和煮酒之分,酒味有濃淡之別,而喝酒時還有飲冷酒或喝溫酒兩種情況。在中國古代,人們一般都忌飲冷酒,飲用時通常要加溫,俗稱溫酒、熱酒。清代梁章鉅《浪跡續談》記載:“幾煮酒之法,必用熱水溫之,貯酒以銀瓶為上,瓷瓶次之,錫瓶為下。凡酒以初溫為美,重溫則味減。若急切供客,隔火溫之,其味雖勝,而性較熱,於口體非宜”;裘士雄等《魯迅筆下的紹興風情·鹹享酒店》也說:“紹興酒店除了熱天,酒都用熱水熱了喝,紹興人叫‘溫酒’”;《紅樓夢》第八回中也有此類記載,當寶玉要喝冷酒時,薛寶釵勸道:“要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拿五臟去暖他,豈不受害?”看來在中國古代,對飲用冷酒的危害亦知道不少,但多出於經驗。從科學方面看,酒內除乙醇外,還有甲醇、醛、醚等對人體有害的成份,這些物質沸點極低,酒溫升高,極易揮發。另外酒香也會隨酒溫升高而蒸騰,使酒香更濃。故此溫酒而飲,不易傷胃。

古人喜歡溫酒,溫酒的妙處,都用什麼器皿來溫酒

西漢溫酒爐杯

規格:杯長18釐米CupLength18cm

西漢溫酒爐杯 現藏:河南省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

溫酒爐杯的巧妙設計

1988年出土於河南省洛陽市金谷園,由耳杯、四足溫爐和長方形托盤三部分組成。耳杯口作橢圓形,曲腹,小平底,口沿上有雙耳,整體形狀與西漢時期的漆耳杯完全相同。耳杯下是溫爐,橢圓形勾雲支架,在支架長徑一邊有對稱的兩個缺口,可向爐中投炭,與支架相連的是方形爐體,爐體上有十四道鏤孔,長邊四道,短邊三道,爐體下裝四個獸蹄足,爐底有鏤空的透氣孔,可向下出炭灰。最下面是方形托盤,四邊有寬沿,中間呈池狀可盛炭灰。整個溫酒爐設計合理,小巧玲瓏。爐上耳杯放下可溫酒,拿起可飲食,爐體進炭出灰,無不窮思構架,匠心獨運,甚是科學。

古人歷來喜溫酒

古人歷來喜飲溫酒,考古發現中有許多此類文物,不但有溫酒爐出土,而且還有銅溫酒樽現世,由此可見,兩漢魏晉時期飲用溫酒成為時尚。晉左思《魏都賦》:“凍醴流澌,溫酎躍波。”溫酎,溫熱的酒。三國時還有關公“溫酒斬華雄”的故事,看著這件溫酒杯,彷彿就能看到關公當年的武勇形象。

古人喜歡溫酒,溫酒的妙處,都用什麼器皿來溫酒

西漢四神溫酒爐

規格: 通高12釐米 Total Height 12cm

西漢四神溫酒爐 現藏: 陝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神溫酒爐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國棉五廠西漢墓,全器由耳杯和炭爐組成。爐身上部為橢圓形,四壁雕鏤四神像;下部呈長方形,曲柄,爐底有火箅子。爐下四足雕成侏儒形,反手共抬爐體。耳杯為橢圓形口,帶長柄。

雪夜倚爐飲美酒

這套酒器是用來溫酒的,把燃燒的炭火放在爐內,杯中添酒,即可給酒加溫。其設計科學、衛生、方便、適用。唐代詩人白居易《問劉十九》詩云:‘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是描寫冬季溫酒而飲的情景。

溫酒爐杯的分佈狀況

形制相似的青銅溫酒器具在陝西興平、咸陽,山西渾源,河北隆化,安徽天長,湖南長沙,河南洛陽等地均有發現,皆系西漢文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