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踏青去,不見故人的笑臉,軟萩粑也不是那時候的味道

文/溫暖的葉楠大叔

導讀

大唐詩人孟浩然有詩云:“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備註:古詩“踏青二三月。”是農曆哈)

去哪裡踏青呢?相信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方芳草地。

席慕容說: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遠不會老去。”

但人在他鄉時,更覺得歲月如神偷,不知不覺間就蒼老了容顏。

思鄉總和年齡相關,

四季裡說不定某一天,歸鄉的心願突然間是那麼迫切。

啊,季節裡的鄉愁總和故人美食相關。

我忘不了:老家的艾粑和軟萩粑,那是二孃和大嬸用春草做得的美食啊。

(老家人口中的“軟萩”就是鼠麴草,

軟萩粑是青糰子裡一種

。)

春天了,灣塘和九丘田邊的山地裡、水溝旁,

勃勃生長的艾葉和軟萩,在夢裡呼喚我……

春日踏青去,不見故人的笑臉,軟萩粑也不是那時候的味道

艾草

春日踏青去,不見故人的笑臉,軟萩粑也不是那時候的味道

(軟萩,學名:鼠麴草)

夢裡,還是那熟悉的土磚瓦房裡,二孃和大嬸,在土灶臺上忙著蒸艾粑、軟萩粑……

如是早早起向東、向東去了我的故鄉,鄂東名山筆架山下的鷹落坪。

小河裡的水依然歡快地流淌著,淚眼朦朧裡——

昔日村民住在隔河相望的灣塘和九丘田。如今,沒有了昔日的土磚瓦房,更不見二孃和大嬸慈祥可親的笑臉……

春日踏青去,不見故人的笑臉,軟萩粑也不是那時候的味道

圖說:老家的小河

而在我腦海裡,昔日春天裡,那些場景鮮活如初——

住在灣塘的二孃做艾粑,如同她粗獷、豪邁的個性

在荒石崖上看灣塘,形狀如同彎彎的月,面積不大、儲蓄的水也不多,二孃家就在灣塘的右邊。

塘下高低錯落分佈著大小不一的農田。田邊、地角,春天裡或多或少總有艾葉草,在田地間忙不完的農活裡,二孃總會見機採摘艾草,夜深人靜的時候,再把艾草擇好儲存。

父輩兄弟多,堂兄弟姐妹們也多,在那糧食不夠吃的年代,

在二孃的心裡,

艾粑不只是美食,更要夠吃。

性格豪爽的二孃,做出的艾粑個大、又數量多,沒有那麼多的粳米、糯米粉,她就艾草多摻點,還有就是用酸菜做餡。

春日踏青去,不見故人的笑臉,軟萩粑也不是那時候的味道

春日踏青去,不見故人的笑臉,軟萩粑也不是那時候的味道

等到讀初中寄宿的堂兄弟姐妹,週末放假回來了的時候,二孃會一次做好滿滿四格蒸籠的艾草粑。

幾乎辛苦了一晚上的二孃,看到堂屋裡,十一個堂兄弟姐妹們,狼吞虎嚥地吃著艾粑時,佈滿皺紋的臉上滿是笑容,聲音歡快地吆喝著:

“你們個個都要給我吃飽!”

在灣塘的春天裡,艾草年年青蔥,中年的二孃、老年的二孃,總會每年春天採摘最嫩、最鮮的艾草,給她的兒女們做滿滿一蒸籠的艾粑。

看著孩子們吃著,聽著兒女們喊道“艾草粑香、鹹菜餡味道好。”

年年的春天裡做艾粑,是二孃心中的對兒女特別的愛……

一年年後兒女們大了,老邁的二孃在那個早春,拉著我的手喃喃自語:“二孃今年不能做艾粑了,你們多吃點大嬸的軟萩粑。”

二孃走了,安息在灣塘後面的山坡上,墳前艾草春天裡依然蓬勃生長。

大嬸用九丘田的軟萩,做出了鄉鄰交口稱讚的軟萩粑

大嬸是山裡的女子,年輕時聰慧的她,努力了、卻沒能走出小山村,和大伯一起,在九丘田邊山地上建了三大間土磚瓦房。

住在灣塘和九丘田的鄉鄰,都叫她大嬸。

一年又一年的冬去春來,大嬸會採摘九丘田邊、地角的軟萩,因山谷間

一條小溪沿著九塊大小不一的農田,婉轉地向下匯入了黃溪河,喜溼的秋萩,生長得比其它地方要好。

春日踏青去,不見故人的笑臉,軟萩粑也不是那時候的味道

春日踏青去,不見故人的笑臉,軟萩粑也不是那時候的味道

但秋萩遠遠沒有艾草那麼產量高,除了採摘九丘田邊的秋萩,大嬸還遠跑到黃泥塝去採摘秋萩。

大嬸每年做兩次軟萩粑,分別在農曆花朝節和清明節,每次也是做滿四格蒸籠,但數量上要比二孃的多。

二孃一蒸籠蒸60個艾粑,大嬸一蒸籠卻有88個軟萩粑,個頭較小均勻、形狀好,配用的軟萩,肥美鮮嫩、纖維綿長柔軟,大嬸用的粳米、糯米粉配比量,有她獨到的經驗,還有餡料的不同……

春日踏青去,不見故人的笑臉,軟萩粑也不是那時候的味道

(圖文無關)

大嬸做軟萩粑的清香、軟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每年花朝節和清明節,大嬸會給河兩岸的鄉鄰,每家送4個軟萩粑,兒時的我們喲,常常感嘆“大嬸的軟萩粑怎麼不多幾個。”

後來回想起來,17戶鄉鄰每家4個秋萩粑,大嬸辛勞一場,自己也吃不了幾個。

多少年過去了,夢裡大嬸還在九丘田做軟萩粑。

……

寫在後面

輪迴的歲月裡,年年有春天,此刻我在九丘田的田埂上,彎腰手撫鮮嫩的秋萩,青蔥的山谷間大嬸或許已經化身了蘭草花?

春日踏青去,不見故人的笑臉,軟萩粑也不是那時候的味道

想起明代的詩人王恭有

《踏青》詩云:

雨晴原草新,黃鳥戀行塵。年少看花伴,如今有幾人。

春日踏青去,不見故人的笑臉,軟萩粑也不是那時候的味道

是啊,二孃大嬸已經去了多年,她們的兒女已有與青山為伴,都在老去的路上,當年住在灣塘九丘田的鄉鄰,有的多年前客居他鄉,不要說年年踏青灣塘和九丘田,不少人是多年沒回故鄉。

在家裡的鄉鄰全都搬到——粉牆黛瓦的旅遊新村了。

孫輩們更是分佈在天南海北,但他們忘不了故鄉的艾粑和軟萩粑。

每年春天裡總會讓故鄉專做——艾粑和軟萩粑的商家,給他們寄去家鄉春天裡的味道。

同輩的人中,還有人去灣塘和九丘田採摘艾草和軟萩,我品嚐著東家的艾粑、西家的軟萩粑,總覺得不是二孃和大嬸那時候的味道。

不見二孃和大嬸的笑臉,秋萩粑、艾草粑的味道就變了?

其實鄉愁,更關乎故人。

想起二孃,為了讓兒女能吃飽,而做大個頭的艾粑。

想起大嬸,她送給鄉鄰每家4個軟萩粑時,總會說:

“花朝節、清明節吃軟萩粑,不生病、祖宗保佑後人平安。”

在大嬸精細做軟萩粑時,心裡不只是春天嘗新,更多的是為鄉鄰滿滿的祈福。

寫下這些文字,只願二孃和大嬸的後人們,日後春日裡踏青

灣塘和九丘田時,見到艾草和秋萩,能想起她們。

(本文中圖片、含文字截圖,部分來自網路侵權聯絡刪除。)

文/結

感謝閱讀,感恩遇見,溫暖的葉楠大叔,相信文字會傳遞溫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