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坯乾燥毛病分析

磚坯乾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燒結磚窯爐的產能和品質,調節好乾燥中的數個重要環節,成為擁有一個良好乾燥效果的關鍵因素。

1烘不幹

烘不幹即磚坯出乾燥窯後坯體殘餘水分偏高,有的廠甚至達到8%~10%的水分。含水率偏高的磚坯在焙燒中容易出現炸坯、裂口和火行速度低下等問題,嚴重製約著窯爐的正常生產。

磚坯乾燥毛病分析

乾燥供熱溫度低是影響磚坯烘乾的因素之一,供熱溫度因乾燥窯構造不同而不同,一般維持在110~165℃之間,這個溫度是以供熱風機附近而言的。有的朋友會說我的供熱溫度不敢提高,高了就要裂紋、塌坯,象這類毛病在於乾燥的早中期低溫段偏短,升溫梯度不當造成的。

供熱風不當也是一些廠烘不幹存在的主要原因,去年我治理的兩家烘不幹的乾燥窯,一家供熱風口(側下部)設計的太密,60釐米一個,寬高6。5×25釐米,沒有頂部供熱口,另外送熱風機開啟的偏小。這樣的供熱口構造和操作導致熱風壓噴射不到坯垛內部,整體熱介質(熱風壓)還少,所以磚坯出乾燥窯含水率常常偏高。

磚坯乾燥毛病分析

另一家烘不幹的乾燥窯問題是供熱風口太大,坯垛與窯頂縫隙有60釐米。這樣導致乾燥早中期僅有微量的溫度供應,另外頂隙太大了內部適宜溫度難以保持,烘出來的磚坯溼就在所難免了。

有的乾燥窯熱風壓來源僅有預熱帶的煙氣熱,或者僅有保溫帶的餘熱,這樣使用中不是溫度欠缺,就是供熱風壓不足,也成為烘不幹的原因之一。

烘不幹的磚坯無奈還要進入焙燒窯,加熱後產生的高濃度潮溼煙氣又返回乾燥窯,形成了惡性迴圈,這成為許多烘不幹的廠頭痛的問題。

2裂紋

裂紋,裂紋不但影響磚外表美觀,並且導致磚製品喪失強度,伴有不同程度的啞音。

磚坯乾燥毛病分析

有的做磚坯的原材料對於溫度和空氣流動非常敏感,稍有不當就會出現裂紋,甚至剛擠出的磚坯在機房裡放上半個小時裂紋就產生了。對於這類原料要摻配一定數量的其它材料,比如:煤矸石、頁岩、碎磚塊等,增加磚坯中的顆粒比例。

在一個就是要延長做磚坯的泥料陳化時間,在料倉裡拌好水分後放上2~3天,促進泥料中各種物質的消解與融合,打磨掉裂紋的敏感性。

機房裡要多存放一些溼磚坯,給磚坯進入乾燥窯更多的適應時間,這也是緩解裂紋的有效措施之一。

磚坯裝入乾燥窯的1~2個車位就要及時加熱,但是要注意風量、風溫和相對溼度,在風量大溫度高,溼度小的環境中磚坯比較容易裂紋。加熱最好設定為4~5個階段,包括風量和溫度,形成一個逐漸、穩步升溫的環境。

磚坯乾燥毛病分析

3塌坯

冬春天氣寒冷是乾燥窯塌坯的高發季節,關於塌坯的原因各個磚廠情況不盡相同。

磚坯乾燥毛病分析

冬春季裡受外界氣溫低的影響,在機房裡存放的磚坯自身溫度也低。溼涼的磚坯裝入乾燥窯後遇到潮熱的氣體,容易轉化成水滴,分佈在磚坯上,水滴由磚坯的表面向內部滲透,當水滴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候就造成了坯垛倒塌。這類塌坯多見於集中式排潮或供熱猛的乾燥窯。

有過凝露塌坯經歷的朋友明白,同一條幹燥窯,相同的操作辦法,其它生產條件基本一樣,天氣暖和時候正常,冬季來臨才出現塌坯現象。原因在於磚坯在冬季裡變得冰涼,剛裝入乾燥窯裡就遇到又熱又潮溼的氣體,如果把容易塌坯的車位溫度、潮氣濃度降低一點,塌坯問題就緩解了。另一個方案是把塌坯前的兩三個車位溫度提高點也能控制倒塌,具體辦法要看自己的乾燥情況而定。

磚坯乾燥毛病分析

有的乾燥窯加熱梯度混亂,從第一個到第八個車位側下部的加熱口供量就偏大,有的加熱口砌的還密。剛裝進乾燥窯的涼磚坯上來就是高溫大風,造成坯體很快變軟、變脆,不久後就倒塌了。這要調整加熱口,用磚或者石棉堵塞過大的出熱風口,形成逐步有梯度的加熱,當磚坯脫水到一定程度了在提高加熱量。

磚坯乾燥毛病分析

有的加熱口在進坯那頭的數個車位沒有熱風吹出,或者僅有微量一點,這樣前幾個車位幾乎沒有烘乾效果。坯車移動到後面遇到高溫就倒塌了。

有些乾燥窯加熱系統與排潮系統不協調,磚坯加熱後不能及時排走產生的潮溼氣體,霧霾滾滾的滯留在個別車位流動緩慢,從而悶塌這個部位的磚坯。這類塌坯多見於排潮風機或者排口布局不當,有時候排潮風機跳閘停轉,送熱風機仍然正常運轉,時間長了也會導致磚坯倒塌。

磚坯乾燥毛病分析

軸流的排潮風機直接朝上安裝在乾燥窯的頂部,天氣寒冷時候風機以及煙囪外壁沒有纏繞保溫材料,含有高濃度的潮溼氣體往外排放時候碰到冰涼的鐵質煙囪壁,有部分的氣體轉化為水珠滴下,淋塌了坯垛。

做好煙囪外部的保溫工作後,還要引導滴下的水珠,使其流向乾燥窯的外面。

各個乾燥窯塌坯的原因繁多,各不相同,仔細觀察瞭解清楚毛病在哪裡,治理起來就有了基礎。

頂部