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在太倉,有這樣一條路

從北宋起就熱鬧非凡

相傳李時珍帶著《本草綱目》都來過

這裡還藏著不少太倉人的珍貴回憶

它就是——『新華路』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新華路在古時候被稱為“大街”,是當時城區最長、最寬的街道,由此而得名。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北宋時期往來不絕、人聲鼎沸的賣秧橋,元代繁華的海漕、商貿碼頭,明清兩代的府第、商鋪……它們都見證了這條深藏著城市歷史記憶的新華路。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圖為20世紀70年代的新華路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圖為現在的新華西路

走在香樟、梧桐成蔭的街道上,在光影交錯間感受著時代的變遷。身旁是現代化的城市、穿行的車流,不經意間路過一處古建築,又能被這些歷史記憶瞬間拉回到那個年代。小融想,這就是新華路的魅力所在吧~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新華路曾用名有很多,“大街”“中和街”“中正路”到後來被劃分為六條街“西門街”“新倉街”“新華街”“新民街”“新東街”“東門街”。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大街”旁邊的致和塘舊貌

直至2005年末,有關部門對新路進行統一標誌時,將新華路分為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兩部分 :

新華西路

新華東路

━ ━ ━ ━ ━

行走在新華路,路邊的小遊園內

可能就藏著你不知道的太倉歷史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太平路與新華東路的三岔路口處,有一個小公園,園內有塊“鎮洋縣界碑”十分古樸。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清雍正三年(1725)升太倉州為直隸州,並析地置鎮洋縣,州縣同城而治。直隸州領鎮洋、崇明、嘉定、寶山四縣,隸江蘇省。此碑為當年遺物。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順著致和塘的流向,分別在新華東路和新華西路上,有“州橋”和“皋橋”兩座元代古橋,橋上還保留著元代時期的橋欄板和一些部件。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州橋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皋橋

新華路作為古代太倉州城的主幹道,不少有名的府第坐落在這條路上,如王錫爵故居和張溥故居。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從新華東路一直逛到新華西路,在鹽鐵塘上方有一座太倉人再熟悉不過的橋——賣秧橋。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在賣秧橋堍東側的公園內,有一塊石碑,刻著“李時珍、戚繼光蒞太上岸處”。賣秧橋古稱“鼓樓橋”,始建於元至正二年。元時橋畔附近就成了鬧市。醫藥學家李時珍、抗倭名將戚繼光先後在明萬曆八年、十三年舟行蒞太,拜訪文壇盟主王世貞,分別為他們的著作《本草綱目》、《止止堂集》求序,相傳他們在賣秧橋畔上岸。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除此以外,還有明末清初理學家陸世儀先生的讀書處、著名物理學家朱棣文祖居舊址等遺蹟都在新華路上。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跨越千年歷史

慢慢行走在新華路

邂逅最美江南太倉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感受完了它的濃厚歷史底蘊,新華路上還藏著老太倉人滿滿的回憶。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手機中的圖為20世紀90年代新東街改造情景

新華東路和人民路路口附近是城市的繁華地帶,當時的新世界百貨是太倉人逛街買衣服的首選地,斜對面的新華書店也是學生時代經常去的地方,樓頂上的大鐘在準點時刻還會發出“當~當~”的響聲。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對於小朋友來說,新華路的記憶源於太倉第一家肯德基。逢年過節考試優秀,能吃上一頓肯德基別提有多歡樂了。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沿著賣秧橋往西走,原來的泰康食品城、城廂鎮百貨商場已經換了新門頭。中心菜場、水產市場經過這幾年的提檔升級面貌煥然一新。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在新華路上,你還能找到配電子、修鞋子的老師傅,一個小攤位一擺就是幾十年。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逛餓了,在新華路上還能找到春捲、草頭餅、生煎等傳統小吃。對,就是小時候吃的那味道!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新華路上還有哪些你的專屬回憶

留言區我們一起聊聊吧!

一半文藝,一半煙火!太倉這條路走上千遍也不倦

融媒體見習記者:王靜微 文/海報 鄭天賜/圖

融媒體編輯:王靜微(見習)

資料來源:太倉“老底子叢書”第一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