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傳媒網】長春新聞|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黃生產隊紀實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壠黃。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多少年時間過去了,但是兒時生產隊收麥的記憶還在眼前。一望無際金黃色麥浪中歡聲笑語;馬車、太平車鞭把甩出的清脆悅耳的響鞭聲;打麥場上石滾吱吱吜的合奏曲傳遞遠近。麥收半個月是農民歡樂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繁忙、勞累的時光。

【陝西傳媒網】長春新聞|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黃生產隊紀實

生產隊人工割麥

小滿見三新,大蒜,豌豆,大麥。這三種作物是序曲,收完之後緊接著才是重頭戲——收割小麥。一個生產隊百十號人,一般百二三十畝耕地,小麥佔百分之八十以上面積。頭一天毫無例外隊長要召開全體群眾會,全面佈置夏收工作。割麥,捆麥,裝車,卸車,垛麥,攤場,甚至是磨鐮,送茶水的都一一安排到位。當然放假的小學生也有任務。一般是向地裡送茶水和拾麥。

第二天雞叫三遍的時候,各生產隊的上工鈴就打響了。隊長早在隊部門前等著全體社員們。根據分配任務大家全付武裝,精神百信。隊長一聲令下,大家立刻奔向要收割的第一塊麥田。為了做到搶收搶種,加快速度收麥都是採取包工到人到戶,一人把兩耬六壠。你爭我搶,看誰先割到頭。麥田到處都是剎、剎、剎的割麥聲,割到地頭馬上又從另一頭搶佔兩三耬再割。年輕能幹的婦女割麥一天掙的工分頂平時幾天,十幾天。

【陝西傳媒網】長春新聞|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黃生產隊紀實

收麥的時候早飯推後了。一般來說都是割完一塊地大家才回家做飯吃飯。也有家裡老人,小孩把飯送到地裡吃的。一大盆稀飯,幾個饃,有條件的還帶有幾個鹹鴨蛋。中午到了,火辣辣的太陽當空照。婦女小孩都回家啦,男勞力又有新任務,捆麥。這個活比割麥省力不假,但是上邊毒太陽照著,身子彎蹲著,不經常幹活的頂不住,一會兒就得站起來,腰痠腿疼,真是個味!

這邊捆著麥,那邊大車拉麥開始。裝車是有勁人乾的活,一輛大車要裝四五米高,象小山一樣,力量小的,撂不上去,技術差的,車會裝歪。車裝好了,要用大繩剎車,捆綁結實,不然怎麼拉到麥場裡。

【陝西傳媒網】長春新聞|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黃生產隊紀實

麥割後拉到麥場上垛

麥子收到場,小孩不找娘。收了麥,天氣暖和了。收了麥,能吃頓飽飯了。收了麥,生產隊農活忙了。頂收麥,如果連續天晴,雖然人累些,但麥收結束的快。小麥豐產豐収,顆粒歸倉,不受損失。如果碰上連陰天,一是幹部群眾都作難,二個麥子損失也大。麥熟一晌,芒種三天遍地黃,所以頂芒種小麥要收結束。

麥收完了,最好下一場及時雨,大家可以歇一天半晌。芒種到了,晚秋作物要爭分奪秒搶種。五望六月爭回耬。特別是大豆,頭耬回來一扒土,豆種就翻罷身了。大多數勞力是忙場裡的活了。晴天清早及早扒垛攤場,麥場裡的活是重點,叫做慌籽不荒苗。攤過場吃早飯,上午還要整地栽種紅薯,種芝麻綠豆,點播玉米。上午11點之後,天熱了,女勞力放工回家休息處理家務準備午飯。男勞力自動集中到麥場上。

【陝西傳媒網】長春新聞|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黃生產隊紀實

牲畜拉磙碾場

這時麥秧子己經晾曬乾了。牛或驢拉的兩盤石磙吱吱吜吜響起來。在場邊掤子下或麥垛陰涼處休息的大人們和玩耍的小孩們這時是最愜意的,有擺大方的,有天南地北閒侃的。渴了場邊有涼茶或大捅水,熱了,場角有大缸清水抹兩把。有時菜把式還會送來剛摘下的嫩黃瓜來慰問大家。

麥子碾到兩個鐘頭後,上層的麥籽碾掉完了。牲口把式把牲口趕到場邊,大夥開始從一邊用扠子翻場。翻場也有講究,講究抖勻,翻透,把籽粒全部抖到下邊,再把下層的麥稈翻到上邊。翻完之後晾曬個把鐘頭,再上磙碾。碾後再翻。這時只有個別溼麥穗還有籽粒,一經中午毒日頭一曬,下午簡單一碾,就可以起場了。

起場時,對碾好的麥秸主要是抖,把籽粒抖下來,麥秸打撲,用大杈子挑走垛垛。一部分人挑麥秸,一部分人用略把把剩下的零星麥秸摟完。下面再用洋扠,木銑把麥籽麥糠混合物推到一起,下面就等風起時揚場了。

【陝西傳媒網】長春新聞|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黃生產隊紀實

揚場打落子都是技術活

揚場是個技術活,一般得有老莊稼把式領頭幹。我記得我們村有兩個有名的老莊稼把式,一個叫胡和芝,一個叫胡生邦。兩個人都是六十多歲。胡和芝上人還留著前清人的頭髮辨,個不高,精瘦,被大夥稱為老莊稼油子。下身好穿一種叫衩股的褲子,戴個小帽墊。胡生邦跟他差不多。這兩人揚場有把握的很,不管風大風小,揚出來的麥籽落哪裡是一定的。三尺寬的地面放個簸落麥籽落不到外邊。看他們揚場是藝術享受,即快又準,節湊感極強,動作優美。現在是看不到了。

一般來說,60年代,第一場麥是要快分的。各家各戶早就迫不及待了。生產隊會計幾天前就算好了帳,佔好了各戶的百分點。麥揚淨了,總到一起。一般是下午4點以後,男女老少都集中到打麥場裡等分麥,歡樂的氣氛別提了!這堆麥有多少斤,先分多少,隊長一拍板,就開始分。會計算帳,隊長扶秤,兩人抬秤,兩人裝鬥。一戶一堆,會計及時寫上戶主姓名。都分好後,各戶認堆。大家一起上裝上大袋小袋,或扛或抬,歡天喜地,忙了一年,該吃幾頓淨麥面了!

【陝西傳媒網】長春新聞|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黃生產隊紀實

麥子打出來了,總堆分配

天氣順了,場裡的活結束的快。一遇連陰雨,兩三個月還結束不了。70年代有了脫粒機,小手扶,打麥快了。責任制後,機械化程度高了,收麥全用聯合收割機,打麥場不見了。過去打麥場上的事,是多麼難以使人忘懷啊。

【陝西傳媒網】長春新聞|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黃生產隊紀實

現在都機械化了,聯合收割機過去一遍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