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婚俗中的“六禮”,指的是什麼,結婚的你,遵循了幾項

文章引言:

封建社會中,禮儀是最為嚴格的東西。尤其是婚禮之中,有一個嚴格的程式,一般都要遵循“六禮”之儀,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那麼這種複雜的儀式,具體的程式是怎麼樣的呢?

六禮是如何產生的

“六禮”最早的記載,起源於《儀禮·昏禮》、《禮記·昏義》兩部書中。從客觀的角度上來說,從戰國時期,就已經產生了雛形,經過儒家學派加工整理之後,逐漸的形成並定下了規矩。

中國傳統婚俗中的“六禮”,指的是什麼,結婚的你,遵循了幾項

六禮的內容

六禮分為以下內容,小編給大家一起詳細的解說一下:

1,納采

“納采”後人有很多的說法,有的說是合婚,有的說是說媒。

主要的形式是,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中說明求婚的意願,然後問名閨閣女子的年齡、屬相、生辰八字,然後找卜掛算命的術士,按照八字進行合婚。

如果兩人八字相合,才會有後續的禮儀。

2,問名

女方同意,八字相合之後,男方才可以“問名”。

“問名”的含義,與近代的“訂婚”比較相似,俗稱“大定”“換龍鳳貼”。主要的內容是,男女雙方互換正式的年庚,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效力,相當於現在的訂婚證書。

中國傳統婚俗中的“六禮”,指的是什麼,結婚的你,遵循了幾項

除了男女生辰八字之外,男女雙方還必須將三代,以及主婚人的性命,籍貫,住址,互相交換,交代清楚。

從表面上來看,雙方是為了婚事負責,實際上是要看一看,男女雙方的家族歷史,是否能稱得上“門當戶對”。

3,納吉

“納吉”在古代是占卜的意思,也就是說結婚之前,必須到宗廟向祖先問卜,決定婚事是否合適。隨著社會的發展,“納吉”這一個禮節,逐漸變成了“小聘”之禮。

小聘是指男方送給女方一些訂婚禮物,一般情況之下,都是女子平時所用之物,比如衣服、首飾、耳環、髮簪之物。必要的時候,男方還會送上一定的錢財。

女方接受之後,也會回禮。一般會回贈男方帽子,鞋子,筆墨紙硯一類的東西。

中國傳統婚俗中的“六禮”,指的是什麼,結婚的你,遵循了幾項

4,納徵

納徵也被稱之為納幣,這個習俗流傳甚早。

周朝時期,就對嫁娶納幣的物品,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商”,由於當時還沒有貨幣出現,只能用布帛等物替代。

1840鴉片戰爭之後,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納徵”被進行了通俗的定義,被稱呼為“聘禮”“過大禮”。

通俗的講,就是男女雙方,按照確定的財帛、禮餅、衣服、布帛、首飾等物品,在男方迎娶之前幾天,將這些物品,經過華麗的裝扮之後,用特定的依仗送到女方家中。

比如禮餅這個東西,女方會將其送給親朋好友,告訴大家女子出嫁日期已定。

中國傳統婚俗中的“六禮”,指的是什麼,結婚的你,遵循了幾項

5,請期

這個禮儀,在近代也叫做“催妝”。

請期就是將迎娶女子的黃道吉日,告訴女家。等到迎娶的那一天,男方派出儀仗隊,轎伕抬著迎娶花轎,迎親的人乘坐馬車,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吹鼓手一直奏樂,迎親之人催促新娘儘快上花轎,而女方則要故意拖延時間,最後才能整妝出門。

值得一說的是,男女雙方必須保持一個分寸,決不能錯過上花轎的吉日良辰,才能符合大喜之意。

中國傳統婚俗中的“六禮”,指的是什麼,結婚的你,遵循了幾項

6,迎親

“迎親”是中國婚俗中,禮節最為繁瑣的一節。

自古至今,名稱雖有些變化,可是禮節一直沒有變。男子必須都女家,對新娘以禮相迎,這就是“親迎”。

經過歷時的演變,不同時期,不同地區,風俗也有一些變化。但是,如果男子不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就嚴重違背了中國“重婚禮”的本意。

中國古代的婚姻,一般都是在黃昏之時舉行,因此迎親這個禮節,必須在黃昏之後,甚至是在深夜。

至於為什麼要在黃昏之時,舉行婚禮,這個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解釋,我們權當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中國傳統婚俗中的“六禮”,指的是什麼,結婚的你,遵循了幾項

文章總結:

從文中來看,古人結婚的“六禮”,就是婚姻中必須遵守的六種禮儀,也是婚姻必須進行的程式。一一實踐之後,這樣的婚禮才算最嚴肅,最合法,最正宗,最完成的結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